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表现、因素及其出路

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表现、因素及其出路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8 01:41:05
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表现、因素及其出路
时间:2023-03-18 01:41:05     小编:

摘要: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面对当前农村金融发展抑制的表现,应深入剖析制约金融发展的各种因素,探索相关出路,从而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制,使得我国农村金融适应新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关键词:农村金融 抑制因素

一、引言

农村金融是农业与金融业互相渗透的结果,在农村生产、流通与消费过程中发挥着资金融通的作用,尤其对农村的资金筹集、信贷运用、抵押贴现、证券的发行与交易等投资活动影响重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村金融也在逐步发展,形成了以合作性、商业性和政策性为一体的金融体系。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总体发展缓慢,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的需求,出现了农村金融抑制的现象,即农村金融业受到阻碍而不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现象。

一、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主要表现

(一)农村金融机构的缺失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形成,但是在商业银行改革之后,由于市场导向的驱动下,为了节约经营成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大量的农村金融机构逐步退出了农村,撤销合并基层的某些金融机构的服务网点等。从而也导致了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发展建设的缺失,使得农村处于半市场化的状态。目前,与农民接触多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所,而邮政储蓄所只储蓄不放贷,所以农民只能通过农村信用社这一渠道贷款融资。但是农村信用社在结构和功能上也存在许多缺陷,造成了运行效率低下和服务水平不高,其自身资本累积又较少,并不能真正为没有抵押品和贷款风险较高农民提供融资的服务,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投资的作用不大。所以面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缺失,农村金融抑制的现象更加突出。

(二)农村金融服务产品的单一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差异显著,呈现出多样性、层次性和地域性的特征,除了满足生产环节融资的需求,对消费、理财、保障等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目前由于我国农村的地域性因素,大多数从事农村金融机构人员的知识水平有限,创新能力不高,使得农村的金融产品种类单一,仅限于存款、贷款、取款及汇兑等业务, 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所以必须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

(三)农村金融运作效率的低下

运行效率的低下,首先是因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缺陷。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在改革之后,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逐渐倾向于商业化银行,与农户、农企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偏离,对农业的支持越来越少。另外,农村商业性银行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代表,但由于农村信用状况差,贷款风险高,其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不大,据调查,农村商业银行的存贷比较低,农业信贷资金运用低下,农业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对于农村政策性银行农村发展银行,在支持农业发展上的成效甚微,也未能充分发挥政策性功能的作用,导致整个农村金融运作效率降低。其次,由于信贷工作人员的服务责任意识不强,没有与农民充分沟通交流,使得最终发还贷款不易,也阻碍了农村金融市场有效运行。最后,农村相对偏远,村落分散,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网点设置不便,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也比较困难,同时由于农民的抗风性能力低,导致了进行还贷款业务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运行效率。

(四)农村金融资金供需的失衡

为了加强新农村的建设,农民生产、民企扩大生产规模及基层政府公共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农村信用状况比较差,大量的农村金融机构逐渐退出农村,使得大量的农村资金随之转向城市,使得用于农村建设的资金相对较少,造成资金供给不足。而农民缺少有效的抵押物,承受风险的能力较低,所以金融机构不愿意将有限的资金贷给农民,这又造成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困难,形成了供给型金融抑制,即较少的金融机构、较少的资本和较少的供给总量。

二、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对农村金融的抑制

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使得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差距越来越大。何谓“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农生产为主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得农村金融市场和城市金融市场相互割裂。首先,农村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城市是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经济,比农村需要更多的资金。而农村商业银行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从农村抽取了大量资金投资于城市工业生产,导致农村金融供不应求。其次,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金融体系不够完善,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比城市的差,这些都不利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再次,城乡的消费水平不同,城市居民住房、旅游等消费需求多,尤其是使用信用卡提前消费,加强了资金的流动性。而农户的消费水平较低,对资金的需求相对较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从而制约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形成了金融抑制。

