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同课异构”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同课异构”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03 00:21:28
浅谈“同课异构”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3-07-03 00:21:28     小编:

摘 要:“同课异构”是最近几年在中小学校本教研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新形式,它能让教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好地总结教学经验。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如何正确处理好同课异构中“同”跟“异”的关系,为“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研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同课异构;体育;存异;求异

2014年4月,我参加了所在区体育教研室组织的“优秀青年教师”评比活动,亲眼目睹了来自区县共11位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可谓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此次评比活动按照“提前一天通知同一上课内容――武术操(同课),评比当天提前到达上课学校抽签决定上课次序,借班教学以比高低”的形式。由于不同的教师对教材理解和把握不同,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展示的教学风格也不尽相同(异构)。通过此次评比活动,让我深切地享受了“同课异构”很多“同”的要求下凸显出多元各“异”的教学资源。“同课异构”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可在“开展的形式”以及“开展后的延续效应”等方面让我萌生了一些浅见。

一、对“同课异构”教学模式产生的看法

思考之一:“评比课”是自选内容适宜,还是规定教学内容适宜

采用“同课异构”――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讲授,比较其对教材的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以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的形式,却可以弥补“只表现优点,遮掩不足”的弊端。虽然“同课异构”是一种新型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但通过此次评比活动,让我觉得“同课异构”可以不仅仅局限在“校本教研”的形式上。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比赛,但却可以以“比赛”的形式开展;不是为了“表演”,但可以以“展示”的形式举行。这样既达到“比赛公平性”的目的,又可以对一个教学内容“各抒己见”。

思考之二:开展“同课异构”后的“教学反思”才是活动的主题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无论一堂课设计得再精心,在具体实施以后,总有这样那样的纰漏,会出现很多教学问题。尤其体育课堂,因为在室外,“变数”很多,场地器材的布置以及队伍调动的合理性,学生用“肢体语言”呈现在授课者眼前的问题等,对于这些课堂上随时出现的问题,体育教师如果能够进行思考、分析和总结,就能够使自己成为教学的主人,并能够从经常性的教学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获得理性的升华。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为我们揭示了经验和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这个公式揭示了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

思考之三:“同课异构”后如何处理“存异”和“求异”的关系

“同课异构”活动中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产生教学的不同设计,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异构”的目的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不是简单地为求异而求异。开展这样的活动可以促使教师去学习、思考、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在“异构”中并不排斥教师使用相同的教学资源,也不排斥教师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不考虑有效性的一味求异与照抄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的结果是一样的。

二、对本次活动的感受

对本次活动的感受主要有以下两点:

1.异中求同:参与者的研讨

从形式上看,“同课异构”的“同”指的是相同的教学内容――武术操,相同的授课年级――小学五年级,同样的借班上课――提前半小时抽签决定上课次序;从本质上讲,同课异构的“同”不仅仅是指同一教材的同一文本,而是指教师对教学内容――健身拳的忠实度之“同”,即对内容解读的一致。这样,尽管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各不相同,但至少是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最终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从研究的内容上讲,同课异构破解的是“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既为同行展示经过处理后教材的“用法”,同时又为同行的研讨提供范例。可见,同课异构是在“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共同追求下,通过比较,达成共识。

2.同中探异:教与学的比较

在词源学意义上,“比较”有四个基本原则:一是比较事物的数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二是这些事物间有相互联系;三是依据一定标准进行比较;四是表明相同性和差异性。这对于同课异构的研究具有本体论意义。从形式上看,同课异构是由不同的教师来上的“同名课”,所以,更有可比性;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同课异构是依据统一的课程标准之“同”来寻求授课教师在教材的分析、教学设计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的差异,这样,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大家都有共同的话题,对问题的探讨就更加深入。

教育也应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这不仅是对学生,对教师也同样如此。由于教师的个人经历、社会背景、自身素质、知识水平及能力存在差异,因而对同一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也会出现差异。这次研讨活动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展示出教师各自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个性,大家从中各取所需,优势互补,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