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推开“作后讲评”这扇窗,看更远的风景

推开“作后讲评”这扇窗,看更远的风景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05 01:45:17
推开“作后讲评”这扇窗,看更远的风景
时间:2022-12-05 01:45:17     小编:

【摘 要】

要想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重视作后讲评工作,激发学生上好讲评课的兴趣,重视讲评之后的自改和后续训练。

【关键词】

作后讲评 赞赏为先 自改为轴 训练为重

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致力于作文教学改革十余年,他提出“讲评”重于“指导”的教学主张,我颇为认同。如何进行作后讲评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赞赏为先,为作后评改点燃浓厚的兴趣

习作评语是师生之间一种最直接的情感交流。要使评语不被学生视作“无用之物”,就不能简单了事,教师要做“有情人”,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其中,寄情于评语。

对于学生习作中任何一个精彩之处,或是一个准确无误的好词,或是一个恰到好处的标点……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加以热情的表扬。这能帮助学生克服怕写、厌写情绪,引导学生逐步步入乐写、善写的境界。例如,有一位学生在习作《春之歌》中这样写道:

小草懒洋洋地从土里钻出来,细细的,嫩嫩的,品味着春风的细腻,春风的温情,享受着春天明媚阳光的温暖。冬青的枝条上钻出了成千上万个像小豆豆似的嫩绿的小芽儿,渐渐地就变成了鹅黄色的叶子,不久就长成了绿色的树叶。柳树也在激情地庆祝着春天的到来,瞧,每条柔嫩的树枝上都长出了细细的叶子,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似的,使劲地在春风中当着秋千。

我在她的习作批语中这样写道:“老师被你带进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你观察仔细,想象丰富,对春景的描写真是妙不可言。”课堂上,她将批语展示给别的同学看,既满足自我表现的心理,又调动修改习作的积极性。

在我的习作批语中,我都会毫不吝啬的用红色小圈圈标出,并且在旁边写上“用词精美。”“你是想像大师!”“老师很佩服你呦!”……他们因为受到老师真诚的的赞赏,在后面习作讲评课上始终热情高涨。

二、自改为轴,为学生习作保持前进的动力

《课标》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学生在动脑反复修改过程中,逐步提高写作、鉴赏水平。讲评课上,我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习作中的共性问题,为学生的习作“挑刺”,引导自主学生修改。

1.因材施教,体验成功

要让学生体验自改的成功,必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奖优励差,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改的乐趣。对于修改后的优秀习作,可以向报刊杂志投稿。对于习作水平一般,但修改后有进步的学生,则要大张旗鼓地表扬,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在班级“习作园地”里让他们拥有自己的舞台。对于较差的习作,哪怕是修改了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只要有闪光点,就给予表扬,必要时可以帮扶修改。长此以往,学 生的积极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希望。

2.技能训练,不断归纳

自改习作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在兴趣与习惯的支配下,学生变被动修改为主动修改。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一些单项训练,帮助学生熟识句子不完整、意思重复、用词不当、分类不清等常见的语病以及修改策略。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准确掌握修改符号,以便在自改习作时正确使用。

三、训练为重,为学生习作提供精彩的舞台

打铁要趁热,训练要及时。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习作中发现训练点,让后续训练为学生作文提供磨砺的利器。

1.从学生作文的“亮点”出发引出二次训练

一次体验活动的习作中,我们班级的张东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参加期末考试,他将自己特有的恐惧心理描写得如此细腻生动:

上课铃响了,可怕的期末考试真的提前“诞生”了。我的手心一直在冒汗,脑海中被爸妈“男女双打”的情形不断重播,怦怦直跳的心仿佛是即将爆炸的定时炸弹,双腿似乎一直泡在冰水中,抖个不停。天哪,每一个算式都让我“老眼昏花”。

――张东《紧张的测试》

出示文字之后,我首先引导学生欣赏,体会其描写的细腻、真实。引导学生欣赏其妙处之后,让学生激活自己生活中的种种经历,或欣喜,或悲伤,或激动,或虚惊,安排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训练。

2.从学生作文的“败笔”出发引出二次训练

就在这次体验活动的习作中,有些学生在叙述上出现了这种情况。

开始煮饭了,妈妈帮我插好电源,接着教我按电饭锅的功能键选择快煮,然后按下开始,饭开始煮了。煮饭时,妈妈教我怎么切椰菜花,炒椰菜花。白米饭、炒椰菜花都做好了,我高兴地蹦着,跳着,还唱着我最爱的歌曲《小苹果》。

――李荣的《今天我当家》

学生通过品读很快发现:这篇习作没有真情实感,缺少细节描写,文字没有感染力,只是在记流水账。他们很快指出,可以具体写在做饭过程中,小作者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当时心里有什么想法,后来是如何克服的。

3.赏读同类题材优秀文章,展开后续训练

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经历了一个创作的过程,其中的难易苦乐心会意明。因此,讲评后再阅读同类题材的佳作,也不失为后续训练的一种好方法。如,写景作文练习后,推荐阅读《荷塘月色》;写人作文练习后,推荐阅读《背影》;在指导练写表现母爱的作文后,推荐阅读《秋天的怀念》等等。学生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拓展读写时空,真正实现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

作后讲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将习作读一读,教师讲一讲、评一评。“号”过“脉”,得出诊断结果,再开处方,这药才能下得准,才能药到病除。只有结合学生的“亮点”和“败笔”,结合同类题材的优秀文章,才能生发训练点。这样的训练,才是以生为主,才是从学生出发。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将日臻完美。

总之,作后讲评要在欣赏学生的基础上点燃学生习作的渴望,激励学生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在他们蹒跚学步中幽默地指出他们的缺点,让他们在轻松愉悦中掌握习作的“大绝招”;最后进行切实可行的训练,一课生成一个训练点,为孩子推开“作后讲评”这扇窗,引领孩子看不一样的风景。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