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广播电台移动终端点播模式研究综述

广播电台移动终端点播模式研究综述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22 01:38:38
广播电台移动终端点播模式研究综述
时间:2023-02-22 01:38:38     小编:

摘要: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近年来受到新媒体的猛烈冲击,收听率不断下降。媒体融合是形势所趋。本文从媒介融合概念界定和溯源、媒介融合的焦点,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三个角度出发,系统整理和归纳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微信之即时通讯以及语音互动与广播电台的必要性和高度契合性。当广播电台与微信结成战略联盟的方式,将重新改造广播电台传统传播方式,以期为广播事业重振雄风。

关键词:广播电台;移动终端;微信;点播模式

2015年的春晚让人映像深刻,这场每个农历新年全中国最大的盛宴上首次被另一个媒介――微信――抢尽风头。这一天在微信上抢红包是看春晚最大的乐趣,比节目更吸引。

微信来自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腾讯,腾讯的动作的整合时快速和激烈的,上线仅仅四年的微信,全球使用人数已经突破6亿。移动互联网时代后,运营商甚至已经成为了腾讯的“管道”,甚至传统企业都正在被腾讯削弱。腾讯微信“公众账号”中,很容易看到类似“CCTV焦点访谈”这样的媒体人都在大家关注之中。

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广播电台面临着巨大困境。改革势在必行。微信的媒体营销,虽然还在早期的探索阶段,但是微信作为移动终端的一个代表,具有个性化、私密化、移动化、互动性等传播特点,笔者认为简直像是为广播量身定做一样。而且因为它是一种声音传播软件,尤其适用于广播。此外,我们发现,许多传统广播软件多是同步播出,其次是在线自主点播,原创内容是比较罕见的。传统媒体――广播电台,如果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研究移动终端使用人群的特点,开发一些有针对性的,突出优秀的品牌节目和主持人,将有更强的服务性和影响力。

一、媒介融合概念的界定和溯源

要定义媒介融合和媒体融合,我们必须首先定义“媒介”和“媒体”这两个词。学界等同换用这两个词的现象经常存在,但其实是有广义和狭义差别的:

媒体:此词来自拉丁语“Medium”,音译成媒体,意指信息从发出到接受两者之中承载并传递的承载物和工具。媒体指两层寓意,一指携带消息的东西,二指贮存和传递消息的实体。中国学者大多数认同媒体是一种媒介组织,指的是拥有、使用并经营媒介的机构。如广播是一种媒介,广播电台则是一种媒体。[4]

不过中国传播学者们一般认为媒体和媒介两词不需要有那么明确界定,可以尝尝互换使用。蔡雯就认为“媒体融合或称媒介融合。”[5]这种使用方式源于:当代大众媒介,一般都由物质工具和组织机构共同参与构成一个完整的传播系统,故提及“电视媒介”时会同时考虑作为物质工具和组织机构的双重存在。

媒介融合:这个概念早载30年前在《自由的科技》中被美国学者伊契尔・索乐・普尔提及,指多种媒介呈现混合各功能于一体的趋势。“媒介融合”被美国新闻传媒学院的媒介融合中心主任定义为:“打印、音频、视频、互动数字媒体战略、经营、文化联盟。”[6]

中国学者邵培仁的定义是:媒介融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仅指不同的媒介在一起,“量变”到“质变”过程,构成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如移动电话、互联网广播等等。而广义的概念指所有的媒介和相关要素趋向一体化。[7]

中国学者蔡雯认为,媒介融合是指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进步,新一代的传输平台的创建,可以整合不同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不同媒体之间,内容和传播方式可以互相借用,从而形成发展潜力。

二、媒介融合研究的焦点

因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试验层出不穷,信息与经济的增长点也不断涌现。这种高速实验性的发展导致了媒介融合的报告里糅合了很多个人倾向与意愿。媒介融合研究是一个急速变动的领域,笔者搜集的研究资料不过多时就急需更新。

目前国内外媒介融合研究主要内容涉及印刷媒体、广播、电视、出版等具体媒体,从宏观上从产业着手,微观上从个案剖析。研究者对“媒介融合”具有两种态度:

(1)三网融合说

美国学者罗杰・菲德勒(2000)并不赞同超级媒介会取代所有传统媒介的说法。他引用1950年代美国人对“通用载体”的研究给了答案:“尽管媒介融合一直被描述的天花乱坠,我们不应期望,一种单一网络突然取代电视机、收音机、电话、传真机、书刊。所有形式的媒体成了一个巨大的媒体的想法几乎就跟当年1950通用载体的想法一样异想天开,当时人们认为所有形式的个人交通工具将被集成到一个单一的通用的携带装置。想把一般媒体混合在一起的通用媒介,是不可能得到的所有功能都特别好。[9]”根据菲德勒的观点,每一种媒体都有独特的优势不同于其他媒体,互联网不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高岩研究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相关新闻变革及对传媒业的影响后,同时研究了西方媒体的形态,他总结为六个字:矛盾、融合、共存[10]。孙旭培先生坚持在中国国内推进新闻变革,他主张中国国内的新闻改革,要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后说起,通过对中国新闻改革三十年有余的仔细研究,媒体在改革背景和国家开放时期,不断发现自身潜力和优点,新闻事业在中国曾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媒体呈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特别是舆论监督报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和其他媒体相结合的媒体有其自身的特点,积极促进社会进步。孙旭培也认为,在中国的传统媒体已经开始进行网络化、电子化改革,这是由于新媒体的冲击,中国传媒业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共识,这将极大影响我们的媒体未来的发展模式[11]。

中国学者王菲(2007)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在数字化和网络技术情景下,考虑移动终端需求的情况下,媒介生态的演变由内容、网络和终端三者构成。在‘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和‘任何时间’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这是所有媒介在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最终目标。由此产生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大媒体产业一体化形成。[12]”新闻改革应考虑如何针对融合的方法到目标,达到整个媒体的融合。

但笔者发现研究较少探究媒介融合深层次矛盾,常聚焦媒体与微博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缺点、传播渠道的简单互动,较少研究传统媒体是如何艰难被迫适应新闻媒体的传播侵染,并给出解决答案。笔者认为传统媒体的生产者虽然借助了新媒体寻找新闻线索,利用了新媒体发布自身内容来扩大影响力,但传统媒体却沦为新媒体的主要内容提供商,且无法得到新媒体的同等回馈,传统媒体已成新媒体的免费打工者。若由此角度开展融合研究,或许将会为两种媒体提供一种解决之道。

三、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相关综述

(1)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

在世界各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升级,尤其日本韩国普及率较高[13]。日本是一个移动互联网增长快速的国家,它的发展仰赖和产业链的合作,尤其结合移动通信运营商和金融业,对中国移动通讯互联网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14]。移动支付方法的普及和降低互联网流量的成本,这为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转型的人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了日本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迈克尔.塞勒对整个移动互联网对传播的影响有较详细的叙述描写。在国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了我们启示:要大力覆盖3G网络并提高网络的稳定,还需要注意和产业链紧密联系。

(2)移动终端与广播结合的条件

(3)移动终端的代表――微信

四、结论及不足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电台生死攸关,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运用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的运用,工具和概念的创新组合,全方位的整合传播资源,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在新的媒体宣传大战中,微信是不可取代的传播手段。

本文从媒介融合概念界定和溯源、媒介融合的焦点,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三个角度出发,系统整理和归纳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微信之即时通讯以及语音互动与广播电台的必要性和高度契合性。当广播电台与微信结成战略联盟的方式,将重新改造广播电台传统传播方式,以期为广播事业重振雄风。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