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过度管理:学校谨防跨出的一步

过度管理:学校谨防跨出的一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01:34:03
过度管理:学校谨防跨出的一步
时间:2023-08-05 01:34:03     小编:

某学校为了响应当地教育局号召,实施课间操改革,要求全校学生在操场跳“国标舞”。录像上只见男生燕尾频摆,女生裙裾翩翩,轻歌曼舞间观者恍如走进了欧洲宫廷。但是笔者留意到,镜头多数只停留在某几个学生身上,其他的场面只是闪现一两个长远镜头而已。于是感到,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跳这种舞的,再说它能否取代原有广播操的功能也两说。学校这种管理显然过度了。

笔者在一些学校参观时,发现这种“过度”的现象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校园环境布置中,宣传口号铺天盖地:走廊上镌刻着校训,廊柱上张贴着办学思想,窗户印上了学校的办学特色,甚至连楼梯台阶上也写上了礼貌用语。这样的布置既不美观,学生也不认同,明显是“宣传过度”了。

在班级工作中,笔者也听到过家长的抱怨。一位家长举着手机说,“看,学校又‘出花头’了,要求家长写一段六百字以上介绍孩子成长经历的文字,并选择具有纪念意义的六张图片,还要制成网页的格式,认为我们很闲啊!”还有些班级会让家长督促、签名、辅导孩子学习,还美其名曰“和孩子共同学习”。这明显是班级工作管理过度了。

在家长学校建设中,某校为了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推出评选“共同阅读好家庭”的活动。条件是必须拥有300本以上书籍,每月能够购买新书,每天有共同阅读的时间,并且长期做好读书笔记……有些家长感到吃不消,自己的业余时间被“绑架”了。的确,学校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评比的方式有点过分了,管理的范围有点越界了,这又是一种过度管理。

在课程建设中,某校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提出“为每个孩子开发课程”的口号。认为孩子需要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于是设计了“哲学课程”。现代孩子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不可少。孩子需要面对大量的学习任务,“综合思维训练课程”有助于孩子掌握学习方法。学会交往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于是又开发了“礼仪课程”。课程的多少似乎成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但是由此带来的是,孩子的书包越来越重了,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了。笔者感到,开发校本课程没有错,但是要适度适量,否则就会出现过度现象。

在教学思想创新中,某所学校提出了“先学后教”的模式,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有的学校认为改革的力度可以再大一点,要求全校教师在课堂上只讲5分钟,留35分钟让学生自学。不久,一所学校有了更加大胆的尝试,认为教师只要在教室外巡视就可以了,孩子们完全可以在课堂内自主学习。这样的举措一经推广就受到了大家的质疑:如果没有教师的教,课堂教学还完整吗?这明显是创新过度了。

判断管理是否过度的标准,要看学校的管理对象是否越界了,把家长当成学生一样管理了;看管理的时间是否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把午休、节假日等都当成上班时间一样管理了;看管理的标准是否超过了合理的界限,让孩子产生了学习的疲劳,让教师产生了教育的厌倦;看管理的程度是否有了“泛化”,把适合部分师生的运用到了全体成员;看管理的方法是否契合对象,让对方能够接受并且乐于奉行……

那么,管理过度现象为何会层出不穷呢?笔者认为这是部分教育管理者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怪。某些教育管理人员急于推出教育成果,一时之间教育理论风起云涌,教学热点此起彼伏,课堂几度翻转,教育成果出现了“大跃进”,名不见经传的在职教师都搞起了“教育思想研究”,不成熟的教育理论都可以大面积推广,这不是一线教师所能够主导的,所以首先应该从管理人员身上找原因。其次,社会舆论对教育的求全责备,一出现社会问题,首先对学校问责,学生随地乱扔垃圾了,出现不文明现象了,某些家长会指责,学校是怎么教的?当然学校有责任,但是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味让学校负全责,容易造成学校管理“事事是重点,处处要落实”的一团乱麻的局面。在学校工作中,还涌入了许多上级部门摊派的,与教育关系不大的内容。当然,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不到位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随着各种教育理论的涌现,某些教育工作者出现了理解不到位,运用不得法的现象。听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就把课本踢到了一边;看到“教是为了不教”,就一味让学生自学;学到“翻转课堂”,就让全体孩子通过网络回家学习,而缺少了观察的意识、反思的精神,没有认真考虑这些方法措施具有怎样的利弊得失。

