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23 01:54:00
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时间:2022-10-23 01:54:00     小编:

【摘 要】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课之一,一直是伴随学生的课程,同时也是进行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高效语文课堂作为一种创新性教学形式,对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新课标下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及实践进行了探究和阐述。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但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最大的教学效益,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实际来优选教学策略。对此,笔者主要由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以期指正。

一、语文教师要遵循教学常规,让学生明确学好语文需要抓好基本学习环节

首先,教师必须认真专研教材和课标,精心备课,用好导学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要确定每堂课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其次,在学生开始学习语文教材之前,老师必须告诉学生,学好语文需要注意抓好基本环节学习方法,制订计划,前预习,真听讲,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一个学生只要能够按照基本环节学习,步步落实到位,那么这个学生就将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成为班上的优秀学生。基本环节中的每个学习环节还需要老师作具体的指导,怎样听课,如何预习,如何小结,在每一学期的前几周课中老师应逐步介绍给学生。

二、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

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不是简单地以活动的频繁为标志,也不是简单地以课堂气氛活跃为尺度,而是将学生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作为核心参数。师生双方在互动中同等重要、互为主体。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时,学生们对这篇散文的主题产生了分歧,一派认为是“颂秋”,一派认为是“悲秋”。“颂秋”派的理由有三:①从题目的“故乡”二字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和赞颂;②从全文的开头可以看出,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到青岛再到北平,就是想饱尝故乡的秋味;③从结尾可以看出,作者要挽留北国之秋,说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悲秋”的理由也有两条:①因为全文写的景物是衰落的,抒发的感情也是悲凉的;②从课文的中心句中可以看出,文章的总体基调是忧伤的。学生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课堂讨论颇为激烈,笔者充分肯定学生敢于辩论不同的见解,同时又指出两派的观点都不太准确。热闹的课堂顿时安静了下来,学生们沉默无语,已经陷入了思维定势的约束,在原有的思路里很难解决问题,于是笔者及时提供了新的理解角度:“对作品的分析,要联系到作者的身世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此语一出,立即有学生回答,“郁达夫幼年丧父,从小就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了忧郁的性格。”“当时社会黑暗腐朽,所以郁达夫更加苦闷、消沉。”笔者继续因势利导:“所以,郁达夫即便是写‘笑’,也是一种苦恼人的‘笑’。”从而使学生很自然地达成共识:本文是一曲悲凉的颂歌。

三、应用信息技术

应用教学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是提高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手段。开展信息技术,能使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比较等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发挥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语文课堂教学,适当地应用信息技术综合处理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使教学信息的处理呈多维化、集成性和交互性;使教学信息的容量增大,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丰富教学的表现力。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将更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加工;有利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根本,树立人人都能创新的意识,把自主探索问题的权利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四、健康个性与健全人格的培养

近几年的高考题,无论是阅读题,还是作文题,都注重了帮助学生提高识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能力,加大疏导正误、优劣的力度,提高辩证思辨能力,以达到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如奉献爱国、勇敢忠贞、淡泊忍让和俭朴改过、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的修身之道,又关心反对腐败、廉洁爱民、刚直守正、严于利己、宽于待人、求贤若渴、任人唯贤的为政之法,还重视刻苦勤奋、严谨惜时、求真务实、注重方法、多观察、善思考、勤积累的求学之道,更应具备自强自立、勇于探勇于拼搏、坚持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譬如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痞子与调侃的文字、漫画与动画、游戏与上网等等,学生与我们的成人一样,潜心阅读经典的少了,使部分学生缺乏传统的道德意识,造成了人格的缺陷。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水平与人格修养,引导学生品味自然,关注人生与社会,通过阅读、教学,初步构建思想评价体系,建立起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家园。读庄子“天人合一”,使其知道人与自然本为一体,读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使其知道追求理想的路该多么漫长;读范仲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其知道肩上的责任该有多么重大;读《雷雨》使其知道人性的多变;读《守财奴》使其知道金钱的魔力;读《简爱》使其知道人格尊严无价;读《老人与海》使其知道桑提亚哥决不仅仅是一个渔夫……人文阅读,应是构建精神家园的拾贝者与设计者,引导学生阅读,即是源源不断地往他们的精神家园里输送丰富的养料,使他们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如教学莫泊桑的《项链》,传统教学是沿着这一思路来引导学生解读的:这篇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出乎意料的结尾加深了这种讽刺,又带有一丝酸楚的感叹――其中有对玛蒂尔德的同情。在教学中许多年来,对主人公的看法,也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她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好像对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认识是绝对的众口一声,毫无二致。因此,在按传统的解读教学以后,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由“思考领悟”到“应用拓展”,然后“发现创新”。

总之,由传统的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由封闭的教学向开放的教学转变,不但是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更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开拓语文教学的新途径,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只有实施开放性的教学,才能培养出开放性所需的开拓创新的人才。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