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人口调控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人口调控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4 21:09:41
人口调控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时间:2023-08-04 21:09:41     小编:

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题目】北京地区人口控制机制探析

【第一章】北京人口基数调节研究绪论

【第二章】 【第三章】北京市人口现状与问题

【第四章】北京市人口预测与资源承载力预测分析

【第五章】北京市人口增长调控经验借鉴

【第六章】北京市人口调控的对策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北京人口数量把控体系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人口规模统计口径。

在进行人口数量统计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需要,统计的口径也各不相同,具体来说,常用的人口数量统计口径为以下三个方面:

人口调控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1

(1)常住人口。常住人口不仅包括在普查地区登记有常住户口的人,还包括普查期间无户口或者已经在本地居住超过一年的外地户口的人。在我国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登记的常住人口就是户口在本地居住在本地的人口,加上户口在外地在本地居住在本地半年以上的人员,加上无户口或者口袋户口人员,最后加上户口在本地居住在外地半年以内的人员。

(2)外来人口。外来人口这个词是在我国户口制度下的产物,指的是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不一致的人口,也就是在非户口所在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一般来说,衡量城市的流动人口的情况可以从时间的维度和空间的维度两个方面展开。也可分成每日流动、季节流动、每年流动人口等。

(3)户籍人口。在我国,每个公民在出生后都要在公安机关登记户口,这是每个公民的享有的权利以及必须履行的义务。每个人的户籍登记的县市便成为了其户籍所在地。在统计户籍人口时,主要依据的是在公安机关的户籍管理系统中的在籍人口的数量,无论这些人是否还居住在户籍地,都要被统计进来。

  2.1.2 人口增长。

城市的人口数量不是一个静止的数字,而是出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其变化的主要影响机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数字的综合就等于整个城市的人口变化数值。因此,人口增长的模式包括自然增长模式和机械增长模式两种。

自然增长指的是人口的再生产带来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指的是城市的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后的差值。一般来说,为了使得消除不同的城市人口规模带来的人口增长的绝对值之间的差异情况,便于各个城市之间更好的比较,人口的增长情况用自然增长率来表示: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量除以该城市的人口总量,以千分率来表示。进一步的,根据影响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将自然增长率分解为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其中影响出生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人口的年龄组成、妇女的生育率、医疗卫生保障以及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等;影响死亡率的因素主要有人口的年龄组成、医疗卫生保障、人口的年龄组成以及环境情况等。建国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的模式由最初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模式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等模式,未来,在未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加剧,人口增长会变为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减少率的人口增长模式。

机械增长指的是人口的迁徙所带来的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即城市的迁入人口与迁出人口的差值。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主要取决于城市经济基础状况、城市生活保障条件、城市的就业环境以及地区城市发展定位等因素。与自然增长一样,人口的机械增长以机械增长率来表示,即城市人口机械增长数量与城市人口总量的比值,该比值通常也以千分率来表示。

  2.2 相关理论。

2.2.1 适度人口理论。

关于城市的适度人口问题,古代的众多先贤都提出了自己对于城市人口一定规模的见解,他们中包括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以及中国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孔子等,这些见解虽然都对城市人口规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但是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理论。适度人口理论最初成型于 19 世纪末,并在 20 世纪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适度人口理论最初主要关注的是一个国家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后来又将研究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加入了对人口质量、人口密度以及适度人口增长率的研究。适度人口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最佳的人口规模是社会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最大承受量的三分之一,在该人口数量下,城市与人之间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和保护。

适度人口理论的研究基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受到生活、土地等生产资料的限制,并且要保持均衡的思想的形成。在此方面的研究者主要有保泰罗、华莱士、亚当斯密以及马尔萨斯等人。其中最重要的研究论述是在马尔萨斯于 18 世纪所作的《人口原理》一书,在该书中论述了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的比例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殖均衡限制原理。

