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初中语文课中的美育渗透

浅析初中语文课中的美育渗透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23:50:23
浅析初中语文课中的美育渗透
时间:2023-08-05 23:50:23     小编:

美育,即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它是指通过一定的载体以培养学生认知美、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初中语文课中的美育,是将美学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始末,从语文素材中发现语言文字之美,感悟文学意境之美,欣赏篇章段落之美,创造语言艺术之美。

一、初中语文课中美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文学、美术、音乐、历史、自然、地理、文化、旅游、经济等方方面面,从每一方面都能挖掘出美感。在初中语文课中渗透美育,抓住每章节内容中的美的结合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自然、艺术、文学的情感共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在初中语文课中贯彻美育,用优美直观的艺术形象去启发学生,帮助他们认识和感受真善美,潜移默化地推动德、智、体等教育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得到全面提升。同时,语文课本中的各种感人人物或事迹,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操、感恩情怀,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生活,理解亲情、友情的重要性,强化情感教育。总之,在初中语文课中渗透美育,对于学生的身心、人格、情感等素养的全面培养和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于现代素质教育的有序推进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初中语文课中美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1.咬文嚼字,发现美

语文之美,在于它的博大精深,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包含了多种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意思,彰显着不同的美感。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语言艺术风格多姿多彩、缤纷斑斓,比如有简明扼要的精炼美、辞藻丰富的华丽美、平铺直叙的自然美、含蓄委婉的婉转美、活泼跳跃的节奏美、千变万化的修辞美等。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咬文嚼字”,仔细品味经典字词的含义,深入挖掘字词中的美感,时刻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例如教材中朱自清的《背影》这课,就可以通过“咬文嚼字”、品味字词来挖掘和发现语言文字之美。作者用“黑”“深青”来描写父亲的穿着,表现父亲的质朴;用“再三嘱咐”“踌躇”“嘱托”等词来描述父亲对作者的不放心和关心,表现父亲对作者平凡且深沉的爱;用“蹒跚”“攀”“探”“缩”“倾”等动作词汇来描写父亲年纪大了,步履缓慢、动作生硬的情景。通篇文章语言平实朴素、通俗简练,却十分形象、贴切、隽永,极富表现力,给读者展现出一个平凡又伟大的父亲形象。学生们细细品味这些字词,可以披文入情地感受父亲对作者深沉的爱以及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发现其中的亲情美。

2.入情入境,感悟美

意境是将文字与情感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语言文学艺术境界。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是具有一定意境的,有的描写自然风光,有的描绘生活图景,尤其在诗词歌赋及小说、散文中最为突出。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景美、意境美,感悟其中的文学艺术美。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他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大片嫩绿的小草、花团锦簇的桃花杏花梨花、成群飞舞的蝶蜂、氤氲的草香花香、嘹亮的牧童笛声……一幅声、光、色、影、味俱全的灵动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教学本篇课文时,教师要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勾勒出这幅活灵活现的春景图,体会作者是如何将美丽的春景写活、写透的,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体验文字背后的美感。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类似的课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能激起学生对美的遐想。比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绘出济南冬天的迷人之美;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通过描写乡村秋天的夕照景象,寄托游子浪迹漂泊的凄楚之情;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作者通过描写“放情林木,醉意山水”,来抒发怡然惬意的“意”,表达秀丽多姿的“境”,写出了情境交融、意境相生的效果。这些课文都饱含了丰富的情境之美,教学时要将美育充分融入,带领学生入情入境,驰骋在优美的文字海洋中,去感悟美、理解美。

3.解篇析段,欣赏美

在一篇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往往蕴含在文章的思路与结构之中,随着情节的推进而不断加深、凸显。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剖析课文结构,解读文段思路,分析故事情节,从而理清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鉴赏其中蕴含的文学形象,欣赏艺术之美。

例如教学宗璞的抒情散文《紫藤萝瀑布》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解析文章的结构,分析作者的思路,解读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本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赏花―花开满壁、生机勃勃;忆花―稀稀落落、孤芳伶仃;悟花―枯木逢春、生机再现。作者睹物思情,睹物思人,紫藤萝的花开花谢给了她深刻的鼓舞和启迪,她的情感随之不断变化、递进和深入,深刻领悟到人生际遇与花一样,会遭遇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无止境,人应该怀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在解析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以结构为主线,启发学生思考作者思想情感变化的过程,深入讨论和理解,进而学会鉴赏文章蕴含的情感美、人物的精神美以及作者领悟的思想美。

4.活学活用,创造美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万象紧密联系的课程,语言文学的创作本身就源自于精彩纷呈的生活。为此,在初中语文美育教学过程中,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运用所学去欣赏美、创造美。当我们将语文教学引入生活中时,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活泼生动、轻松逼真的学习环境,营造出一个充满生活美感的氛围,引领学生的情感不断升华,从而激发出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意愿。此时,教师便可以趁机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言技能充分运用起来,通过遣词造句、朗读复述、讨论交流、写作练笔等方式来巩固知识、深化理解,创造出独具美感和个性特色的“文学作品”。

例如学习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后,教师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的夜游情景。学生们很快进入状态,纷纷介绍自己的游览经历。有的说自己夜游珠江,欣赏到广州月色朗朗、华灯璀璨、江水涟漪、光影十足的气派景象;有的学生说最难忘夜游西湖的情景,在凉风习习的夏夜,划着小船,欣赏波光粼粼的湖景,可以看到若隐若现的水塔,还有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的雷峰塔,画面十分优美。通过课堂即兴讨论表达,巧妙地将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挖掘美、创造美的审美活动结合起来,一举多得。

总之,语文本身就是一门美学艺术,它的美潜藏在语言文字之间,语文教学应该与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意义,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将语文知识传授融入审美教育,让二者相互促进和渗透。教学要从咬文嚼字着手,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解篇析段、活学活用,启发学生发现美、感悟美、体验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和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资料:

2.卫春耕《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新课程:教研》2010年第5期。

3.彭青青《以人教版为例分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新课程》 2012年第7期。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