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抓住形式,激发联想

抓住形式,激发联想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8-30 01:21:48
抓住形式,激发联想
时间:2022-08-30 01:21:48     小编:

摘 要: 为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作者通过抓住线条、形体、色彩、质感等美术形式,激发学生与美术形式相联系的事物产生联想,以加深对美术形式的理解,提高美术素养。

关键词: 形式 激发 联想 美术鉴赏 美术创造

美术形式,主要指线条、形体、色彩、质感等。鉴赏美术作品时,从形式角度鉴赏美术作品是美术鉴赏最基本的方式。塑造美术形象时,形式元素是塑造美术形象最基本的造型语言要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一不存在客观上的某些内在联系和主观认识上的某种关联性。当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或者接触某一事物的时候,忽然会从这一问题、这一事物的某一点迅速与另一问题、另一事物的相似点或相异点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这就是联想。联想既是审美过程中的一种心理活动,又是美学、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同时联想这种心理活动是一种扩展性、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创造美活动中的科学思考方法。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就是联想产生的客观因素。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形式自然与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存在必然的联系。下面笔者就如何抓住线条、形体、色彩、质感等美术形式,激发学生与美术形式相联系的事物产生联想,加深学生对美术形式的理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谈谈个人认识和做法。

一、抓住线条,诱发联想

立体造型的线条指细长的形体和形的边缘。平面造型的线条指点的移动轨迹。线条能够给人视觉与心理上的双重体验与感受,能够给人们想象空间,具有联想的可能性与象征意义。在表达客观物象时,它的表现力是极其丰富的。在美术家创造的各种线条中,不同用笔产生的粗细、快慢、浓淡的线条,可唤起我们对粗糙、轻柔、弹性等不同质感的生活体验的联想;行笔方式和快慢,可唤起我们对沉重、压抑、轻松、活泼、激愤的情绪的回忆联想,或唤起我们对快速用笔、轻飘用笔、有力用笔、颤抖用笔的用笔体验的回忆联想。人对现实生活中视觉经验与联想而产生对不同线条的不同感受。我们可抓住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诱发学生对与之相关联的生活中事物产生联想。如笔者在引导学生鉴赏中国当代画家吴冠中的《春如线》时,提问学生:“在这幅画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心里有什么感觉?长长的线条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经过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之后,一个学生自告奋勇回答:“看到了许多圆转而飘逸的线条和彩墨点,让人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让人浮想联翩!画面上的线条让我联想到了柔柔的春风,联想到了蒙蒙的春雨,联想到了细细的水流。线条在柔和中跳动,让人感到这就是一幅春天的美丽画卷,具有现代感、节奏感!”这样,培养学生用联想的方法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线条。

二、抓住形体,引发联想

形体指对象的形状和体积。形体可通过自身展示,给人视觉上的刺激,形成某种特殊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美感,从而引发人与其相类似的物体产生联想。自然界的形体特征虽然是千变万化的,但我们可以抓住形体,引发学生与简单的几何形体产生联想,把复杂的形体概括到简单的几何形体中,用理解几何形体的方法对物体进行理解,用体积观念观察、分析、表达物象,培养形式鉴赏能力和训练写实造型能力。为了让学生用几何形体理解物体的方法鉴赏美术作品,笔者展示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镜前女子》,用讲述法介绍现代派画家常用变形方式,将客观的物象化解为几何形体,使欣赏者摆脱具体物象的干扰,更专注于绘画基本元素之后,指着画面的头部等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提问学生:“画面是由哪些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学生回答:“球体、椭圆体等组合而成。”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写实的造型能力,笔者设置了素描头像写生,要求学生表现一幅具有空间体积感的素描头像写生作品,笔者指着头像写生模特儿的头部引导分析形体,提问学生:“我们可以把复杂的形体概括成最简单的几何形体,那么,这头部,你们可以联想到哪些几何形体?为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我们可以把头的形体联想为六面体,因为头部由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组成;我们可把头联想到球体,因为头是圆的。”这样,培养学生联想、归纳、概括形体的能力,开发创造性思维。

三、抓住色彩,触发联想

色彩是一定波长的光映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感觉。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对不同色彩逐渐形成某种特定的心理反应,观看色彩时,由于受到色彩视觉的刺激,在思维方面产生对生活经验和环境事物的联想,从而形成感官上的共鸣,使本来没有灵魂的色彩情感化、精神化、人格化。我们可抓住色彩这种心理属性,触发学生产生色彩联想,培养学生色彩感受能力。如笔者在引导学生鉴赏后印象主义画家凡・高的作品《黄色的房子》时,先提问学生:“这幅画在色彩表现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画家大胆地利用天空蓝色的对比和衬托,强化房子墙面和地面在阳光照耀下的金黄色。”紧接着提问学生:“看到这金黄色墙面和地面,你们联想到了什么?有何感受?”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想到了炎热的太阳,感受到画家的激情、狂热、偏执。”这样,培养学生色彩感受能力、色彩语言表达情感能力。

四、抓住质感,促发联想

造型艺术中,质感指艺术家对不同物象运用不同技巧表现的真实感。不同物质其表面的自然特质称天然质感,如空气、水、岩石、竹木等;而经过人为改造呈现的表面感觉,称为人工质感,如砖、陶瓷、玻璃、布匹、塑胶等。不同的质感给人以软硬、虚实、滑涩、韧脆、透明与浑浊等多种感觉形式。许多艺术表现技法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艺术中对物态质感和肌理的表现手段,从而使作品中纯粹的材质因素成为一种审美元素。在美术鉴赏中,我们可抓住作品表现出的质感,促发联想天然质感或人工质感,在美术创造中,我们可抓住天然质感或人工质感,促发联想设计出美术作品中的质感,以提高美术鉴赏力和美术创造力。如笔者在引导学生鉴赏意大利达・芬奇的《受胎告知》时,当把《受胎告知》的布纹展示到学生面前时,提问学生:“这是什么?”画面中细腻的表现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存在,学生不禁叫出:“这是布。”接着提问学生:“你们看到这幅画,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想到了生活中的布。”又如笔者引导学生鉴赏瓷器上星点珍珠釉的质感时,提问学生:“星点珍珠釉的肌理、纹饰的设计灵感来自哪里?”学生细心观察,思考了一会儿,回答:“灵感来自花岗岩,设计师看到花岗岩质地、纹理产生的联想,创造了星点珍珠釉的肌理效果。”这样,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中质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美术教师在美术审美活动和创造美活动的实际教学中,只要善于抓住线条、形体、色彩、质感等美术形式引导学生对自然界与生活中相关事物的产生联想,捕捉联想碰撞的瞬间火花,形成感官上的共鸣,体验、感知形式美感,就能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