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杂文应从小切口入手

杂文应从小切口入手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14 03:12:16
杂文应从小切口入手
时间:2022-11-14 03:12:16     小编:

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活泼、锋利、隽永、富有战斗性为其特点。在战争年代,它是“匕首”“投枪”直刺一切黑暗的心脏;在和平建设年代,它也能起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针砭时弊的喉舌作用。为此,它受到了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很多人也拿起笔来模仿着写杂文,但,因为选题大而空泛,往往没办法写好它。大而空泛的选题是杂文写作的大忌,这也是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杂文是说理的,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具有普遍性。理的普遍性越强,杂文内容就愈有深度,这就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站在党的方针政策的高度,居高临下地抓住那些现实生活中突出的、人们关心的、有震动性的问题。选题的方向和范围确定之后,就需要选择突破口。杂文敏锐、短小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突破口宜小,宜具体,就是选择一些极细微平常的小事,引伸开去,联想生发,阐发出大的道理。我们称这种做法为“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因此,杂文写作要从小切口入手方能水到渠成。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要求从重大社会问题中抓住最尖锐最能反映本质的一点或从一个侧面去做文章,写作者要从一粒沙看世界,从一朵浪花看大海。从一人、一事、一物、一景或一言一语、一个小片段入手选题,读之朗朗上口,品之味道无穷。林语堂先生在《人世间》的发刊词中说:小品文(实指杂文)的“内容如上所述,包括一切,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徐懋庸先生在《金圣叹的极微论》中说“中国小品文(实指杂文)作家之取材,多自微小的苍蝇而不自伟大的宇宙”。例如邓拓的《一块瓦片》里的瓦片,郭沫若《黄狗与瓦釜》中的瓦釜,鲁迅杂文中的头发、胡须、牙齿、苍蝇、跳蚤等等都是“苍蝇之微”,这些信手拈来的材料经过作者的巧妙处理,却能闪现出哲理的光芒。

初学者觉得写巨型言论,做大文章有气势,有影响,过瘾,将想到的方方面面都写进去,其实,结果是内容庞杂,大而无当,写得不具体不深刻,这里一点那里一点的凌乱,让人看了摸不着头脑,自己看了也感到乏味。写杂文跟画画有时是相同的――以少胜多,着墨无多而形神兼备。因此,杂文的写作应集中力量进攻一个目标,针对性强,容易攻破;分散力量四面出击就可能什么都说不清,还耗费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才能做到入木三分,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再深深地钻进去,挖掘出有用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小切口入手。那么如何从小切口入手呢?

杂文选题要切口小,必须从大处着眼,就是要求深刻领会上级的精神,了解下边的实际,或者说是“两头吃透”,把全局和实际结合起来。不仅要了解大局,知道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而且要了解具体问题,要弄清具体问题在大局中的位置。做不到这样的结合,没有对全局的科学认识和分析,就不会有正确的判断、引申和结论,也就做不到从一点抓起,以小见大。

一出戏,一部电影或者一部小说,要评价它是否是成功之作,其中人物性格、故事情节以及细节描写。是否符合艺术的真实,有无价值,就必须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看,再深入地进行思考;若对其中的片段与闪光点进行评论就更需要充分认识其在这部作品中的位置。这种从总体到部分的分析和选题,最恰当地说明了“从大处着眼”与“从小处入手”的辩证关系。时间告诉我们,只有这样,才会避免杂文选题的空泛、无的放矢。

杂文的选题要切口小,还必须从具体事物的分析入手。一篇杂文,长不过千字,短则三五百字,决定其选题只能从具体事物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读鲁迅的杂文可以看到:一句话,一段新闻,一个故事,一点生活现象等等都可写成文章,而且寓意深长。在生活中,鲁迅善于发现此一事物与彼一事物间的联系,从一点一滴分析入手,揭示具有重要意义的主题。例如:《从拨火棍想起的》一文,从脍炙人口的杨家将故事中选择了杨家宿将焦赞为解主帅杨宗保保边关之围,回府求援,在天波府烧火丫头的拨火棍“教训”下,终于承认杨排风的非凡才干,并自甘居下,请佘太君让杨排风领兵马驰援的小故事作为题材,生动而深刻地表现了反对压制,摧残人才,渴望起用贤能之士为四化建设出力的主题思想。

杂文选题要切口小,还必须有长期的实践与积累。同其他文学及理论写作一样,杂文的创作只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闭门造车永远也造不出有生命力的作品来。一篇有影响的作品,是作者艰苦劳动的产物,只有作者平时对实际生活有了深刻观察或体验,对一些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问题进行深沉的思考,才能写出寓意深刻的作品。创作,是创造性的劳动。有人总认为是靠灵感,邓拓对这个问题这样认为:“创作的灵感无非是一切作者思维活动的高潮产物。它是人体这个物质结构中最高级最精密的物质结构――大脑的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所产生。”这种从物质的角度看灵感,应该说是科学的唯物主义的解释灵感,初看起来或表面看来,似乎是灵机一动,突然而俩,实际上都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偶然之中蕴含着必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说,今古成大学问大事业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日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没有第一、二境,也就没有第三境。灵感的到来正是以往艰苦的实践、长期的积累和当前思考相结合的产物。没有这一切,也就不会有那种骤然而至的巨大创造热情和创造能力,而懂得了这一切,对于写作杂文需要灵感的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创作需要灵感,灵感来自生活,灵感又得助于知识积累和勤奋劳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