第二,供给和需求关系的争论,以及有效需求思想的形成。供给决定需求的理论认为人口的增长受到生活、土地等生产资料供给能力的限制。着名经济学家魁奈曾经这样形容人口与财富、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财富和生活资料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人口数量的上限。但是,有一部分不赞同这种供给决定需求理论,他们认为是需求创造了供给,人口的增长以及聚集将带来需求的增加,为了利用有限的土地和生产资料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生活需求,人们会更加注重对土地的精耕细作,不断改进劳动分工机制,完善竞争和消费的关系,通过这些措施来生产出更多的事物和产品来满足需求。与之相对的,人口稀少和简介将导致懒惰现象和消费较少。持有这种人口决定食物观点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有保泰罗、威廉田普、李嘉图等人。

第三,报酬规模的发现。杜尔阁在其着作中指出,土地产品与人们垫支比例之间呈现出曲线型联系,即在一定范围内,土地的产出随人们垫支的增加而增加,当超过此限度以后,土地的产出随人们垫支的增加而停止增长,甚至出现下滑的趋势,这个转折点就被称为土地最大报酬点。对适度人口理论贡献最大的经济学家就是马尔萨斯,他提出的增殖-限制-均衡的理论称为目前世界范围内仍然有较大影响力的理论,马尔萨斯也被认为是现代人口学理论的先驱。有效需求理论以及土地报酬递减理论也被认为是现代人口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穆勒因为其提出的土地报酬递减理论对人口规模控制和土地技术改良方面的重要贡献,而被视为适度人口之父。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自二十世纪的中叶开始,人类的社会活动受到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剧、人口增加、自然资源枯竭等强大的外界环境压力的影响,集中爆发了很多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对经济总量的增长就是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出了质疑,引发了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1962 年,着名生物学家 Rachel Carson 完成并发表了一部名为《寂静的春天》

的环境科普的书籍,在该书中,作者叙述了一个由于农药污染事件而引起的社会体系的崩塌。这本书仿佛是在教育人们:如果不采取积极的环境保护措施,将会使人们永远失去这个美好的世界。

1972 年,美国的经济学家 Barbara Ward 和 Rene Dubos 发表了经济发展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着作-《只有一个地球》。他们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强调人们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只有在环境承受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才会是一种长期性、可持续性的发展,如果采取不注重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最终的结果是使得人类走向灭亡。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学术界的快速发展,实践界也开始接受这一理念。在 1992 年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决议倡导全球范围内鼓励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构建了数学模型来预测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通过计算,该机构预测按照现有的全球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在 100年内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将消耗殆尽,届时地球将是一个缺乏资源、环境污染的星球,人类的生存将受到强烈挑战。为了不让这种预言成为现实,我们要积极控制人口增长,减少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2.2.3 承载力理论。

环境承载力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使得环境资源和经济规模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下,城市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一定的,资源的数量也有限,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也是一定的。为了使得人类能够很好的生活在地球上,必须将人口的数量控制在地球承载力范围内。

环境承载力又被称为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它指的是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环境条件时,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依靠的环境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它能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空间支持,并为人类的活动提供资源并容纳人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于人类活动来说,环境系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人类社会生存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支持。

环境系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载体,人类的任何活动如果得不到环境的支持都难以进行下去。由于环境的组成物质都具有特定的运行规律,其数量也是有限的,因此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限度也是一定的。当前出现的种种社会环境问题的根源,就是人类的活动超出环境的承载限度。在环境保护学上,根据承载主体的不同,将环境的承载力分为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等。

人口学家马尔萨斯(1822)认为,以水资源为核心的环境资源将会对人口数量的增长产生较强的影响,并将这种思想绘制成决策核心模型图,为后来的人口学、统计和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现代的承载力理论的研究的起源就是马尔萨斯的人口学用逻辑斯缔方程。最初,容纳能力是生物学上的概念,具体指的是在一定的资源和环境下的生态系统当中最大种群数量。为了更好的研究环境对于人口数量的影响,学者在研究文献中开始使用容纳力的概念,用来表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意识到人类的社会系统本身知识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为了进行区别,进而提出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社会系统发展的支持能力。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