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无须踏破铁鞋,只要信手拈来

无须踏破铁鞋,只要信手拈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27 00:40:11
无须踏破铁鞋,只要信手拈来
时间:2023-01-27 00:40:11     小编:

一切丰盈,都必须向外拓展,向内寻求。高考作文素材的选取也不例外。当我们将视点移向社会生活时,我们的作文有了现实的针对性和材料的鲜活性;倘若我们审视课本自身,也会发现课本中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尽藏也”。这些素材得来容易,若运用得体,不仅能充实作文的内容,而且会取得别开生面的效果。

一、事实列举,情节素材运用

如果说利用背景素材需要对作者有比较清晰的了解,那么对课本中的情节素材运用就容易得多。在作文中只要将课本中学习的内容作为“事实论据”,然后紧扣论点,去铺展生发,就可以“以旧例为新作”“化腐朽为神奇”。如2014年安徽的高考作文《改而有度》,就运用了课本《咬文嚼字》等文章中的事例。

你若将大地呈给天空的水汽,幻化成五彩云朵;你若将山泉汇聚给大海的细流,变得波澜壮阔。我想大地会缄默而窃喜,山泉会高兴而欢歌。

……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记载,郭沫若先生的剧本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位演员将“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一字之妙,全在味道。如此改变,编剧求之不得。

改变,让氤氲的水汽更为靓丽,瘦弱的细流更为生动,无味的句子更有味道。

就像将商品作个二次包装,卖出比裸品高出很多的价钱;将文化作个改变,让更多的人去喜欢、去接受。正如任继愈所说,防止文化衰减,就必须有所改变,但终极目的是让文化有所增益。

浔阳江头,白居易动情地相邀“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才有了曲词一体的至臻完美的艺术境界;丹山道上,李商隐真心地感叹“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吟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和谐。这种改变,谁都乐享其成。

……

变不可怕,可怕的是乱变。变而无度是毁弃,改而有度是再生。

――一考生《改而有度》

作文围绕一个“改”字,进而联想到“郭老台词被改”的情节,还有《琵琶行》中的曲翻作词。这些课本素材的化用,是改后的“味道之妙”,是改后的“词曲之美”,是改后的“雏风清声”,素材运用自然而得体,虽旧而弥新。

二、理论支撑,名言素材运用

从课本中选出适用的名人名言或语句,对论点就形成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由“名言”,引发正反面思考,从而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如2014安徽高考作文的一段文字。

自然万物,因地而生,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世界;芸芸众生,顺性而活,就会呈现多样的生命色彩。

天空辽阔,可它是鸟的天堂;海洋深广,可它是鱼的故乡。鱼不能在天上飞,鸟不能在海中游,它们都有适宜自己生存的地方。人类的发展也是一样,要顺天时,适时而为;察地利,因地制宜;求人和,因人而育。适宜的,也就是最好的。

几千年前的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他告诫梁惠王应顺应规律,因时而为,就会有“胜食、胜用”的富足生活,也就是王道之始了。

可现实中违反规律的事常有发生,如高科技成果运用的泛滥,让塑料大棚搞乱了季节,捕鱼器灭绝了虾米,滥采掘浪费了资源……

――一考生《适宜的,才是最好的》

文章直接引用了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对梁惠王说的一段话,引出现实中不顺时,逆规律而动的反面例子,正反结合,有力论证了“适宜的,才是最好的”观点。

三、论点强化,叠加素材运用

对课本素材的引用往往不是单一的,有时候,我们在同一篇文章中引用的素材选自不同课文,这些课文呈现出不同的主题和文体,其中既有诗词名句、名人名言,又有事例、观点等等。这样的素材叠加,需要归纳、整理、集中、概括之后才能运用。

如江西一考生的作文片段:

纳兰容若,这个生在贵胄之家的多才公子,一开始并没有接受妻子的悉心照顾,没有珍惜那“赌书消得泼茶香”的寻常之乐,等妻子逝去之后却悔之晚矣,也只能“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一片痴情空留遗憾。同样,大文豪苏轼也不免为错过那“小轩窗,正梳妆”的寻常之乐而一生不安。相反,那吟诵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孟郊,因为懂得了这平凡的母爱之乐,一生都乐在其中。

――选自《只道寻常亦为乐》

这一段文字,作者在写作中运用了课本中苏轼和孟郊的诗句,通过语言文字上的加工整合,将这些课本素材改造成句式灵活、整散结合、语言流畅的文字。这种素材运用关键要找到课本素材与写作主题之间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通过语言把不同类型的素材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材料。如例子中选取的素材紧扣“寻常之乐”论点,亦正亦反,和谐一致。

四、妙语勾连,百变素材运用

善于发现,处处皆素材。只要巧妙地将语言与论点关联,就可以打造出自己所需的素材。哪怕同一个基本素材,也能根据其论点需要,将素材进行“百变”选择,即强化素材的某一方面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自圆其说”的运用素材,很能考查学生的文字功底。

