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关注学生自主成长建立“无为”班级文化

关注学生自主成长建立“无为”班级文化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30 01:00:25
关注学生自主成长建立“无为”班级文化
时间:2023-04-30 01:00:25     小编:

〔关键词〕自主成长;班级文化;功能;自我;无为

教育的一切要以学生个体的发展为中心。班级文化属于学生,就应回归学生,建立一种“无为”班级文化。“无为”的班级文化体现的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要求。因为班级文化有其自身的功能和特点,我们应回归班级文化的实质来思考班级文化的建立与发展。

一、班级文化的功能

1.评价功能

班级文化的评价功能分为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

班级文化自身是必须具备的评价体系自然衍生出来的一种评价。每种班级文化无论是“有为而治”,还是“无为而治”,都是由各种因素构成的,包括班纪班规,以及相应的批评制度。这些制度规定在本班集体范围内具备相当的约束力,涵盖全体班集体成员的方方面面,对本班集体任何一个成员都具备相同的约束效力。这样一来,班集体就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对所有班集体成员作出相应的“好”与“坏”的各种层次评价,以及对不符合本班级文化的行为和现象进行排斥,自觉维护本班级文化的威信和效力。这种评价即为显性评价,也称为强行评价,是强制实施的评价,要求全体班集体成员共同遵守和维护,否则这种评价将失去其应有的评价功能。这种评价体系若是由全体成员共同制定和认可的,那么将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也就相应具备强有力的评价功能。

还有一种评价不是由班集体成员共同制定的评价体系形成的,而是由成员自觉形成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基于大部分成员的道德标准,对本班集体成员作出“好”与“坏”的各种层次评价。这种评价体系,纯粹依赖于班集体成员的自觉性,没有相应的成文规定,也没有相应的批评制度,不是由集体成员共同制定的,而是由大部分成员依据生活中所受教育自觉形成的评价标准,并且在长时间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这种评价不具备很强的评价力度和批评效应,因此称为隐性评价,也可以称为约定评价。但是,这种评价可以从学生内心对各种行为现象等作出相应评价。而且一个好的班级文化不是要细化种种规定和制度,如果能够运用好隐性评价,提高班集体成员的自觉性,就能够形成更好的班级文化。

2.教育功能

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班级文化应能够自觉借鉴学习其他良好的班级文化因素,使本班级文化不断发展,从而更有利于班集体成员的共同发展。这种外部的教育力量,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本班集体成员能够自觉地吸收其他班级文化中好的部分,将其充实到本班级文化中来,达到班级文化的自我教育。

第二,班级文化能够自觉评价班集体成员的各种行为现象,进行批评教育,使其及时得到纠正,从而符合班级文化的特点。换言之,就是班集体成员按照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模式,对本班全体成员进行监督和评价,及时纠正班集体中不符合班级文化的因素,强制其更正,直至与班级文化保持一致。这种班级内部的教育力量更有利于对班集体成员进行教育。只有来自内部的教育力量,才是最有效力的。

3.生成功能

生成功能,即班级文化是按照现有全体班集体成员的情况,依照全体班集体成员的共同意志形成与发展的。这种生成性具备两层含义:一层是指班级文化是参照了全体成员的智力水平、道德水平、行为能力水平、家庭特点、社会背景等,自动生成符合这些特点的班级文化;一层是指班级文化还随着班集体的成长不断吸收、内化、发展,逐渐生成一种成熟而稳定的班级文化。

二、班级文化的特点

班级文化从一诞生就表现出一种强烈区别于其他班级文化的愿望,班级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都以“自我”为中心,在借鉴、吸收与内化中不断发展。这也就决定了班级文化摆脱不了“自我”的浓重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自我生成

一个班的班级文化的生成,主要是由“自我”来决定的。也就是说,班级文化的形成,无论有多少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最终都是由本班集体成员自主决定的。

这种“自我生成”,完全按照学生特点由集体意识自觉选择和决定,以及决定其发展方向,如班级教室如何布置,板墙文化如何定位;再如班干部的选拔任命、班级活动的开展和形式;还有采用班级形象色调、班级宣传口号等。这种生成性很难为其他因素干扰,具有很强的稳定力和实施力。

2.自我意志

班级文化有其内在的自我意志,不随其他因素随意转移。具体来说,班级文化有其特定的班级精神,核心价值认同,以及发展轨迹。这些都是班集体全体成员意志力的反映和要求,这样才能决定班级文化的稳定性和实施力。如果完全是从外借而来,强加给全体班集体成员,那么它就不具备“自我意志”,也就很难在这个班级里稳定下来,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会触犯班集体成员的意志,从而缺乏实施效力,就更谈不上发展轨迹了。