(二)内在因素对农村金融的抑制

1、信息不对称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够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使得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着更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于农户而言,由于自身的的文化水平有限,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导致对金融产品的认识不够。而且农村的网络通信不够发达,金融机构对产品的宣传又不到位,农户很难全面了解金融产品,这可能还会导致逆向选择,大大增加了农村金融的经营风险。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不能通过农村征信体系,充分了解到农户的资信和抗风险的能力。金融机构为了避免风险,就会减少给农民的贷款额度或提高贷款利率或拒绝贷款。正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影响了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2、交易成本高影响了农村金融的运行效率

由于农村经济分散经营的形式,加上农业自身的脆弱性,使得农户整体收入水平偏低,同时又缺乏有效的担保物,这又增加了农户向金融机构贷款的难度。从而农户只能寻求其他融资途径,以高利率向信贷公司借贷或进行民间借贷,这无疑又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另外,农户的抗风险能力较低,农村金融机构在借贷之前需对农户的资信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深入调查。贷款发放过程中,审查抵押品、办理相关手续也须大量的时间。放贷之后,还需对农户行为进行监督,保证贷款的安全。这些过程中都需要花费许多交易成本,降低了农村金融的效率,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3、经营风险大降低农村金融成长速度

农业的生存周期比较长,而且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没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且缺少农业保险等风险补偿机制;农户总体收入偏低,存款规模小。而在贷款时,又缺少必要的抵押担保物,这些使得农村金融经营风险加大。由于金融机构自身存在的缺陷,业务不完善,产品单一,又进一步抑制了农村金融的成长速度,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减少农村金融抑制的出路

(一)完善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

目前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虽然已经形成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主导农村金融市场的局面,但金融业务单一和服务范围小,所以要完善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近况,一是要发展农村合作性金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社有效的内部治理与约束机制,发挥其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二是要改革和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引导资金流向农村,扩大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发挥好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专项贷款职能。三是发展农村商业性金融,加快中国农业银行改革,加大对农村的市场化支持力度。四是加快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建立完善邮储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扩大邮政储蓄资金自主运用的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

(二)建立财税扶持农村金融机制

财政扶持即加强政府对农村金融建设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由于农业的弱质性,抵抗风险的能力不高,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不但要完善自身的体系,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一方面,提高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财政补贴力度,增加补贴的效益。另一方面,不断完善财政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积极为“三农”服务。

(三)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我国农村现有的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农村保险的认识不足,造成了农户对农业及个人投保的积极性不高。所以,政府要加大农村保险的宣传力度,增强保险的影响力,引导农民提高保险意识,鼓励积极参保。保险机构应该增加农村服务网点的设置,扩大农村保险的覆盖率,保障农民的权益。国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村保险机构的监督,引导其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最终起到保障农业健康稳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的作用。

(四)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太过单一,缺乏创新能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户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加。所以,必须加快农产品的创新,以满足农村经济日益增长的需求,如消费需求、教育需求、投资需求的增加,使得一些理财产品和信贷产品可以顺势推出。另外,随着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小微型企业及特色农业的发展,资金的需求也在增加,应制定一些期限、结构与之发展相适应的贷款模式,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机制延伸至小企业信贷领域。

(五)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一个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村金融发展。所以优化农村生态环境至关重要,一完善信用体系,加快建立农村信用制度,建设系统的农村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二建立有效担保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信用担保机构,鼓励商业担保机构进入农村,保障农业贷款的获得。三完善农村金融法律环境,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增强农民的金融法律意识,规范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律行为,特别是对民间借贷的有力监督,减小金融风险。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农村金融抑制的表现入手,着重分析了农村金融抑制的因素及其出路的探究。特别是对抑制农村金融的发展的一些因素,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概括。然而,目前还存在各种内外部因素制约着农村金融的发展,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金融的关注与指导,从金融机构自身的缺陷着手,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的秩序,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的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