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议上博简《三德》的性质

浅议上博简《三德》的性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6 03:06:16
浅议上博简《三德》的性质
时间:2023-01-16 03:06:16     小编:

摘 要:上博简《三德》篇是先秦思想研究中O檎滟F的研究材料。对于《三德》思想学派的归属研究,学术界的分歧比较明显,大致分为黄老和儒家两种观点。综合考虑《三德》所表现的思想性质,将其归入杂家文献比较适宜。

关键词:上博简;《三德》;思想属性

上博简的《三德》篇是一篇述天人PS的文献,其思想既有S老思想的特徵,又wF出明@的儒家A向,群S富,是先秦思想研究中O檎滟F的研究材料。对于《三德》思想学派的归属研究,学术界的分歧比较明显,主要有《三德》属于黄老道家和认为《三德》属于儒家文献两种观点。本文将就这两种观点加以辨析。

(一)《三德》属黄老道家说

在上博简《三德》的研究者中,曹峰先生最早对《三德》的思想属性提出了观点。曹峰先生首先注意到了《三德》与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用词上的高度相似性。他从用词、用韵以及文章结构几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得出《三德》是除《道原》以外的《黄帝四经》的前身,属于黄老学派的结论。为了便与讨论,这里对其观点再做一简要阐述。

首先是用词的相似。比如“天地人”的论述,《黄帝四经》中“天、地、民(人)”共H的现象极为普遍。

天地有恒常,万民有恒事。

王天下者之道,有天焉、有人焉、有地焉。三者参用之,□□而有天下矣《三德》将“天”与“时”结合,“地”与“材”结合,“民”与“力”结合,《黄帝四经》中相似的表述比较多。

还有对“天”字的大量使用。《三德》有“天恶如忻”、“天神”、“天乃降灾”、“天乃降异”、“天命”、“天礼”等,《黄帝四经》则可见“天道”、“天德”、“天极”、“天当”、“天功”、“天理”等等。虽然有些用词不完全相同,但所要表达的意境非常相近,均要求人类必须以天地的运行体系为模范与准则,才能得到“天”的v护,不然将受到“天”之惩罚。

其次是用韵的相似。《三德》与《黄帝四经》多韵语,其中有些韵脚相似。比如《三德》简喜乐无期度,是谓大荒,皇天弗谅,必复之以忧丧。凡饮食无量计,是谓饕皇,上帝弗谅,必复之以康。上帝弗谅,其祭弗享。

这里的韵脚属于阳部韵。同样叙述执政者荒淫、国家危亡,《黄帝四经》的《经法・六分》有着与之相似的韵脚。

[不]知王术者,驱驰骋猎则禽荒,饮食喜乐则湎康,玩好趾迷蚧笮摹>阌胩煜掠帽,费多而无功,单(战)朕(胜)而令不行。……则国贫而民荒。

曹峰先生指出,同一方言圈的人会倾向于使用类似的韵语。方言圈相同,思想背景相似的文章,出于共同的引用或互相引用,韵语的使用之相像就更加明显。

最后是文章结构的相似。《三德》与《黄帝四经》(特别是《经法》部分)都有先叙述现象,然后用“是谓”等词语加以判断和命名,最后说明结果的论说方式。区别就是《黄帝四经》的用词更丰富,比如《国次》是“是谓”、“此谓”,《六分》是“命曰”、“此之谓”,《四度》是“谓之”、“命曰”,用词虽然不同,但前后文构造完全相同。

从上述的这些相似点来看,《黄帝四经》与《三德》确实应当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一些概念的丰富程度可以推断《三德》的成书年代可能早于《黄帝四经》。但也要注意到二者在思想结构和特性上是有区别的,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黄帝四经》十分重视权术:“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测也。”《道原》在道德的建设上,《道原》追求深不可测的“道”,也就是《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天下式”,是一种阴柔之术。但是《三德》却说执政者“敬者得之,怠者失之,是谓天常”。在这里“敬”与“怠”相对而出,提倡恪敬职守,反对懈怠懒惰,涨抑苯映普庵执诱的态度,“是谓天常”,与道家之纯任自然、因循守旧的心态具有相当的距离,与《黄帝四经・称》的“圣人不始,不专己,不豫谋,不得,不辞福,因天之则”更是大相径庭。因此可以认为《三德》对黄老学派有很大的影响,但似乎不能仅仅因为《三德》与《黄帝四经》相似,就将其归为黄老之学的文献。