班级文化的自我意志有很多表现形式,如板墙文化的形式和内容,黑板报的风格,班级管理制度、激励制度、奖惩制度等,还有开展晨练、互助小组、人文关怀形式等。自我意志还通过一些隐性评价方式表现出来,因为班级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隐性评价的核心标准。正是由于班级文化的自我意志得以表达,才使得班级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有了核心保障力。

3.自我发展

班级文化是根据班集体成员的特点建立起来的,反映班集体成员的意志的,因此班级文化的发展也就必须依照班集体成员的意志和自身条件规定发展轨迹。

班集体成员个体的智力水平、道德水平、行为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个体发展呈现层次性,班级文化的发展也随着个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发展,同时也要体现班集体成员个体发展的要求。班级文化的自我发展是一个更新的过程,并非颠覆班级文化的最初形态。一般而言,班级文化的颠覆都是在班级文化建立之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的。这种颠覆也是班级文化自我意志体现的要求。

4.自我中心

这个概念是表述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的。每种班级文化都有属于自身的核心力,这种核心力就称为“自我中心”。自我中心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班级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比如班级荣辱感、班级形象定位等。这种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地保障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和稳固。班集体成员能够自觉地维护班集体的利益和健康发展。这种核心价值观也能够积极判断其他班级文化,并自行决策是否对自身进行更新。

班级文化的核心领导力,即班集体中最聚影响力、号召力、团结力、模范力的因素,一般集中表现在班级里作用最大的成员身上。这样的核心领导力更能促使班级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领导力的意志最能反映班集体成员的整体意志,领导力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班集体价值观的集中表现,领导力的行为表现就是班集体文化呈现的素质体现。所以核心领导力能够有效地团结班集体集中表述意志,保证班集体意志的有效表达,最终形成班级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班级文化最初的变更很大一方面就是核心领导力的被发现和起作用的结果。

班级文化的核心发展力。班级文化的发展并不取决于外界的条件变化,而是自身核心的发展要求。这种发展力体现在全体成员的自身发展要求上。比如有的班级在高年级阶段开始晨读古典名著,而有的班级在较低年级阶段便开始这种晨读活动,这不是由班主任单方面所能决定的,究其根本都是由班集体成员的发展要求决定的。如果班集体成员自身条件和要求达不到,不具备这种发展力,那么这种班级文化也就建立不起来,发展不起来。再如有的班级在初中阶段接受“弟子规教育”,而有的班级在小学阶段就在进行;有的班级晨练强度不大,有的班级晨练强度却很大。稍一琢磨便能得出,只有具备相应的核心发展力,才能够发展相应的班级文化。

三、班级文化的建设

根据班级文化的功能和特点,建设班级文化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个性化

所谓个性化,就是班级文化的建立一定要考虑到班级的自身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地域环境、经济环境、教学环境、文化环境等,这决定了班级文化的大环境的个性化。具体来说就是班级文化要符合当地当时的经济水平,不可能在乡村建立一个城市学校的班级文化,也不可能在低层次文化环境里建立一种高层次的班级文化,否则就是没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

内部条件包括班集体成员自身的智力水平、素质水平、行为能力水平、道德水平等。班级文化是班集体成员意志的反映,必定就是依照自身的智力水平、素质水平、行为能力水平、道德水平建立起来的。而这样建立起来的班级文化就是充分体现了个性特点的。

另外,班级文化的个性化还体现在一个班的班级文化明显区别于其他班级文化上。在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内部条件的差异,必定导致班级文化的差异性,这就是个性化的结果。比如本来同样是平行班,但由于内部的核心价值观、核心领导力以及核心发展力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班级文化,并且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班级文化的效果不同,自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2.人文化

人文化就是要充分尊重和关照班级文化的自我意志。将外部强制力施加给班级文化是很难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班级文化的。班级文化要自我生成,就必然会提出人文化要求。这种人文化既是对外部因素提出的要求,也是内部自我生成的结果。具体来说,班级文化要求外部因素对班集体给予充分尊重和关照,同时在自我生成过程中,班集体成员共同表达集体的自我意志时,各成员之间也要体现人文关怀,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班集体成员共同认可的班级文化。由内部任何一种力量强加给整个班集体的文化,也终将建立不起来。

3.“无为”化

这是对外部因素提出的要求。班级文化“自我”的特色,决定了内部力量的主导地位。外部因素必须通过内部力量起作用,那么外部力量自然要顺应班集体自身实际情况,做到“无为”化,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个性化、人文化的班级文化。

以上三个原则是相通的,只是从不同方面强调建立班级文化的具体要求。

以上论述过程中,没有谈及班级管理者,意在强调建立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但是管理者要起到引领和组织作用,保障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秩序和有效成果。事实证明,往往做到“无为”方式管理的班级管理者工作很轻松,班级文化个性特点鲜明,班级成员的发展突出。“无为”并非无所作为,它强调的是尊重学生个体的条件和发展要求,给学生提供发展的强有力保障,比如保证班级文化成果的有效性和强制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促成学生个体的自主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