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经济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做好企业养老保险工作

经济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做好企业养老保险工作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6-01-21 09:16:36
经济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做好企业养老保险工作
时间:2016-01-21 09:16:36     小编:

摘 要:目前,我国各项经济工作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做好企业养老保险工作,是每一位企业养老保险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文章认为,在新的形势下,企业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要顺应新常态发展趋势,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把握机遇,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做好、做实、做细,进一步扩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范围,解决困难职工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企业养老保险工作 新课题 全民参保登记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运行已经步入了新常态。在新的形势下,企业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如何顺应新常态发展趋势,把握机遇,做好全民参保登记,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做好、做实、做细,进一步扩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范围,解决困难职工所关心的实际问题,让广大职工群众都能够享受到改革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我们每一位社保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一、全民参保登记能够重点解决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难题,让广大职工群众享受到改革所带来的红利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是党的十八大对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所提出的要求,确保“公平性、流动性、可持续性”,从而进一步构建能够覆盖全国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党中央为全面解决基本养老保险做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近年来,全国各地人社部门按照中央部署,陆续开展了符合国家法律、政策范围的所有用人单位以及个人参保登记工作,全面推进,不留死角,从而拉开了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序幕,全民参保登记已成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的新常态。

1.全民参保登记有利于进一步整合现有参保政策资源。当前,现有的参保政策呈现出碎片化特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现状尤为突出,往往受限于特定的时间阶段或特定的群体而出现不同的参保政策。全民参保登记的组织实施,从制度层面上统一了参保方向,实现了社会保险参保政策的“大一统”。

2.全民参保登记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参保热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引发了全社会对社会保障的集中关注,大家都想通过全民参保登记主动纳入到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理所当然地享受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红利,一改过去“要我参保”为“我要参保”,从而点燃了全社会的参保热情,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于保障更为厚实受到了社会群体的追捧。

3.全民参保登记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的社会流通。随着全民参保登记的组织实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理顺,加上机关事业单位参保政策的出台,不利于人力资源社会流通的各种体制障碍正在逐一破除。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我国广大的职工群众以及城乡居民,人人都能够拥有养老保险关系,个个都有养老保障,将会有力地促进全社会人力资源的有序流动,这也无疑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参保群体多元化成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的新思路

面对全民参保登记的新态势,扩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核心是全面分析不同参保群体的现状,并发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优势,选择符合政策要求的参保群体作为扩面的努力方向。

1.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成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的新生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列入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议事日程,2015年初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按照“一个统一、五个同步”的思路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

2.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继续扮演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的主力军角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区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参保出现了“三高”现象:其一,社会关注度高。到社保窗口咨询的职工多,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相关部门投诉、维权的人多,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谈论养老保险的人多。其二,参保单位、职工人数增多。近年来,全国各地非公企业参保职工人群以高于20%的速度在增加。其三,职工参保的积极性高涨。许多职工学法懂法守法,维权意识、参保意识大幅提高。积极要求企业主遵守《社会保险法》,为职工提供养老保险。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参保人数已经占到现有实际参保职工总人数的近一半,成为参保群体的中坚力量。

3.国有企业职工仍然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末的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已进入“深水区”,90%以上的国有企业职工身份得到转换,绝大部分参加了养老保险,而且参保含金量比较高,具体表现在参保人数齐全、缴费基数偏高、养老保险费很少拖欠等方面。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2014年,黑龙江、宁夏、河北三省区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出现了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不得不动用历史结余基金进行弥补。这一问题说明,经济新常态下,处理好社保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去应对。

4.改制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迅速成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的生力军。一方面,为稳步推进地方国企改制工作顺利开展,各地社保经办机构主动介入,积极向改制企业职工解释改制后的续保政策,并通过制作参保年限待遇测算表的方式,积极动员改制企业职工接续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以延长参保年限,提高将来退休养老保险待遇,从而吸引更多的改制企业职工续保。另一方面,为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针对相当一部分活跃于城乡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强化宣传手段,千方百计动员这类群体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取得明显成效。

5.外出务工人员、服兵役期满人员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日益成为参保群体的一支新生力量。全国外出务工人员有1亿多人。重视这1亿跨省流动者的保障之忧是每一位社保人员的神圣职责。这一群体参保意识较强,特别是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出台后,外出务工人员养老保险关系回流人数也明显增多。加上近几年服兵役人员参保政策的实施,每年退伍高峰期,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人员也逐渐增多。虽然这类参保群体目前还不算大,但随着国家对养老保险关系接转的进一步理顺,这类参保群体势必成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群体中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

三、创新服务经办模式,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新作为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保经办机构提出了“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的明确要求。实际上,当前社保经办机构特别是一些企业社保经办机构面临人员少、业务量大、工作场地紧、资金短缺等不利因素。如何立足本职工作,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变被动经办为主动服务,提升社保现有经办服务水平,提高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符合参保条件的参保对象积极参保,关键在于创新服务经办模式,解决实际问题。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创新服务经办模式,提高社保人员的整体素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业务政策性强,具体业务操作系统化高,对社保服务经办专业化要求也很高,这既需要一方面,社保经办机构要下大气力培养一支能顺应基本养老保险形势发展,懂政策会操作的专业化队伍;另一方面,又需要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做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流程中的各项业务都能在“金保工程”大数据大系统下实现系统化操作,彻底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实现基本养老保险业务操作精准化。同时,企业领导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认识做好职工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要性,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给予社保机构大力支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企业社保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能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牢牢掌握主动权,为广大职工群众夯实“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靠”的基础,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企业的健康发展竭尽全力。

四、激发正能量,为提升广大职工的“幸福感”添砖加瓦

经济运行发展的新常态下,如何能够让更多的职工群众享受“改革带来的红利”,如何能够更多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我们每一位社保工作者的追求,也是我们神圣的职责。笔者特提出以下建议: 1.在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上要更多地“接好地气”,真正解决广大职工、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做好顶层设计。从政策惠民、政府补贴、部门衔接、制度激励、多行业多机构联动等方面,改善民生,扩大受惠群体。比如如何解决1亿跨省劳动者的社保负担不平衡问题,如何解决离退休人员异地医保报销问题,等等;拿出时间、拿出精力,逐一解决这些关乎亿万群众“幸福感”的难题,为“最后一公里”扫清障碍。

2.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进一步简化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流程。简便缴费手续,让那些文化层次不高、不知道如何办理社保缴费手续的劳动者能够非常方便地成为改革红利的“享受者”。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劳动监察等部门对企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的执法力度,满足“民生”二字背后的期待与诉求,为解决各种难题创造良好的基础制度环境。在厂领导的支持下,为了让厂里的一些特殊群体也能感受到党的温暖,“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近年来,我们通过查找当事人及原始资料,积极主动地与有关部门协调,给予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特殊员工办理了生活补贴,解决了历史问题,同时也让这些人员真正感受到企业没有忘记他们所付出的汗水。

3.加强制度激励,对困难群体缴费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适当的优惠。要根据不同企业类型设计不同的、有适当区别的缴费办法,从而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缴费能力,寻求最大的利益平衡点,让更多的职工乘坐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保障的列车。

五、结语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笔者深信,只要我们社保工作者始终坚持为民情怀并一以贯之,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事业,激发正能量,为提升广大职工的“幸福感”添砖加瓦,就一定能够编织好世界上最大的社保网。

参考文献:

[3] 刘儒婷(导师:张向达).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城镇养老金支付能力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2.6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