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探究模式下教师的语言修养

论探究模式下教师的语言修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21 00:02:56
论探究模式下教师的语言修养
时间:2023-06-21 00:02:56     小编: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能否取得成就的关键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否能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同时还需要有教师的引导、帮助与支持。换句话说,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涉及两个方面――既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要重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离开其中的任何一方,探究性学习都不可能有良好效果。那么在这一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已经退出了主体的地位,作为教师的工具――“语言”,就必须做到言简意赅、话半功倍。这就需要我们研究一下探究模式下教师的语言修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无论何时何地,它的功效都不可小觑。我们考虑的应该是如何用好这一工具,使其发挥恰到好处的功效,尤其是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探究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摒弃一言堂,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作为平等教育中的首席,作为一个倡导者、引领者,更需要规范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仔细推敲课堂教学语言,以最精确的语言达到最好的效果。在探究性学习的各个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角色”设计不同的“台词”,使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合适的课堂环境,在学习过程中给以适时的点拨和画龙点睛的归纳,从而让探究式教学发挥更好的功能。

探究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相应地使用不同的语言,以服务于这一环节。

一、创设情境环节,教师的语言要如春风一缕。

探究式模式的教学总是围绕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而展开。与基于问题式学习不同的是,这个知识点并非选自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也不是由学生自由选择而产生的,而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的进度来确定。在创设情境这一教学环境中,教师的语言要如春风一缕,暖中透寒,既通俗易懂让学生神清气爽、心情舒畅、如沐春风,又言简意赅、切中要害、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不可过“暖”、颠三倒四、罗哩罗嗦,说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反而混乱,也不可过“寒”,三言两句,禁锢学生的思维,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二、启发思考环节,教师的语言要如泉水叮咚。

一旦确定了这个教学出发点或者说学习对象后,教师就要通过问题、任务等多种形式,使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来创设与此学习对象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目标知识点的学习。为了使探究式学习切实取得成效,需要在探究之前向全班学生提出若干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并与当前学习对象密切相关的问题,以便全班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究。这一环节至关重要,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这是探究性学习是否能取得效果乃至成败的关键。这类问题要由教师提出。教师的语言要如泉水一泓,叮叮咚咚流过学生的心田。字字闪光,句句叮当,口气是真诚的,以联想、启发、寻觅性的语调让学生有一种求知欲和悬念感,引导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科学的殿堂。

三、自主或小组探究环节,教师的语言要如细雨润物。

探究性教学模式因为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靠学生个人的自主探究加上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来完成,因此,本环节成为探究性教学模式中的关键教学环节。在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起到引导、支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要如细雨润物,轻轻地滋润学生的心田,课堂气氛要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既让学生放得开思维,又不能让思维信马由缰。教师适时的点拨、有效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找到科学的真谛,以润物的境界,让知识进入学生的思维田地。

四、协作交流环节,教师的语言要如微风习习。

学生在探究过程结束以后,急需把自己发现的知识分享给他人,这就是协作交流阶段,也是展示成果的环节。这一环节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就感,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积极性有极大的影响。这时的课堂气氛是学习的重要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一阶段的教师,要用期待的眼神、鼓励的语调、亲切的语气,让学生如沐春风。要时刻想着,我们是在带孩子走进科学的殿堂,为孩子打开一扇神奇的窗户,心平气和地发问,轻松愉快地交流,耐心、热心、诚心地帮助,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组织、协调、引导学生,让他们思路交流、观点碰撞、成果分享。

五、总结提高环节,教师的语言要如打铁锤石。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与总结,对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并可联系实际,对当前知识点进行深化、迁移与提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语言要如打铁锤石,叮叮当当,落地有声。要以坚定不移的语调让学生感觉科学的严密,以周密的语言让学生体会科学的严谨,以准确的描述让学生领略科学的魅力。

综上所述,教师的语言不仅在于科学性、规范性和逻辑性,还在于艺术性、形象性及趣味性。教学是一项高度紧张的活动,积累教学语言,推敲教学语言,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作用,为课堂服务,教好书育好人,是每一位教师光荣的的责任和义务。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