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穹顶之下,别让柴静太孤单

穹顶之下,别让柴静太孤单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9 00:11:36
穹顶之下,别让柴静太孤单
时间:2023-03-29 00:11:36     小编:

近日,从公众圈已消失一年多的柴静携带一部反映中国雾霾问题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出现在大家面前,在网上引发巨大反响及争议。尽管新任环保部部长对柴静表示肯定,但中石油高层却坐不住了。

中石油质量与标准管理部副总工程师万战翔迅速撰文反击,称柴静的《穹顶之下》有5点错误,并说“也许是她脑力不够,也许是她知识不够,也许是她思想不够,反正并无什么真知灼见”。

随后,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岳欣在微博撰文,与万战翔针尖对麦芒,对万战翔所提出的5点视频中的错误一一回应。岳欣还表示,“请万秘书长仔细看完柴静的片子,再来说话”。

以下是本刊微信公众号粉丝针对他们的相互抨击及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的互动观点。(详见财富人物微信公众号3月6日所推送文章《中石油反击柴静:对错七三开》)

好运:支持柴静。中国就缺这样敢揭露真相的公民,国企垄断某些行业,造成那些行业没有部门能够有效地管理。期待政府能早些还我们久违的蓝天。

θA:它们(国企)依靠垄断攫取利益!既然是国企,那么中国的老百姓就人人有份,可为何百姓却从不曾得到过半分钱的利益?我强烈呼吁,还公众一个公平、自由的市场。所谓的“国富民强”完全应该颠倒过来,民富才能国强!

红色月光:我认为中石油高层的说法不无道理,人才是造成现在环境污染的首要原因。所有的行为都是来自人的需求、欲望。欲望过度造成高产、低质。我是认同责任划分的,四六也好,五五也罢,作为个体的自己也请好好反省。

三生有幸: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很多标准都不够完善,雾霾并不是一个两个单位产生的,也不是个人能力所能治理的。只有在国家领导下,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全民治理,才可能还我们一片蓝天净土。

闫军辉:如今,做人难,做好人更难。目光短浅的人太多。很多人并非没有看到长远利益,而是被眼前利益迷住了双眼。

第一财经:要感谢柴静,她用一个职业电视记者的专业手法,让普通老百姓看懂了为何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小水:比起和香港人吵架,这才是重要的事情。我们该为雾霾治理做点什么了,买空气进化器没用,我们要拿出行动。

知乎上的环境系男生:我想柴静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作为一个学了七年环保的人,(只知道)那个出门带口罩的方法,人家的作为勇敢,就是一阵号角,号召你要醒过来。

汪涛:在环保部的一次会议上我遇到柴静,互留了联系方式后,她时常和我探讨一些大气污染的问题,要一些专家的联系方式。我没有对别人说起柴静在关注雾霾的话题,后来听说她当了妈妈后,对于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越发关注。我很欣慰。只是觉得她太认真了,大气污染的各个领域都要涉及,做了一年,竟也没看到报道。直到2015年1月,我被邀请去给她的演讲提意见时,我才明白柴静为何要花一年时间,为何要采访那么多人。在柴静的片子中,最触动我的场景便是她的小女儿,扎着俩小辫,伏在窗前,看着雾霾笼罩的世界……

李民英:很理解!穹顶之下别让柴静太孤单!

江南:少嗦,赶紧多买一点环保题材股票!

和菜头:“我花了10年时间才终于意识到问题所在。”那么对于大众来说,也许要花更长的时间,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让足够多人正确认识到雾霾的危害,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仅仅是认知是不够的,还需要让人们行动起来。在这个意义上,柴静的《穹顶之下》动员了社交媒体上的各种力量,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认识到雾霾的危害,知道自己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这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在许多人还在热衷讨论什么是“新媒体”“互联网思维”的时候,柴静和她的团队们已经悄然做出了他们的新媒体产品,而且免费发布到了全网。在我看来,这件事情甚至要比《穹顶之下》本身更重要。波澜壮阔的雾霾公关攻防战才刚刚开始。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