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及其内涵

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及其内涵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11:24:44
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及其内涵
时间:2023-08-06 11:24:44     小编:

摘 要: 卢梭基于人性本善的信念,提出了“消极教育”的思想。他的所谓消极教育就是不给儿童养成品德,防止儿童趋于邪恶;不教给儿童知识,防止他们产生对事物的误解。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儿童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卢梭的这一教育思想或许对我们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卢梭 消极教育 儿童教育

卢梭反对抑制儿童的个性、束缚儿童的自由,反对强制灌输,反对严酷的纪律和体罚,反对施教者的权威做法和高压手段。因而,在教育进程上,他主张“无为”的做法,先锻炼儿童的身体、感官,让他们的思想尽可能地闲着不用,使他们接近最终目的而不受损失,以便仔细观察了解和研究儿童,让他们性格的种子自由自在地表现出来,等到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再施以适合他们的教育。

一、在智育、体育方面不妄为

卢梭认为,十二岁之前的儿童理性尚未发展,主要任务是发展感觉器官,积累丰富的感觉经验,为下一阶段打下基础。对儿童来说,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重要的是让儿童活动,从中获得经验。

在这个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顺其自然地锻炼儿童的身体、发展儿童的感觉,而非强迫他们学习听不懂也不感兴趣的各种知识和道德规范。这样,不仅让他们健康、快乐、自由地成长,还能避免盲目服从传统偏见和权威,因为“偏见、权威、需要、先例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他添加什么东西”。卢梭坚信最初的“消极”奠定以后的“积极”,在童年时期牺牲一些时间,到长大后会加倍回收。

二、“消极教育”并非撒手不管

“消极教育”并不是毫不作为,需要成人具有更多责任心和教育耐心,需要有更周全的考虑。

首先,要对孩子周围事物加以选择,营造儿童自由活动的环境。安全的环境是第一位的,如果成人粗心大意导致损失,如孩子打碎了东西,那么成人要牢记:训斥和说教是没有用处的,只有让儿童自己观察、自我教育。

其次,教育者要注意引导,养成良好的习惯。从细微处着手,对不良习惯要主动预防,防患于未然,达到无为而治。当孩子任性的时候,应该让孩子认识到他的错误;如果孩子还是一意孤行,就可以在可掌控的范围内让孩子吃到“自然惩戒”的后果。

最后,要注意辨识并满足孩子的合理愿望。孩子的哭声有时确实身体不舒服,有时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弄清楚情况,就能避免孩子死乞白赖地要求大人满足他的不合理要求。

三、身体锻炼是儿童时期的首要任务

卢梭认为,十二岁以前教育以锻炼身体和感官训练为主。道德和理智均孕育在儿童的体力之中,心智发达与否与体质强弱有密切关系,良好的体格是敏锐而正确的思想基础,各种感官是知识的门户。

我们不否认卢梭的思想中有值得商榷之处。例如,他认为十二岁之前孩子处于“理智睡眠期”,不宜进行智育。毕竟卢梭的时代生理学、心理学尚未形成系统科学。但无论如何,当今孩子学习负担越来越重,越来越多的孩子需要近视眼镜才能看清这个世界的时候,儿童身体素质每况愈下的现实,卢梭的告诫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试想,孩子连最基本的身体健康都没有了,再要求其他从何谈起呢?

四、教育不要操之过急

卢梭生活的时代,经过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的洗礼,欧洲教育一定程度上从神学禁锢下解放出来,较为重视人的权利和自由,但对于儿童的心理认识还不深入,不尊重儿童的天性和年龄特征,揠苗助长、急于求成的教育弊病普遍存在。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所谓“教育”,干涉或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

基于这些现象,卢梭奉劝世人:教育不要操之过急,不要给学生讲空洞的道理。过早地给儿童施加各种教育影响,过早地与儿童讲道理,既不符合儿童天性,又会让儿童产生偏见。因为儿童还没有判断能力,他记住道理的同时可能连谬误一起吸收了。卢梭认为偏见比无知距离真理更远。而且,操之过急的教育会导致盲目施教。孩子的天性需要一段时间才显露出来,成人要等待儿童天性的自然显露,再根据孩子的情况施加恰当的教育。如果操之过急相当于“在还不知道如何着手以前就开始行动”,结果只能欲速则不达。

五、防范甚于灌输

卢梭认为,社会中带有偏见和愚昧的做法是教育的最大敌人,成人的重要任务是做好安排和防范,消除一切人为的和不当的限制和束缚。消极教育阶段,家长和教师的重要使命是让孩子避开各种偏见和不良习俗的影响。如果孩子在生活中看到一些不良的人和事,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淡化这种影响,将这种影响降到最低。此外,成人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因为成人在训诫过程中一不小心传达的恶意对孩子都是致命的。

与周围环境的不良相比,教育不善的危害更大。尤其是喋喋不休地向儿童灌输思想,产生的危害超过儿童在周围环境中耳濡目染各种坏事产生的危害。有时成人欲加给儿童的教育,在儿童那里却变成了另外一种意思。例如,《乌鸦与狐狸》这则寓言故事,很多教师把目的定位于教育学生提高警惕,不要被花言巧语欺骗。事实上,有的孩子得出的结论是:凡事要动脑筋,要有智慧,这样才有肉吃;有的孩子认为,有时为了利益奉承一下没什么不好的,等等。

卢梭劝告教师,一定要谨言慎行“大自然把这个世界造成了人类的第一天堂,你在这个世界上要当心,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恶魔”。(《爱弥儿》,第101页)卢梭这句话虽然尖刻,但对于摈弃机械灌输、一味“摆事实、讲道理”的教育方式,却有莫大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但柳松.卢梭“消极教育”思想的积极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