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把内控规范落实到基础设施建设中

把内控规范落实到基础设施建设中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7 01:18:11
把内控规范落实到基础设施建设中
时间:2023-03-17 01:18:11     小编:

摘要: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每年都要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交通、水利等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建设任务的承担者,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资金,加强建设单位的内部控制就成为关键。

关键词:基础设施 内部控制 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加速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每年都要拿出几百、几千万甚至上亿资金投入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交通、水利等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的承担者,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建设单位的内部控制就成为了关键,对于保护资产安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单位经济管理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内控现状

(一)内部控制意识相对淡薄

有些单位缺乏内部控制理念,内控意识差,简单认为只有在企业讲求成本、利润的情况下,才需要考虑内部控制,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只要把公路修好、把干渠衬砌好就行,没有必要讲内控,内控与自己很遥远;还有些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落实到行动中。

(二)会计人员队伍不够专业化

作为业务单位,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偏重于专业技术人员,把会计作为“辅助”岗位,认为会计人员只是算算数,记记账,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甚至有些会计人员都是临时从别的股室抽调,属于“半路出家”,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基础知识薄弱,在执行会计规章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时缺乏专业水平,存在防控风险。

(三)岗位之间不协调

受传统观念影响,行政事业单位承担基本建设任务后,无论是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初设批复、招投标等前期工作,还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的监督管理,以及项目完成后竣工验收、资产的交付使用都由工程部门单独完成,财务部门只负责资金支付,形成了工程不了解财务、财务不参与工程互相独立、各自为政的局面。在财务决算的编制过程中,由于各部门互相独立,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从而影响了财务决算的准确性、完整性。

(四)重建设,轻管理

“重建设轻管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有不少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在一些投入重、规模大的项目上,在兴建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表面上看起来大张旗鼓、轰轰烈烈,但在招投标、监管和后期维护的过程中却疏于管理。使得许多设施缺乏合理、规范的维修和保养,许多隐患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并加以解决,致使日积月累损毁严重,造成重复建设,增加了资金浪费。

为了把财政资金高效使用,保证资金的使用效果,保证基础设施的保值、增值,把内部控制落实到位,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全面实施内控规范已迫在眉睫。

二、全面落实好内控,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单位负责人作为整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转变观念,清醒地认识到内部控制不只是财务人员的事,而是与单位所有岗位和个人都密切相关,自觉把思想意识转到内控规范上来,提高对内控规范重要性的认识,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使内控观念深入人心,为内控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建设单位工作人员即是内控的制定者,又是内控的执行者,人员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内控制定的好与坏,执行的成功与否,要对人员定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作为基础设施建设者,手中掌握一定的权力,在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态度,不能因部门利益或个人利益而暗箱操作损害国家利益;要不断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即要学习理论知识又要到实践中学,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为管理服好务。

(三)贯彻制衡原则,建立岗位责任制

基础设施建设整个流程,既涉及预决算编制与审计、政府采购、合同签定岗位,又涉及施工管理、价款支付、竣工决算审计与验收、档案管理岗位,建立岗位责任制,对每一个岗位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既相互沟通、协调又相互制约,预决算编制与审计、工程施工与价款支付等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处理好责任与权限、责任与奖惩之间的关系,既要做到杜绝每个岗位因权力过大失去制约使国家资产受到损失,又要保证做到岗位因不作为而受到惩罚,不能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真正落实岗位责任制,把奖惩措施执行到位,充分调动内控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保证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的外部监督职能

部分单位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存在认识偏差,责任考核和监督检查流于形式,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了财政资金、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财政、审计部门作为国家资金的管理者和监督者,有责任对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的建设管理情况通过调阅账目、现场勘察、查阅资料等形式进行事前事中监督检查和抽查,而不只是事后监督。对单位偏离内控规范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并予以纠正,对每个项目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并作为年终目标考核的内容,迫使单位按照内控规范的标准开展业务活动,减少资源的浪费。

(五)不断调整内部控制,更好服务于建设

内部控制制度、方法和措施不是一成不变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应急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整。项目完成后,内控制定人员都要对内部控制体系执行情况特别是风险点进行分析、评价,好的制度继续执行,不足地方进行集体研究、论证加以调整改进,以更好地服务于建设。

三、搞好内控,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一)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落实内控后,通过一系列的会计控制、单据控制及各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使得权力部门不能为了部门利益或个人利益弄虚作假,提供虚假资料;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业务能力的增强,对会计信息的真伪有一定的鉴别能力;财务人员参与建设的全过程,了解施工的各个阶段,完整获取第一手资料;内控的约束使得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成为可能。

(二)保证业务活动正常开展

内部控制实施后,各岗位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并且制衡机制嵌入到内控管理中,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奖惩措施,使单位内部人员各自找准了自己的落脚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提高工作效率,杜绝推诿扯皮现象,整个集体形成一股正能量,保证经济业务正常开展。

(三)保护财产安全完整

内部控制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控制原则和控制方法,使单位各项收支都按照法定的标准和依据并提供足够的证明资料后通过国库集中支付账户进行。严禁设账外账,杜绝小金库的产生,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保护了财产安全完整。

(四)为外部审计提供有力证据

作为国家专项资金的使用者,必定要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外部审计必须以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料为依据,才能查找错误,揭露弊端,评价经济责任和效益。只有具备了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资料的真实,为外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为国家掌握各单位的状况、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真实数据。

(五)推进新预算法实施

内控不严时,各单位虽然年初也根据财政部门的要求制定部门预算,但预算比较笼统而且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追加指标,调整预算,破坏了预算的严肃性。2015年是新预算法实施的第一年,新预算法规定经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预算未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并且预算全部公开。内控加强后,各项收支都按照预算进行,推进了新预算法的实施,与预算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四、结束语

内部控制水平是衡量一个单位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单位管理的重要手段,有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内控的作用日益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单位作为国家专项资金的使用者,作为政府服务的提供者,必须以内控规范作为行动的指南,积极行动起来,把内控规范真正落实到建设中。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