过度管理会造成大量教育资源的浪费。仅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这个“热点”来看,大量重复、低质的印刷品比比皆是。过度管理能够得到短期繁荣,却会带来长期的副作用。例如某所学校采用军事化管理,在初中升学考试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一到高中,学生的成绩就出现了大幅度滑坡,甚至还产生了厌学现象。学校教育有所能,也有所不能,如果管了不该管的事,对学生教育大包大揽,容易失去社会的信任。一些学校提出的办学思想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幸福而教”,口号足够响亮,但是要做到却是难上加难,管了自己管不好的事情,容易吃力不讨好。

那么应该怎样收住过度管理的脚步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三点:

一是看管理策略是否具有主体间性。我国教育家周浩波认为,“主体间性”用意义理论来注释,可以说成是主体间的意义共享。学校管理出现过度现象,往往是因为一些管理者的“一言堂”造成的。一些管理者为了推出办学成果,或者认为教师的思想觉悟不高,主观地做出决定,造成管理的过度。如果能够集思广益,把校长和教师、学生都看成是管理的主体,就可能防止冒进。当然,采用主体间性管理,需采用意义互明――平等协商――实践验证――利益共享的策略,否则会造成形式上的民主。例如某所学校在推行绩效工资时,部分老教师提出应该增加教龄补贴。校长采取了民主协商的形式。由于该校老教师占多数,而且拥有主要的发言权,最后通过了这项协议。但是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年轻教师的积极性明显降低,教学质量也直线下降。在年终的考评中,该校的名次垫底,学校教师也没有受到上级部门的奖励。老教师和年轻教师这时才感到了这项措施的不得力。如果管理者能够在民主协商之前,宣传这项措施的意义,对各种可能做出判断,使教师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相信教师在协商中能够采取理性的态度来思考。在协商结束后不妨设一个试用期,及时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改正。教师感受到了这项措施带来的“实惠”,自然会主动实施,并且不断完善。 二是看管理对象的“人均GDP”是否具有智慧特征。根据某网站调查,我国近年在GDP总量上和美国相差不多,但是人均GDP不及对方的五分之一。其实在教育上也是一样,判断一所学校的管理是否有效,不仅仅是看它的教育总量:有多少学生达到优秀率标准,多少教师被评为骨干教师,学校取得了多少荣誉,更要看教师和学生付出了多少劳动,成绩是在怎样的管理条件下取得的,只有如此才能判断你的管理是否有效。叶圣陶曾经说过,最好的教是不教。同理,最好的管理也应该是不管理。当然这里面的“不管理”也包括隐性管理,即采取比较隐蔽的管理方式使对方获得认同。例如某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礼仪水平,要求学生主动向教师问好,并且把它列入考核,作为学生操行等第的主要评价标准。为了要求全体学生达标,学校要求教师见到学生主动问好,并对不搭理的学生记下姓名,进行批评教育。虽然学生都能在校园内表现得彬彬有礼,但是一出校园就产生了副作用,有的躲着教师走,有的爱理不理,还有的敷衍了事。如果我们采用更加隐蔽的方式,也许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育才学校的马校长就不主张扫地用扫帚,他对学生说:“扫地是件煞风景的事,我喜欢看你们弯腰捡垃圾的样子。”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亲自做的。几十年过去了,学生回忆起来还动情地说:“在育才学校,你根本看不到一张纸屑。每当秋风过后,同学们纷纷弯腰把树叶捡起来。”那是一幅多么动人的景象啊!拾拣者在弯腰的刹那,使他人有了警醒;丢弃者在弯腰的瞬间,让自己产生了反思。马校长用智慧唤醒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三是看管理的标准是否具有生态化特性。判断学校的管理是否过度,我们不妨用生态化的视角,即学生和教师是否能够坚持、快乐、长久地接受管理,并且通过管理感受到学校教育的幸福。看看你的学校,学生在假期结束后是恐惧上学还是乐于上学,教师在QQ上的留言是很累还是很快乐,孩子在上课中是微笑还是痛苦……就可以判断学校的管理是否具有生态性。例如某所学校要求教师做课题,但是教师不愿意承担这项额外任务,所以报名者寥寥无几。于是学校尝试了以下五点改革:一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日常的工作内容,二是课题研究活动就是日常的教研和教学活动,三是研究成员就是教研组、备课组成员,四是研究资料和学校每月随笔整合,五是结题报告就是学期总结性论文。这样的课题研究使教师觉得有意义,真正解决了实际问题,何乐而不为呢?这样的教育科研才具有生态化的特征。当然,笔者也经常听到这样的事例,有的教师开始对被动的课题管理很反感,但是一段时间下来,看到自己取得的成果,产生了快乐的体验,并理解了管理者的苦衷。笔者认为,这样的管理也具有生态性。

当然,要防止管理的过度,更要防止管理的不作为,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拥有管理的智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