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过渡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过渡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26 00:22:12
过渡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时间:2022-11-26 00:22:12     小编:

摘要: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语是十分重要的,它实际上是融入对学生的赞美与评价,对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小结于一体的,它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向更高处攀爬的一架阶梯。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对过渡语的精心设计。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有魅力的课堂评价语,是滋润学生心灵的甘泉,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金钥匙。

关键词:过渡语 自然 悬念 巧妙 情境

在平时的课中,过渡语一般不会很长,也不会很精美。如果是公开课,过渡语的设计显然不能忽视了。自己有幸能经常听课,渐渐地发现,教师的过渡语有的很重视,但没设计好;有的设计好了,但没用好;有的不够重视,效果可想而知了。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的确,美的语言是蜜糖,它能牢牢地粘住学生,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过渡语是课堂语言的一部分,设计好过渡语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教师的过渡语不但能使课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1 自然过渡,水到渠成

2 悬念过渡,引发思考

一个好的问题,一个精彩而恰到好处的悬念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期待心理,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导到新课上,以达到亲切自然、引人入胜的目的。记得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这一课时,笔者先简介了徐悲鸿,而后笔者提出了一个质疑:同学们,我们可不可以把题目修改为《徐悲鸿学画》?学生都回答说不可以。笔者又继续质疑:那对于这个课题你心中有哪些疑问?学生纷纷举手,归纳出三个问题: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他是怎么励志学画?结果怎样?笔者归纳道:请大家带着问题赶快去书中寻找答案吧。简短的过渡,有针对性地设置悬念进行质疑,这样孩子就能跟着你的思路一路思考去了。这样的过渡方式可以统一使用在以“谁干什么”这样的课题上,如《李时珍夜宿古寺》、《嫦娥奔月》等,简洁的问题直指文章中心内容,让学生拿到课题,在老师的一个过渡下,就从一开始明确了学习的中心内容。

3 巧妙过渡,增加美感

课堂教学中,用得巧、用得妙的教学过渡语,加上教者生动的表述,将会给课堂教学增添美感。巧妙的过渡,不仅考验老师的灵活应变能力,同时也能够给课堂带来生机,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课时,课的一开始笔者是这样导入的:李白写了很多很多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900多首。李白喜欢结交朋友,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赠汪伦》(学生背);李白喜欢喝酒,酒量惊人,没人和他喝酒,他就和月亮喝,满怀激情地创作了《月下独酌》(学生背);李白还喜欢到处旅游,写下了很多描写我们祖国美丽风光的诗句,如《望天门山》(学生背)。有一天,李白来到了庐山,那可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呀!于是李白诗兴发了,挥毫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在这里老师将李白众多的诗歌融入了自己的话语之中,看似自然,实则设计地非常巧妙,令听者也是一种享受。

4 情境过渡,置身其中

语文课,比起其他课来说,更讲究情感的运用。老师要用情感真挚的语言把学生带到文本的情境中,用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调控整个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如在教学《虎门销烟》这一课时,讲到第四自然段有哪些人目睹了虎门销烟这一壮举时,笔者设置一个情景过渡在其中:如果你是现场的一位老爷爷或者老奶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如果你是现场的一位孩子,你又会怎样?如果你是站在人群中的一位记者,你又会怎样?这样就能使学生深入文本中,积极地思考,情感就自然而然地在他们心中产生。

情境过渡的手法在教学中运用比较广泛。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学习完《泉城》和《九寨沟》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呀,老师要请个小导游来介绍那儿美丽的风光,那你觉得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导游呢?让孩子们在结合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地进行表演,这样的过渡方式孩子们是非常乐于接受的。

总之,有魅力的课堂过渡语是滋润学生心灵的甘泉,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金钥匙。一份设计好的过渡语,不仅具有观赏性,更具有使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我们要充分注意教学过程中过渡语的设计和运用。教师要以事先精心思考过的、饱含深情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让我们的课堂更精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无穷的兴趣。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