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2015年高考历史热点、焦点问题命题考向分析预测

2015年高考历史热点、焦点问题命题考向分析预测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1 02:29:56
2015年高考历史热点、焦点问题命题考向分析预测
时间:2022-12-31 02:29:56     小编:

试题内容体现时代性、社会性是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一大特色。高考历史试题通常以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为考向分析,旨在更加有效地实现对考生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的综合考查,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鉴于此,笔者根据命题趋势与规律对2015年高考历史命题考向分析进行预测。

【考向分析】

【命题预测】

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①新中国成立后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①三大战役胜利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答案:A

【考向分析】

考查考生认识抗战胜利在中国及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及产生影响的能力;考查考生分析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及给本国和中国带来的影响的能力;考查考生探究中国能够取得抗战胜利原因的能力;考查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人文素养。

【命题预测】

彭德怀曾含泪写下《左权同志碑志》:“……迨乎七七事变,倭寇侵凌。我军奋起抗敌,作战几遍中原。同志膺我军副参谋长之重责,五年一日,建树实多。不幸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战役,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遽以英勇殉国闻。得年仅三十有六。壮志未成,遗恨太行……”不能从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是( )

A. 左权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

B. 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

C. 日军疯狂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D. 国共两党对左权牺牲同哀

答案:D

解析:可从《左权同志碑志》与“遽以英勇殉国闻”中体现A项;可从“作战几遍中原”、“清漳河战役”中体现B项;可从“不幸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战役,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中体现C项;“彭德怀曾含泪写下《左权同志碑志》”说明共产党对左权牺牲哀悼,不能说明国共两党对左权牺牲同哀。因此,A、B、C三项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热点三:2014年北京APEC峰会召开

【考向分析】

考查考生对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的理解认识能力,具体一方面可以考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的背景、发展过程、组织特点、产生影响等识记、理解、评价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考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联系与差异。

【命题预测】

某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下列正确的是( )

A.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

B.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

C.模式3――亚太经合组织

D.模式4 ――欧洲联盟

答案:C

解析:据模式1中的“司法统一”可知该组织模式重经济的同时,还重政治,即经济和政治一体化,应为欧盟,故A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更侧重于政治方面,故B项错误;据“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及所学知识可知,该组织为亚太经合组织,即其运作是通过非约束性的承诺与成员的自愿,强调开放对话及平等尊重各成员意见,采取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所作决定必须经各成员一致同意认可,故C项正确;“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应该属于上海合作组织而非欧盟的特点,故D项错误。

【考向分析】

命题设计考查学生对中日甲午战争发生的背景、过程、结果、对双方的影响及世界格局影响等方面基本史实的识记理解评价能力,问题可以考查学生对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史实的比较和认识能力。命题设计还可以考查学生对近现代史上中日关系变化发展历程的理解能力,考查学生如何评价现实中日之间领土争端问题的能力。

【命题预测】

直到现在,日本国内部分历史学者仍然这样审视甲午中日战争,其一般看法是“虽说战争的事实是日中两国之间引起的战争,然而寻其真因却是文明开化谋求进步与妨碍进步之战,决非两国间的战争”即“文明和野蛮之战”,“吾人的目的是为惊醒支那,朝鲜战争乃义战”。此种观点的本质是( )

A.战争是有助于中国开化

B.认为此役非为国家利益乃为文明冲突 C.认定为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冲突

D.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视角主观化

答案:D

解析:战争是有助于中国开化,不是观点的本质看法,故A项错误;文明冲突掩盖了侵略的罪行,故B、C项错误;日本为了掩盖侵略中国的罪行,主观地用文明冲突来解释,故D项正确。

热点五:乌克兰内战、美俄关系

【考向分析】

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考查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措施、产生影响;考查考生理解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基本史实以及美苏两级格局受到冲击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史实;考查考生分析认识当前一超多强的国际政治格局的能力。

【命题预测】

朝鲜内战爆发后,杜鲁门曾在一份文件中说:“唯有通过行动显示美国的坚定意志,才能威慑苏联不在世界其他地区采取新的行动。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去保护我们帮助建立的国家……位于亚洲、欧洲和中东的与苏联相邻国家的人民对我们的信心将受到极大打击。”由此看出,美国的战略意图是( )

A.扶植盟国,实行“热战”

B.扩张势力,巩固同盟

C.与苏对峙,实施冷战

D.遏制苏联,称霸全球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认为如果“不采取行动去保护我们帮助建立的国家”就会危及美国的全球战略。故D项符合题意。

热点六:2014年中美关系建交35周年

【考向分析】

考查考生对近现代史上中美关系发展的识记、理解、评价能力,尤其可以考查考生对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取得重大突破对中美及地区世界格局产生的重大影响的分析理解能力;考查考生对美国对台湾问题态度变化原因的分析能力。

【命题预测】

1971年,一份美国文件记载:“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材料表明( )

A.美国企图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

B.美国企图继续阻止中国加入联合国

C.美国认识到第三世界国家已经控制了联合国

D.美国继续准备武装干涉中国并继续控制台湾

答案:A

热点七:当前中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考向分析】

考查考生对中苏关系发展变化的识记、理解、评价能力,尤其可以考查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结盟对中国产生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苏关系不结盟变化的原因、苏联解体后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结成的原因;考查探究当前中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加强的原因。

