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8 01:03:21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时间:2023-03-08 01:03:21     小编:

摘 要:针对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偏重专业实践这一特点,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改革为背景,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专业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形式、答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以深化专业实践为最终目的课程体系建设。

关键词:专业学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而设置的,是将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多元化的需求揉合而成的一种学位培养模式。学术型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2009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面对这种特殊要求的专业学位类型,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探索制定新的教学方法及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二、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指导思想

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平台,以服务企业为目标,在平等互利、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开展专业学位硕士的联合培养工作,满足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继续发挥学校机械工程学科的科研优势、创新优势在制造装备业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和人才合作培养,最终形成专业学位硕士灵活多变的培养机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有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形成稳定、有序的规模化研究生合作培养模式,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探索建立适应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

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设了近70门专业学位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扎实的课程体系基础。然而这些课程设置仍是以理论课程为主,一般包括校级公共课程、专业领域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程,且专业课程并没有与学术型的研究生形成本质的区别。面对纷繁复杂的课程体系,学生感觉无所适从,并不理解这些课程在工程上的实际适用范围及运用方法,加之以往各自为政地割裂式课程体系及传统的授课方式方法,使得这些专业学位课程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相互联系的统筹性,严重的影响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效果,因此重新规划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一)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程培养效果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定要体现其专业性、工程应用性,其培养的目标是将其培养成应用型人才,所以专业学位硕士课程强调应用和实践,而学院开设的理论课程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理论知识太深且工程实用性不强。这就要求授课教师面向实际工程应用,根据课程相关理论技术,结合自己的最新科研进展,修订课程大纲,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专业学位硕士课程学习重在培养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授课教师探索了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和考核方式,打破了以往传统的以书本讲授为主的单一知识传授模式,增强了与学生之间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专业性交流互动,这样就深化了学生对专业领域知识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增加了企业现场观摩、生产实例探讨、上机实践等课程环节,这种边教学边具体实践的综合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专业课程的培养效果。

(二)全面推进学科交叉式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目前虽然学校已经实现不同院系的课程互选,但这种交叉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从学科内在联系性及整体性出发,构建有机融合的跨学科多层次课程体系。

针对这个问题,学院秉承因材施教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实际需求,依托学院近年来承担的一系列重大国家基础研究项目及企业工程项目,通过探讨和归纳机械领域科技发展的有关例证,在教学中引进各自的经典科研案例进行分析,这样能让学生清晰掌握整个机械工程知识脉络,对机械制造领域有较全面的整体概念及前瞻性,进而将课程内容灵活运用于工程实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开放式思维。该方法既突出了各门课程的个体差异,又兼顾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产品自动化生产线为例,首先利用机械设计、系统仿真及分析等相关知识进行自动化生产线机床、辅助设备及工件传送系统的硬件设计及优化;再通过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完成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等一系列软件方面设计;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则用于制定合理的生产节拍等相关生产流程的管理,这种“案例教学”与“项目训练”相结合的新型融理论学习与生产研发于一体的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了专业学位硕士生对专业学位课程整体的概括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综合实践素养。

(三)切实落实专业实践环节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在培养目标上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存在着明显差异,通过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使其具备独立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的能力,不但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熟悉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还可以从事理论研究,而且更重要的,应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能解决工程实践中出现的实际技术问题。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课程体系还专门增加了实践教学(实验、设计、调查分析)3学分、专业课程实习实践4学分、专业实训4学分。 为专业学位硕士量身定置的实践环节学习年限要求不少于1年半年,单从时间上看,这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年限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更凸显出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拔高。专业实践环节要求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专业课程实习实践或专业实训,形式为导师课题研发或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如工研院、装备工程中心、数控工程中心、CAD工程中心、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等)的实习实践,可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段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这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深入实际,将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和企业的实际研发活动联系起来,既能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工程实践知识,为学生专业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能解决企业确实存在的问题,实现了校企双赢。

四、强调学位论文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

与学术型硕士相比,专业学位硕士更注重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学位论文是这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并且最能反映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的高低,能综合反映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专业硕士的学位论文应弱化理论研究,突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可以考虑采用工程设计、技术研究与改造、工程管理等多种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的形式,着重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及拓展。

学校鼓励和提倡专业学位硕士结合具体应用课题或现实技术问题开展学位论文研究,该课题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研究工作具有一定技术难度,有足够工作量,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结果能解决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对企业的技术进步起促进作用。好的专业学位论文通常会获得一定的具有创新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五、结语

与学术型硕士相比,专业学位硕士的答辩各增加了1名在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作为学位论文评阅人及答辩委员会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专业学位硕士最后答辩管理的监控力度。总之,学院从授课到学位论文研究以及最后的学位授予,都与专业实践息息相关,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创业、创新能力的实用性、复合型人才,真正实现学业与职业无缝对接。尽管如此,专业学位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亟待提高与完善,以便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更适应企业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2]王新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

(33).

[3]张兴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

(6).

[4]熊玲.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

(8).

[5]刘彩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

(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