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11 02:20:37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究
时间:2022-11-11 02:20:37     小编:

【内容摘要】从新时期到新时代,我国经济、教育、文化等事业蓬勃发展,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校园文化也逐步呈现出多元化。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及行为方式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对于学生管理工作既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优化对于大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多元文化;学生管理;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所引发的问题

(一)学生心理素质变差、缺乏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和意识形态的发展、定型期,他们有超强的潮流意识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价值观念很容易受到新生事物的影响,从而影响到自身的主流思想。再加上目前高校学生都是“90后”,甚至“00后”,他们有强烈的自主意识,热衷于尝试和追逐新鲜事物,善于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手段来捕捉各类信息。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世界中各类人物良莠不齐,各种信息鱼龙混杂,而这些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尚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管,大学生作为网络信息的接收者,也很容易受到互联网文化中“糟粕”成分的影响:偶像主义、拜金主义、攀比思想滋生,生活习惯散漫无规律,熬夜甚至逃课追剧、追电子书,沉溺网游,超出个人承受能力打赏主播等等,越来越多的网络新生事物正在迅速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侵蚀着他们的思想,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及理想信念都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冲击,影响其正确价值体系的塑造,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使得学生心理素质下降,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都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不得不正视和解决。

(二)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落后于时代发展、缺少高素质管理人员。改革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做到与时俱进,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对于这个标榜个性和自由的大学生群体,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不仅要把他们视为接受教育和管理的对象,更要把他们当作管理服务的主体,眼下大多数高校仍旧采用之前的管理模式,以学校管理者为主导地位,把学生至于被管理者的地位,采用“管”、“卡”、“压”等方式,这势必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心理,这给管理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近几年来,由于高校持续扩招,学校学生人数剧增,而学校的管理队伍往往跟不上学生增长速度,造成管理人员管理幅度持续增加,超出了合理管理幅度范围,造成学生管理工作质量难以保证。甚者有些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甚至有很多是“走出校园又入校园”的情形,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刚毕业,没有任何管理经验,就直接开始了学生管理工作,由于自身管理知识和经验的限制,使他们无法深入研究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另外,学生管理工作繁杂、琐碎,加上薪资低,上升空间有限等原因导致很多一线学生管理人员转向教学岗位或其他行政岗位,甚至离职,造成学生管理人员流动频繁。

(三)互联网为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应用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深刻和且广泛的影响。学生作为活跃在潮流最前线的群体对于互联网过于追捧,他们对互联网更加熟悉,生活和学习与互联网深深融合在一起,以可以说互联网对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生活方式影响颇深。从好的方面来讲,互联网有利于学生交流学习、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但是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大学生沉迷网络世界,交友、娱乐、打游戏,这使得学生对于身边的逐渐人漠视和疏离,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从而进一步导致价值观偏离。此外,互联网信息传播迅速,且呈现出多元化,学生可以很方便地从互联网上获得各类信息,这个使得很多不良信息通过互联网的开放性在学生中广泛传播,这样就会对学生平时在学校受到的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教育造成一定冲击,进而对学生德育和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产生影响,甚者一些虚假和非法信息在网络上传播,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而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就是要在管理工作中做到“以学生为本”。坚持严格管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用爱做教育,和学生身在一起、心在一起、志在一起。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发展着想”的理念,才能将工作作到学生心里,让学生从心中尊重和爱戴教师,从而实现对学生更深入的管理。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高校就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是进行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基础,要改革,首先要转观念,把管理学生转为服务学生。把之前对学生的“管”、“卡”、“压”等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高校管理模式进行改变。因此想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实现自我约束和管理,增强独立意识、自我管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现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顺应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潮流,守好网络阵地。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具有传播面广、速度快、信息量大等特点,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正因如此,高校应牢牢守好网络阵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互联网并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管理渠道,改革思想教育途径,同时有选择性、针对性地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宣传工作,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学习活动,做到线上线下齐驱并进,把网络变成了解和贴近学生的最佳渠道和平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三)注重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建立有素质有能力的管理队伍。“人”是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高校作为培养人的重要场所,优秀的管理人才是学校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的学生管理队伍普遍存在整体专业化程度较低,缺乏管理经验,理论修养不够高等问题,整体素质离精品高等教育还有一定差距。面对新形势,在文化呈现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需要有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一方面需要通过业务培训、理论学习等提升管理人员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则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与时俱进,适应大学生不断发展的文化和心理需求;改善一线管理人员薪资水平及晋升机制,首先要把人留在岗位上,经验才能得以积累和传承。另外,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有利于管理人员做到职责明晰,管理方式科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促进高校管理工作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胡新峰.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与政治倾向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

[2]柏璐.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教育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8:213~214

[3]张钱.新形势下学管理工作的创新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17:187~188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