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在叙述描写中巧用抒情议论

在叙述描写中巧用抒情议论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05:51:58
在叙述描写中巧用抒情议论
时间:2023-08-05 05:51:58     小编:

【技法解读】

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而适当的抒情和议论就像一幅人物画的眼睛,向读者透露出一定的情感和思想。抒情和议论是两种表达方式,但在记叙文中,它们似乎很难分清彼此。如季羡林的《幽径悲剧》:“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作者批评了那些不关爱自然的人。抒情意味很浓。同时,作者也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人类要热爱大自然。议论的意味也很浓。

在记叙文中,要想运用好抒情和议论,就必须弄清楚它们与叙述描写间的关系。

一、总分关系。叙述描写是花瓣,抒情议论是花萼,花萼包着花瓣,与花瓣构成“总分”关系。如《幽径悲剧》中的一至五段,描写了幽径的四季美景,这是分。第六段则作了如下议论:“这一条神奇的幽径,情况大抵如此。”这是总,有力地收束了以上几段内容。

二、形神关系。叙述描写是形,抒情议论是神,后者由表及里地从更深处揭示出前者的内在含义。如《幽径悲剧》一文,全文主要叙述了幽径中那棵古藤的生死,这是形。结尾则写道:“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这是神,表明了作者维护真善美的坚强决心,有画龙点睛之效。

三、骨肉关系。叙述描写是血肉,是文章的具体内容;抒情议论是筋骨,是支撑全文内容的骨架。如杜卫东的《明天不封阳台》一文,开头一句“明天要封阳台”独立成段,表明了作者鲜明的观点。到第七段又有一段议论,起始句是:“是的,明天还封阳台吗?”行文内容发生转折。结尾一段仍是抒情议论,起始句是:“我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了。”文章内容又落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上。这三个句子支撑起了全文的三部分内容,前后照应,一线贯通,使文意层层递进。

四、因果关系。叙述描写是因,抒情议论是果,感情由景而生,观点由事而出。如《幽径悲剧》中的第十三段,作者先叙述了古藤被毁的具体情形,这是因;接着直抒胸臆:“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这是果。

了解了抒情议论与叙述描写的关系,我们在写作记叙文时就可以灵活运用,并能让其为叙述描写锦上添花。

【习作看台】

留住那份纯真

秦培严

远处的浪花一层又一层,海滩上清凉的海水没过了我的脚丫。大海在净化着我的灵魂。(既有景物描写,又有陶醉之情,引出美好回忆。)

樱花烂漫

我心中的樱花虽然不如日本的樱花那样美,但它却是我的精神寄托。(议论,表明心中的樱花另有深意,领起下文。)

波浪形的叶子,白色的茸毛,绿得让人看不清的叶脉。它的茎是那样的笔直挺拔,好似芭蕾舞者的双腿,纤细而又不缺乏刚劲。黄色的小花好像阳光一般,常常温暖着我的心扉。在我的童年里,黄色就是阳光的颜色,它带给我无限幸福。(描写生动,突出童年心中樱花的美丽。)

我终于明白,纯真就是少时的天真烂漫。(议论,点明纯真的第一种含义。)

螃蟹情缘

夏夜的天空,星星眨着眼睛,明月披上了黑色的轻纱,美丽而又深邃。(描写迷人夜景,烘托美好心情。)

我喜欢和爸爸一起到海边去抓螃蟹。每当夏夜来临,螃蟹就喜欢爬上岸,有时成群结队。我们就举着手电筒或电瓶灯照岸边,一旦照到螃蟹,它就一动不动,好像专等着我们去抓它。

那一夜,我和爸爸抓到了很多螃蟹,我很得意,与它们嬉戏。突然,一只螃蟹钳住了我的手指,我疼得大叫。爸爸让我赶紧把手放进水里,螃蟹一遇水,就松开钳子,逃走了。爸爸说:“如果你使劲掰它的钳子,它就会使劲夹住你不放;你放了它,它也就放了你。”(叙述被蟹钳又放走蟹的过程,暗含哲理。)

我终于明白,纯真就是宽容地对待别人。(议论,点明纯真的第二种含义。)

喷薄火焰

我和他时敌时友,有时吵得不可开交,有时却又聊得难舍难分。

他是我最好的同桌,严厉又不缺乏耐心,在我遇到困难时,他总是尽全力帮助我。

一次考试,他的成绩不尽如人意。看到他那忧虑的神情,我也很着急,我终于找到了帮助他的机会。

我悄悄地将一颗西红柿塞进了他的书包里,希望这颗西红柿让他看到喷薄的火焰,唤起他的热情。果然,他明白了我的用意,向我会心一笑。

我终于明白,纯真就是不露声色、真心细致的关爱。(议论,点明纯真的第三种含义。)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感受过各种各样的纯真,每一份纯真都是一颗糖果,都值得反复品尝。(结尾抒情议论,照应题目,表达怀念之情。)

【精彩点评】

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结构完整清晰。全文三大部分,中间三个小层,这个“三三式”安排得很得体。中间三小层各用小标题,每一层都是先叙述描写,后议论抒情,点明纯真的含义。结尾使用抒情议论文字,有力地收束了全文。

二是描写用得恰到好处,有烘托感情的景物描写,有流露心理的神态描写,使文章内容有血有肉,细致动人。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