【命题预测】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所所长冯玉军说:“有人将中俄关系解读为应对美国霸权的类似同盟的关系,这是不对的。……中俄关系发展的动力在于它本身,在于它在政治、经济、安全、社会、人文等方面各自的需求。如果把它的价值单纯地归结为针对某个第三方,它的重心就偏了,会滑向不正确的轨道。”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根本上取决于国家内在的利益要求 ②新中国初期中苏关系的发展为作者观点提供有力证据 ③中俄之间的合作存在着反对美国霸权的意图 ④中俄关系的发展顺应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新时期中俄关系是不结盟的,它是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大国关系,不针对某个第三方,故中俄之间的合作不存在着反对美国霸权的意图。因此答案为D。

热点八:2015年中共七大召开70周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

【考向分析】

考查考生对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史实的识记、理解、比较、分析、评价能力,考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影响与中共七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等会议在中国历史发展上的地位和影响,凸显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在现代化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命题预测】

A.经济发展速度必须与科技发展能力相一致

B.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

答案:D

解析:“大跃进”运动超出了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可排除A;选项B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也可排除;C项“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说法错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时期的继承、发展,不存在变化一说。材料反映的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乃至成熟,故答案为D。

热点九:2015年华约成立50周年 【考向分析】

考查二战后两级格局形成的原因、过程、影响,考查华约解体的原因以及给世界格局带来的影响。

【命题预测】

“和平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秩序应运而生的。20世纪60年代末的北欧学者区分了“积极的和平”与“消极的和平”。 “消极的和平”,意指战争及战争因素的消除;“积极的和平”,则意指在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上,结构性暴力的消除。这里的“消极的和平”是指( )

A. 美苏核军备竞赛 B. 越南战争 C.冷战 D. 不结盟运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冷战的影响。从时间上看,A、B、C、D项都发生在二战后,无法排除;从“消极和平”的含义来看,A项是战争爆发的因素,B项是属于战争,D项是冷战时期反对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的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的开端并成为一股重要的国际力量,都不符合题意。而冷战是指除武力外的一切形式的对抗,符合题意,故 C项正确。

热点十:201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考向分析】

考查考生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确立、发展完善的识记、理解、评价能力,考查考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目的、制度特点、发展过程、产生影响方面的探究能力,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 、经济特区的区别,考查考生比较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美国联邦制异同的能力。

【命题预测】

周恩来1958年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中国适宜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适宜于建立也无法建立民族共和国。历史发展没有给我们造成这样的条件,我们就不能采取这样的办法。”这一论述( )

A.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缺乏历史基础

B.要求给予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自主自治

C.旨在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合理性

D.表明建立民族共和国的时机尚不成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建国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解能力。从周恩来的谈话中可以看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的。

【考向分析】

考查祖国统一方针即“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形成过程、实施结果,考查实施“一国两制”方针在解决祖国统一大业上的意义,从香港、澳门回归后繁荣发展角度考查考生论证“一国两制”方针实施的科学性。

【命题预测】略

热点十二:2015年同盟会成立110周年 、孙中山逝世90周年

【考向分析】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三民主义,考查考生比较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能力,考查考生运用多元史观认识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能力。

【命题预测】

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 )

A. “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

B. “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

C.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D. “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暂留欧洲”、“国家富强……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表明孙中山在暂留欧洲期间,看到欧洲国家因私有制导致贫富悬殊、劳资对立、工人运动、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不断。鉴于此,孙中山要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一劳永逸,故提出民生主义。B、C、D三项涉及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与题目要求不符。

热点十三:2015年新文化运动发生100周年

【考向分析】

考查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原因、过程、影响,考查考生对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地位的认识能力,考查新文化运动精神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考查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的异同。

【命题预测】

梅光迪说:“吾国近年以来,崇拜欧化,智识精神上,已惟欧西之马首是瞻,甘处于被征服地位。欧化之威权魔力,深印入国人脑中,故凡为‘西洋货’,不问其良否,即可‘畅销’。然欧化之真髓,以有文字与国情民性之隔膜,实无能知者,于是作伪者乃易售其术矣。国人……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忽厌恶之心,故诋毁吾国固有一切,乃时髦举动,为戈名邀利之捷径。”以下事件与上述说法相符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D

解析:题干信息大意是:近年来中国逐渐西化,理智和精神上都为西方国家马首是瞻,甘愿处于被征服地位。西方文化的魔力已经深深印入国人的大脑中……。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中国文化和事物全盘否定的是新文化运动。

热点十四:201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60周年

【考向分析】

考查考生对中国现代史上中国与亚非关系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解能力,考查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亚非关系发展的方针以及亚非发展中国家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考查当今中国与亚非关系现状。

【命题预测】

A.中国开始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中国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

C.中国与邻为善,首次打开了与亚洲国家友好交往的大门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中缅两国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及边界问题协定的签订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前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选项A、B、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选D。

【考向分析】

考查考生对经济全球化发展阶段以及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表现、影响的识记与理解能力,考查考生对经济全球化历史现象的评价能力,考查考生对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背景、意义的理解能力,考查考生对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比较分析能力,考查考生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影响的认识能力。

【命题预测】

A.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已经实现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弊大于利

C.发达国家是世贸组织的最大受益者

D.世贸组织具有仲裁国际贸易纠纷的职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世界贸易组织受理了美国、欧盟、日本对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的起诉,并作出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违规的裁定,说明了世贸组织具有仲裁国际贸易纠纷的职责,D项正确。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