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教育因生成而精彩

教育因生成而精彩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9 00:16:21
教育因生成而精彩
时间:2023-08-09 00:16:21     小编:

摘 要: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幼儿的学习需要主动的思考及尝试。因此教育活动内容的生成、教学策略的选择都要来源于幼儿,服务于幼儿的发展。教师要不断挖掘生活资源,关注个体差异性。

关键词:幼儿;生成教育

“我听见了,但我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动手了,才理解了”这是蒙台梭利的精辟诊断。从中可以看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幼儿的学习需要主动的思考及尝试,需要自己去发现事物运作的原理,进而去认识世界。在工作中我们要严格遵循规程、纲要、发展指南的要求,以幼儿为中心,一切从幼儿出发,教育活动内容的生成、教学策略的选择都要来源于幼儿,服务于幼儿的发展。在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处处是教育,不断挖掘生活资源,关注个体差异性,生成教育至关重要,现简谈几种方略:

一、尊重兴趣 满足需要

利用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是幼儿教师常用的教学策略,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只是把预先确定的教育内容做一点游戏化的包装来吸引幼儿,并没有真正激发起幼儿的兴趣。老师预先的目标常常不符合幼儿的兴趣,在教学当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纳入教学中来,压制幼儿调动孩子不感兴趣的问题,背离了幼儿生活中真正的兴趣。

幼儿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是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人,他们和成人一样有自己的个性、需要、兴趣和爱好,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同样得到尊重和满足。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往往对感兴趣的事非常负责任,专注时间长、对自己感兴趣的事能主动地去探索去研究,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满足幼儿的需要,做到心中有幼儿。例如:记得去年秋末时节,我带幼儿在户外散步,路过菜园时孩子们发现白菜的叶子上有大大的窟窿,他们纷纷地走过去议论着、观察着……在观察的过程中他们惊奇的发现是一种绿色的虫子在咬白菜的叶子,孩子们提议把它放在自然角里饲养起来。由于室内气温适宜,在将近一个月的观察中绿虫子不见了-变成了蛹,又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蛹不见了-变成了菜粉蝶。在这个漫长的饲养过程中孩子们兴趣浓厚地观察蝶类昆虫的生长过程,在观察过程中是兴趣在支持着他们的行为,兴趣成了他们学习的动力,这种学习是幼儿自发的学习,发自内心的学习。老师只是个旁观者、引导者、帮助者,是他们合作的伙伴。

二、巧妙转化 生成教育

随着孩子增长,培养幼儿兴趣发生着变化,到了中班以后培养幼儿内部兴趣及求知欲尤为重要。如果幼儿有了求知欲,幼儿会主动吸取信息。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有教育价值的内容,把教育目标转化成幼儿感兴趣的目标,幼儿感兴趣的目标和预定的目标之间不是对立的,在幼儿兴趣目标和社会教育目标之间找到结合点,切入目标生成教育。本学期在一次自由活动时间里,刘帅等几个小朋友对我说:“老师今天我过生日。”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每个小朋友都有过生日的经验,过生日成了他们讨论的话题。我把孩子们感兴趣的“过生日”话题同教育幼儿爱集体,与人分享的目标结合起来生成了“过生日”教育活动。我把如何过生日这个问题抛给大家,孩子们在讨论中得出了过生日的方案:(一)做礼物;(二)做水果拼盘;(三)唱唱跳跳;(四)说一句祝福的话;(五)吃蛋糕。根据孩子们的需要,我为他们提供了相应的材料,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一起合作制作出一张张精美的生日贺卡送给小朋友们,他们围坐在一起燃起蜡烛,唱起生日歌,跳起欢快的舞蹈,一起分享各自带来的食品,真是其乐融融。在活动中他们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体会到与人分享的快乐,增强了小朋友之间的友谊,使他们情感上得到满足,为将来良好行为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古人云:“时雨春风”能使儿童“趋向鼓舞,中心喜悦”。

“过生日”主题的选择蕴含了一定价值,从幼儿兴趣出发,准确地定位目标,引发出对幼儿集体主义的教育,巧妙地将幼儿兴趣转化为教育目标的需求。

三、激发疑问 利用矛盾

矛盾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在幼儿生活中幼儿矛盾随处可见,我们借助幼儿矛盾冲突推动幼儿活动的发展,使幼儿不断的发展自我。那么,如何将目标和矛盾有机地结合起来呢?合理利用幼儿之间的冲突,认知冲突生成教育,使矛盾冲突明朗化,把消极因素变为积极因素。例:在建立活动区规则时,幼儿不理解规则的意义,我就专门创设情境让幼儿发现没有规则会是什么样子,老师放一把,让幼儿暴露出矛盾,在活动中他们体验到了没有规则的状况,有的孩子说:“老师人太多,没办法玩,玩具太少了。”这时规则转变为孩子的需求→教师引导(不能玩怎么办?)→引导幼儿讨论→让幼儿自己建立规则。这样矛盾在情景下产生,冲突在老师的提问下明朗化,教师的提问又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线索,把孩子的经验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活动中教师不断地帮助、支持幼儿建构自己心灵世界。

在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应该站在幼儿的位置上钻到他们的肺腑里去,尊重幼儿,满足幼儿的需要,实现教育目标需求化,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处处是教育,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正如有的心理学家说:“一个完美的人并不是对任何事情都懂得一点的人,而是在做任何事情时,都把自己整个心理能力发挥出来的人。”幼儿的主体性发挥正是如此,使其全部心理能力发挥出来,让幼儿真正成为主体性发展的人,使之适应二十一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让教育走在发展前头。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