(二)《三德》中的儒家思想

首先,《三德》一文十分强调顺天因时,天人感应,这种思路存在于道家,也存在于儒家。而《三德》要求执政者:

敬者得之,怠者失之。是谓天常。天神之□,□□□□,皇天将兴之。毋^诈,上帝将憎之。忌而不忌,天乃降灾。已而不已,天乃降异。其身不没,至于孙子。阳而幽,是谓大h。幽而阳,是谓不祥。齐齐节节,外内有辨,男女有节,是谓天礼。敬之敬之,天命孔明。

《三德》的作者从性情的修养到现实的行规范都给执政者提出了以“中和”标准,以“礼”最后依据的道德要求。“上帝弗谅,以祀不享”说的是若在性情的修养上没有节制,“喜乐无期度”,在饮食上没有节制,等等,那麽连上帝都拒绝享受你的祭祀。先秦原始儒家的根本思想之一就是建立在中和精神上的“礼”,《论语・渊》有“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把“礼”强调到了相当的高度。《三德》认为,过于骄奢淫逸,则“皇天之所恶”,衣服过于华丽,超过了约定俗成、或官方规定的“制”,就是“违章”,就“失于美”。这种表达方式的后面始终具有“皇天”、“上帝”的背景,因“皇天之所弃而后帝之所憎”(简19),所以,迟早会招致灾难:“天灾绳绳,弗灭不陨。”(简14)

“民时”是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概念。《三德》要求执政者恭谨人,忧恤人民,警告执政者勿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大喜功而夺民时,一旦民怨积累到一定程度将“四方来嚣”。这与《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人上者,奈何不敬”的表述十分相近。特别是《三德》的第二十简还有“民之所欲,鬼神是v”的命题,与《尚书》更是只有一纸之隔:

政事懋哉懋哉。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虞书・皋陶谟》 综上所述,《三德》在思想上与《尚书》有着明显的相似性。但似乎也不能因此就断言《三德》是属于儒家的文献。

纵观上博楚简中被认为是儒家文献的文本,都是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明确依据的。比如,《诗论》大量引述了孔子对《诗》的评论;《鲁邦大旱》是鲁哀公和孔子、子贡的问答;《从政》则是对孔子言语的引用。这些文献有明显的特征可以认为是孔子以后儒家编撰成的文献。而《三德》中并不具备这样的要素,仅见的两处“曰”也是来自高阳和皇后的发言。而且《三德》所表现出的儒家思想性质大多与《尚书》相近,而《尚书》原来是记录王者言语的文献,并不是起源于儒家。《尚书》后来与《诗经》一道被儒家所用,而成为儒家的经典。从这个角度来说,《三德》是本为儒家所作,亦或是内容后来为儒家继承进一步完备,从内容上并不能够判断。

(三)对《三德》学派属性的认识

《三德》思想学派归属认识上的分歧说明文献的思想属性的特征可能并不十分泾渭分明。孔子曾向老子问礼,墨子也曾师从儒者。不同学派的思想是可以互相借鉴,互相交融的。一篇文章可能同时吸收不同学派的思想观念,也可能为多家思想提供借鉴。对于《三德》,日本学者根据其与《尚书》的相似性以及“主宰之天”的理论特色推断《三德》是儒家形成之前周王室史官作品的可能性。马承源先生指出上博简“乃是楚迁郢前贵族墓中的随葬物”。据此可以推断《三德》在战国中期之前就应该已经形成。那么即使《三德》真的源自周王室,现在所看到的上博简《三德》应当也是经过传抄流传下来的版本。

《三德》作为从文物市场上抢救回来的上博简的一篇,脱离了其原本存在的环境,再加上原简的缺损,丧失了大量的文物信息,这样就无法准确判断它是作为什么样的文献流传的。就现有信息而言,再参考其相对年代,可将《三德》视为柔和了多种思想的杂家文献。对于其本质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