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拨开繁花锦 觅得语文根

拨开繁花锦 觅得语文根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26 00:33:06
拨开繁花锦 觅得语文根
时间:2023-04-26 00:33:06     小编:

摘要:尽管教育教学的理念不断出新,尽管教育教学的手段不断变化,尽管教育教学的口号不断响起,但我们要守住语文的根――即我们必须明白“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只有明白这三个根源性的问题,才能让语文教学在进入了深水区,而不至于迷惑。

关键词:语文 根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教学的理念不断出新,教育教学的手段不断变化,教育教学的口号不断响起……然而,不管教育教学“被装扮”得如何花枝招展,我们还得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来,回到教育教学的根上来。就以语文学科为例,我们必须明白“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教?二是教什么?三是怎样教?只有明白或探讨出这三个根源性的问题,才能让语文教学在进入了深水区,而不至于迷惑。

1 探讨“为什么教”,明白语文教学的价值

我们教师只有明白“为什么教”这个问题,我们教育才有可能向教育的更深处挺进;我们教师只有明确“为什么教”的具体内涵,我们教育才有可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纵观几代人的探索与论证、实践与反思,我们可以较为清晰知晓语文学科 “为什么教”的内涵:教育教学的原点最终要回归人的本身,为此“人”也就成了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主体与归宿,也就是“为什么教”的终极追求,更是语文教学的最终价值取向。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学科中的“为什么教”,可以概括成:“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教。”在这句表述中,“语文素养”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的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它不仅是一种知识,也不仅是一种能力,它更是一种“综合性的涵养”。如果将“语文素养”细分,我们可以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丰富的语言积累;三是熟练的语言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六是高雅的言谈举止。当我们明确“为什么教”及其内涵时,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有可能在纷繁的争鸣中保持坚定的脚步;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在繁芜的知识体系中获得长久的成长素养;我们的语文与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实现一种发展的平衡。

2 探讨“教什么”,清晰语文教学的内容

“教什么?”这个问题对于我们一线教师可能显得幼稚,但细细想来,它真的幼稚吗?显然不是!在“高考”这一社会人才选拔的机制下,在“绩效”这一学校考核的制度下,“教什么?”已经成为一个非常赤裸的话题――“考什么,就教什么!”然而当我们站在“人”的角度,尤其是终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当下的“教什么”显然违背了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教什么”。记得叶老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教师就要凭借这个例子来帮助学生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习得阅读和作文的基本技能。然而当下的语文,有几人是把教材当成例子的?有几个是培养学生的终生能力的?为了不让“教什么”成为我们的迷茫,我们必须去探讨“教什么”这一实质性的话题:

2.1我们语文教学的内容要反映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

具体说来,就是语文学科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听说读写”这一系列的语言实践中知晓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并获得语言运用的基本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言语上的保障;但不能让语文课堂语文内容的泛化,甚至充满了非语文的内容,以至出现“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园”的尴尬。

2.2我们语文教学的内容要能彰显语文的教学价值

曾如王荣生教授所言:“不存在抽象的阅读,也不存在空洞的写作。”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它们都不是无病呻吟,它们都是在一定的情感下,或在一定的启迪下,或在一定的熏染下进行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只有遵循教学即教育的原则,才能将语文从书本带到学生的身上。

2.3我们语文教学的内容要能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

语文教学的最终受体是学生,他们观察世界、体验情感、感受思想都有着与我们成人不一样的规律,为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必须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基于他们的语言生长点和最近发展区,从而让学生获得最优化的发展。

3 探讨“怎么教”,把握语文教学的原则

当我们明白“为什么教”和“教什么”的问题后,还要理清“怎么教”,只有理清了这一点,语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应有的效益。在“怎么教”这个问题中,我们要把握好三个原则,才能让语文教学走向有效。

3.1我们要突出学生的“主人”地位

“教育教学的最终归宿点是学生。”不管我们教师有多高的才华,也不管我们教师有多高的教学技能,要知道我们教师只有“作用于”学生,才是最有效的,为此,我们要确立学生的“主人”地们,力求“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让学生获得真正的发展。

3.2我们要关注言语实践

语文是什么?语文区别于其它学生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是语言!是语言实践!我们教师只有善于挖掘课文内容中的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想象、说话、质疑、探究,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获得语文学习的乐趣。为此我们要让言语实践成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3.3我们要向学生渗透方法规律

“笨拙的老师教知识,聪明的老师教方法。”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不管我们怎么教,也不管学生怎么学,都是完不成的,要想学生获得语文的生长力,我们教师还得梳理语文的教学内容,整合抽象其中的规律,提炼语言训练的基本点,以帮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

总之,“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是语文教学中的“三原色”,我们只有把握其中的要点,才能在繁花的乱丛中觅得语文的根。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