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细节决定成败

论细节决定成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7-23 01:19:33
论细节决定成败
时间:2022-07-23 01:19:33     小编:刘昌平

摘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本文就细节在企业中的作用做以分析。

关键词:细节 成败 企业 态度

有一家公司,本人曾经在那里工作了三年多,在我离开两年后倒闭了。究其原因可能很多,但有一条毋庸质疑,那就是忽略了生产管理的细节。这个公司的主打产品是用特种水泥、粉煤灰等制作GRC轻质隔墙板。起初,在一个副总的领导下,各项管理比较到位,产品质量把关也很严,为此还进行了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但几年后,这位副总主抓营销,生产工作由老总的夫人管理,因当时正赶上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轻质隔墙板销路非常好,于是只知道赚眼前这点钱,不懂得长线管理,结果产品质量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各房地产公司均拒绝接受该公司的产品。原来,工人上班时抽烟,顺手就把烟头仍进料箱,使得墙板表面时有烟头痕迹。客户多次投诉,公司不以重视,认为这么一点点小小的问题无关紧要。但作为客户,担心影响房屋质量,为了自己的声誉,只好另行寻找供应商。当公司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恨不能对天发誓保证不会再出现类似问题的时候,已无力回天。就这一个小小的烟头,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的管理失控,葬送了一个企业。

上海地铁1号线,德国设计,1994年运行,早已收回成本。地铁2号线由中国设计,装饰要比1号线华丽得多,但设计上的细节没有注意,至今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为什么?德国人对于设计细节的把握让国人不得不佩服:第一,进口、出口都设计有三级台阶,因为考虑到了上海地处华东中部,海拔底,有了台阶,雨水便不容易倒灌;第二,地铁出口处设计有转弯,这样地下的冷气不容易出去,而地上的热空气不容易进来,达到省电、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第三,站台边一条显眼的装饰线温馨地提示着乘客注意安全。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典故大家都知道。一个个小小的蚁穴,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细节,如果不及时发现,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企业为什么做不了传真机?目前充斥市场的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数码相机等,全都来自国外或中外合资企业,没有一家是纯粹的中国企业。是技术难关不能攻克?不是!经过多年研究,终于找出原因: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数码相机这些产品都是光机电一体化产品,机械带动电,电传给光,然后再进行机械运行,要求非常精密。比如:打印机打印一个字母,打印头扫一遍,光就要扫8次,时间非常短,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中国企业做不了传真机,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组装问题!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企业组装起来的传真机,肯定会有质量问题,不是卡纸,就是扫描不齐,或者干脆就不工作。组装不够精细,把中国企业堵在了一个产业的大门口。

关于细节的不等式:100-1≠99,100-1=0。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失败。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重返大气层时发生爆炸。经事后调查,爆炸的原因是,航天飞机在起飞过程中,燃料箱外敷设的一块重1.5斤的泡沫材料脱落,高速撞击到航天飞机左翼前缘的热保护系统上,造成裂缝。航天飞机重返大气层时,超高温气体得以从裂隙处进入哥伦比亚号机体,造成航天飞机解体。而这个小小的细节,地面工程师曾给航天员发电子邮件,说这点小事不值一提,希望航天员回到地面接受采访时不必说起这件事,因为太不值一提了。结果正是这太不值一提的小事,葬送了哥伦比亚号和七名优秀的航天员。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时发生爆炸,原因是一个O型封环在低温下失效。由于发射时天气情况不佳,气温很低,发射前曾经有些工程师警告不要发射,但未能引起重视。

塑料大王王永庆在管理企业时,同样注重每一个细节。当然也有不少人批评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劝他抛开细节只管大政策。针对这一批评,王永庆回答说:“我不仅做大的政策,而且更注意点点滴滴的管理,比如操作人员的手艺、操作方法、机械的配置等等。道理很简单,因为它们都会影响生产力。如果我们对这些细枝末节进行研究,就会细分各操作动作,研究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将两个人操作的工作量减为一个人,生产力就会因此提高一倍,甚至一个人兼顾两部机器,这样生产力就提高了四倍。”王永庆认为,正是这种对于细微之处的了解,才能真正提高管理的水准。他认为管理最大的问题还是在“点”上;各事物的基本问题还是在“点”上,只要“点”做到真正完善,那么“线”和“面”也简单了。