如自读课本上有这样一段话:

那色近枯黄、生命即将结束的红高粱秆儿和茎叶,仍在尽一份微薄的力量,把大地供给的水份、养料输送给颗粒饱满的高粱穗……

一学生运用在高考作文中,他是这样用语言勾连的:

时间在流逝,生命在老去,一切无法逆转,但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将自己的一点养分输送给高粱穗,演绎着自然界的本能情怀,令人感动。

只要你善于进行语言勾连,同一素材还可以运用到多个主题中。关键是在运用中做到首尾点题,删除旁枝逸叶,紧扣文章中心。

五、知人论世,背景素材运用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背景,而每个背景就是一个故事。那些名家本身就是一部丰厚的教材,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独具一格的人生,有奋斗,有坎坷,有成功,有失败,有委屈,有抗争……当我们学习他们的文章时,我们自然会从他们的经历中寻找到我们需要的素材。如作文《个性之美》就是从李清照的人生故事中攫取素材,成就的一篇佳作。 梁衡称李清照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她情超脱于女人,义超脱于平民,是“乱世中的美神”。

美,有阴柔之美,有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美得如水绕山,让山有了一点含蓄与内敛,少了一点狰狞与峭拔;阳刚之美,美得如山傍水,让水有了一丝灵动与波澜,少了一丝软弱与缠绵。李清照是个女人,是个美丽而温柔的女子,一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不知让多少女子嫉妒得黯然神伤;一句“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薄汗轻衣透”,不知让多少男儿心疼得寸断肝肠。但李清照的个性,却给了她那瘦弱的生命之体,注入了一点阳刚之美。

也许李清照从小受到父亲赋诗侑酒的熏染,也许同宗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激发了她的想像,她的词作中总氤氲着缕缕酒香。早先与人游玩,常常是“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归舟”,她的酒中有乐;到后来与丈夫有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时,又常常“东篱把酒黄昏后”,她的酒中有愁;再到夫死南渡时,“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她的酒中有悲。无论是初为人妇的“闲愁”,还是夫死、家散、国破的“痛楚”,李清照的生活似乎总是以词蒸煮一份孤独,用酒浇化心中块垒。在当时女子中,才气“高绝一时”,饮酒无人可比,可谓无妇人拘束之态,有男儿豪爽之气。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李清照词中写的愁怨,不只是小女子之情绪,而常有大丈夫之情怀。

我们记得抗金英雄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雄心壮志,也熟知辛弃疾“江南游子,将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痛苦无奈。可谁知一个瘦弱女子内心发出的最强音,并不输给热血男儿。“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g土。”为了能收复沦丧的国土,李清照恨不得,横刀立马,献出自己的热血与生命。在那样一个封建礼教盛行的社会,种种清规戒律捆绑了女人的手脚,也捆绑了女人的心灵,李清照却挣脱而出,以心抗世,以笔唤天,需要何等之勇气啊!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那“熟人道义”的文化背景下,即使是丈夫的不耻行为,她也毫不留情地抨击。丈夫赵明诚任建康知府时,遇城中叛乱,竟缒城而逃。这对李清照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她为丈夫没有担当而心灰意冷,在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在乌江边激愤地写下了《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赵明诚自感羞愧,郁郁成疾,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的途中。

不以亲疏论大义,不以家事废国事,这种情怀有时男儿都难以做到的。但李清照的这种决绝,无疑又让自己陷入到孤独的深处。其实在这乱世,像李清照这样真性情的人,已不能像一根青藤,缠附于一棵大树了,更何况,南宋小朝廷,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举目一望,苟延残喘到处有,血性男儿一时无。她无枝可依,只能做一棵树,一棵带点男性荷尔蒙的孤独、激愤且清瘦的树。

李清照是不屈服命运安排的,就像一个独行客,天地任我行,仗剑走天涯。当她冲破重重阻力,与张汝州结婚后,发现了张的虚伪面孔,她不堪忍受,毅然状告张的违法勾当。要知道在当时的三纲五常封建伦理下,妻子揭发丈夫,即使丈夫有罪,做妻子的也要连坐。但李清照是瘦弱身子男儿气,她宁可玉碎,也要结束这不到百天的“瓦片”婚姻。

回望历史长河,不知有多少美女、

才女,丰富了我们的眼球,开启了我们的想象,但能集美女、才女于一身,且又有着个性之美,能给人一种力量的,唯有乱世美神――李清照。

本文可以说所用素材都出自课本,学生在“人教版必修四”中学习了李清照的《醉花阴》《声声慢》,了解到李清照的身世,又从《鸿门宴》课后思考中,学习了她评价项羽的《夏日绝句》,写出了李清照有别于其他女性的个性之美。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