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现行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实训体系存在问题探讨

现行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实训体系存在问题探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2 00:55:09
现行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实训体系存在问题探讨
时间:2023-06-02 00:55:09     小编:

摘要:构建信息化实训体系,对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训操作能力至关重要。本文结合作者所在单位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当前会计信息化教学及实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思考,并提出更加完善的体系。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实训体系;理论课程;实训课程

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特点。很多学科都已经和信息化结合在一起,会计也不例外。会计的信息化主要表现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会计核算及会计监督工作中,这大大改变了传统会计的工作方法,已经被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高等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要适应社会需要,就必须掌握会计信息化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与技能。基于此,我们很多高职类院校已经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实训体系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然而,会计信息化教学工作并不成熟,存在很多问题,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也很死板,不够灵活。

一、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与实训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类课程与计算机类课程“双轨运行”,相互脱节。在“双轨运行”的模式下,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会计类系列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告分析、审计等相关课程。二是计算机类的相关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维护、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等相关课程。两类课程“双轨运行”且“泾渭分明”相互间“井水不犯河水”。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无法利用会计信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企业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财务管理及企业经营决策等方面的问题。

2.课程设置不够完备,学生不了解企业的基本面,只能“纸上谈兵”。专业技能课程比重太大,导致课程重叠,学习的技术方法虽多,学生却无法利用学到的方法运用于实训,缺乏学习的针对性。实训课程由于实训教学的条件和环境都不够成熟,虽有课时保障,但难以达到系统提高学生实训操作能力要求。

(二)理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会计信息化方面的课程教学采用的是理论+实训的教学方法。理论部分占三分之二的课时,实训部分占三分之一的课程。大约80%的同学反映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差时间多,学生在学习完较枯燥的课程后,不能马上实训得以巩固;而在真正动手实训时,前边所学内容又需要重新复习,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同时,学生注重实训多于课堂学习,对课堂的重视不够,难以集中精力,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课堂教学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不能安装相应会计信息化软件,这样在给学生演示时缺乏直观性和操作性。这种“过眼云烟”式教学很难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教学效果很难保障。

3.理论教学中讲述的内容多是软件相关内容,而与企业相关的内容,业务流程等涉及不多。这样,本来是与企业息息相关的课程显得过于理论化,脱离了企业实际。学生往往不能把自己置身于真正的企业环境中,不能真正领悟企业信息化相关课程的精髓,从而不能完成培养高素质实训人才的目标。

(三)实训教学环境与实训教学规范有待改善

会计信息化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训性和针对性,加强会计信息化实训环节,往往通过实验室模拟实训或通过会计工作顶岗实训等方式进行。由于难于解决会计实习基地问题,大部分的会计实训不是到企业财务部门,而是通过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由于集成财务软件对计算机的硬件配置要求较高,而不同模拟软件的资源相互之间会引起干扰,致使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共享资源访问冲突,而计算机承载量太大会造成系统运行速度过慢、死机甚至系统崩溃。从而无法保障会计信息化处理的连贯性、系统性,导致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实训课程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完善实训教学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实训课程教学大纲、实训项目设计、实训教材、实训结果的考核和评价等内容。目前的实训教学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计划性。没有系统全面的实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训教学目的不明确,要求不具体,组织松散,随意性大,实训教材滞后,各实训环节教学环节呈分散和彼此孤立状态,不能对学生的实训进度和效果进行有效的检查都和控制,实训教学的基础性工作有待完善。

(四)课程教师信息化综合能力有待加强

会计专业教师往往为会计学专业科班出身,对于信息化电子技术掌握不够,所以在软件出现问题时往往难以解决。此外,教师队伍中大部分人员缺乏企业实际经验,往往依照教材设计学生的实训思路,这就导致实训过程会出现与企业实际脱节的现象发生。没有企业实际经验的教师难以很好描述企业生产经营流程,这就导致学生实训时思路不清,框架模糊,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改善本校会计信息化教学与实训体系的相应措施

(一)完善会计信息化实训课程体系

首先,针对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加与会计信息化密切相关的计算机类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与电子商务、SQLServer、软件开发技术等课程。同时,开设会计信息化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ERP概论及软件操作应用、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审计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应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同时考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

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将信息化、系统论的观念灌输到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中。根据会计信息化课程结构的特点,通过案例教学、启发性教学、实训性教学、导入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保证信息化课程体系目标的实现。改进教学方法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强会计类教师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及管理技能和素质。通过培训,提高会计类教师信息化、网络化教学水平。

(三)构建合理的实训课程框架

校内实训课程是通过对会计信息化实际工作仿真模拟来实现的,包括手工模拟及会计软件模拟两种形式。会计软件模拟实验包括会计信息化课程模拟、会计信息化岗位模拟、会计信息化综合模拟三部分。

课程模拟是会计信息化实训的核心,通过财务软件模拟、ERP软件模拟、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模拟、计算机审计模拟等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信息化技术方法,并依托信息化技术,进行会计核算、财务审计、企业诊断、经营预测、管理决策及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会计信息化工作,是培养学生信息化能力的主要手段。

岗位模拟是会计信息化实训的重要环节,通过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现实场景,对实验室环境进行改造,仿真实际工作环境。综合模拟是会计信息化实训的整合,通过综合财务模拟实验、企业经营决策ERP沙盘模拟对抗训练等综合模拟,将会计信息化工作置身于整个企业管理的大环境中,通过仿真企业内外部环境,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工作流程,利用ERP管理软件实现适时动态管理,实现企业管理与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一体化。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