王永庆成功的例子说明,细节是一种创造。不要以为创造就非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工作中的小改小革,细节调整同样是一种创造。“细致到点”,从细节中找到创新的机会――这就是王永庆成功的秘密。

一个企业要创新,必须加强对细节的关注。一向以创新意识著称的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创新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事实上,海尔集团在细节上创新的案例数不胜数,每年仅公司内以员工命名的小发明和小创造就有几十项之多,并且这些创新已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所以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关注细节,谁就把握了创新之源,也就在竞争中抢得了先机。

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海尔厂区上下班时工人走路全部靠右边走,没有其他企业员工潮进潮出的现象,完全按交通规则,这就是不简单。难吗?不难,行人靠右走这是小学生都懂的规则,可很多企业没做到,海尔却做到了。这就是素质,海尔人的素质,在小小的走路这一细节上就体现出来了!

公司每年的开工大会结束后,所的人都走了,只有几位班长、主任主动留了下来,帮助收拾会场。小小的细节,透射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简单吗,简单!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

如果没有良好习惯为基础,任何理想的大厦都难以建立起来。而习惯恰恰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细微之处的不断积累所形成的。所以,中国古人说的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讲,习惯是人生之基,而基础水平决定人的发展水平。大量事实证明,习惯如何常常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可能导致事业的成败。会开车的人都知道,开车久了脚很累,遇到长下坡,有的司机就习惯将脚离开油门,但是如果一旦有突发事情,需要紧急刹车的时候,再一脚踩下去,不一定踩的是刹车,也许是油门。我一个高中朋友,开车去安徽亳州送货,就是因为这样,撞飞了横穿马路的牛,自己也身受重伤。前一段时间新闻联播报道,一辆大客车与一辆大货车相撞,死伤严重。原因只是客车司机弯腰拣掉在车地板上的手机。在考驾照时,都会告诉司机开车时不能有这种类似的小动作,但有人总不以为然。 要把重视细节、将小事做细培养成一种习惯。通过长期积累,自然会使你在所做的工作中有大的提高。如果只图一时,而不顾长远,自然起不到这样的效果。就像毛泽东所说的:“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在一时,而在一世,在每一个细节上把事情做好是相当难的。

――细节表现修养。讲两个故事。

细节总是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所以往往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状态,因而也最能表现一个人的修养。正因为如此,透过小事看人,日渐成为衡量、评价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现在,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还专门针对细节下些功夫,设计些细节方面的试题,通过细节来观察应聘者;有的用人单位甚至通过“吃相”、“笔迹”等细微小事来决定用人与否。有一个单位需要招聘一位总务专员,通知够条件的人员面试。在等待面试的会议室里,有一个面试者看到地板上有一个小纸团,就拣起来准备仍进垃圾筒。这时招聘官突然进来,请这个人将纸团打开,只见上面写着:恭喜您加入本公司。

大家都知道第一位乘座“东方l号”航天飞船进入太空邀游的是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他为什么能够从20多名宇航员中脱颖而出?

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飞船的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小的举动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既懂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加加林通过一个不经意的细节,表现了他珍爱他人劳动成果的修养和素质,也使他成为遨游太空的第一人。

的确,企业管理最忌讳的是大而化之,精于细微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水准,所以企业管理不能只重视“面”和“线”,而忽视了“点”;应该重视“点”,“点”真正完善了,“线”和“面”就简单了,因为,线和面是由无数的点组成的。各事物的基本问题还是在“点”上,而“点”的改善是无止境的,如何画好“点”,则体现了艺术。

当初中国从日本进口缝衣针的时候,好多人都感到惊诧:一个针还要买日本人的?看到了日本针才发现,我们常用的针是圆孔,而日本的针是长条孔,这是为照顾老人们眼花而设计的。

80年代的时候,国家对进口小轿车有限制,但对进口皮卡车没有限制。而中国的一些官员又想座日本车,当时中国轿车工业很落后,结果,很短时间,装饰豪华,后车厢很小的所谓皮卡车,便从日本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上海内环高架桥不允许1吨以上的小货车上桥,一个月以后,0.9吨的日本小货车就在上海接受订单了。

这些都说明了日本的企业十分注重细节。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这些是不容易的,因为只有各部门通力协作,才能将这些细节做好。但是如果你在决策和设计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恐怕你连操作的余地都没有了。

最后,用劳动模范李素丽的话结束本论文: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