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产阶级的真正危机

中产阶级的真正危机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12 18:38:36
中产阶级的真正危机
时间:2015-08-12 18:38:36     小编:

“既不是真正的神秘主义,也没有拜金主义,是实用主义使得他们满足并局限于如此匮乏的生活。”

最近朋友圈里一篇文章疯转,标题是个疑问句:为什么朝阳区盛产仁波切?

过去一年间,笔者去过的各种茶道、花道和香道场合中,居士们占了一半以上的名额。他们聚在一起,最频繁的话题就是问候对方身后的“大师”,交流一下“大师”的神迹。

有一次去朋友家玩,她神秘地说,他们小区的房价又涨了,因为中介说某位“大师”也在这里买了房。甚至在某国际品牌的产品目录册上,一位“大师”的名字也赫然在目,头衔是总顾问。

前几年还是内地“大师”。每次饭局上总能遇到一二位僧人,面带微笑,高深莫测,让你话讲不到一句就不敢继续下去。现在,很多人供起了“上师”,且因为是密修,看不清摸不着,什么都可以往上贴――文艺青年说:在红尘里修行;商业专栏的标题是:创业也是一种修行……

网上有很多分析文章,一致把嘲讽的炮火对准了新兴的中产阶级,觉得这是他们追逐财富路上心灵空虚的必然结果。甚至有外媒撰文称:“中国需要某种东西来舒缓中产阶级承受的压力,佛教无疑比苯二氮平类药物(一种镇静催眠药)要好。”

但是,这其中会不会冤枉了中产阶级?至少就目力所见,大部分中产阶级还在为孩子、房贷、升职这些事缠得焦头烂额,寻找一个心灵的安放地,对他们的确是一件难事。

但更多的时候,他们还有更多现实的事务需要面对,“大师”和“上师”们,和他们虚无缥缈的面目一样,离中产阶级也许还有一段距离。

冯友兰写《中国哲学史》时说:中国文化强调道德立场,放弃了价值判断。映射到大众文化中,一切都可以圆融地解释得通,就和人际关系一样。

而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阶层变通及整合中,稍不留神就会被排挤出去。这样的生存压力之下,心理上对仁波切有依赖可以理解,但某种程度上,和压力相比,解决问题的对策和人脉更吸引人。

关于中产阶级的困惑和处境,毛姆的小说在这方面落笔甚多,他的《月亮和六便士》、《刀锋》,某种程度上都是在关注中产阶级的精神问题。

《刀锋》中的主人公拉里,在印度经历了一番苦乏其身的游历后,放弃了他继承的全部遗产,回到纽约的花花世界开起了出租车。他喜欢印度那种“平静、克制、悲悯、无私和禁欲”,在放弃了欧洲中心主义日益式微的当时,他以放弃的姿态,获得了心灵上的平静。

但对于现实层面的中产阶级们,生活是触摸可见的家人、工作,放弃并不是一条主干道。正像拉里在巴黎感受到的,“既不是真正的神秘主义,也没有拜金主义,是实用主义使得他们满足并局限于如此匮乏的生活。”

这几年,中产阶级的确有点无所适从,从茶道、香道到现在的马拉松,各种流行的玩意一波接一波。

曾经看过有人一边在公园里跑步,一边捻着108颗的佛珠串,把佛珠等同于NIKE的计步器?场面之滑稽,却也戏谑地说明:中国人实在是有种将一切实用化(庸俗化)的能力。

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的精神危机是一个伪命题。作为一个社会阶层,他们在现实层面上还自顾不暇,他们所面对的问题,更多的是一个转型社会的阵痛和困境,而对此,马拉松和仁波切们都无法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印度三部曲》中,奈保尔写到:对于甘地,印度人把他变成圣雄,变成偶像,以便漠视他的社会观点。

而对于中国的中产阶级来说,他们需要的是现实的甘地,能逐一解决现实层面的问题,而仁波切们,更像是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