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建安文学“慷慨悲凉”风格的形成原因

建安文学“慷慨悲凉”风格的形成原因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11:49:04
建安文学“慷慨悲凉”风格的形成原因
时间:2023-08-06 11:49:04     小编:

【摘 要】建安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与它慷慨悲凉的时代风格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建安文学,文风清峻、慷慨悲凉、深沉强劲、气盛词丰,是反映社会现实,抒写人生感慨的灿烂历史篇章。本文主要分析建安文学“慷慨悲凉”风格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建安文学;“慷慨悲凉”风格;形成原因

建安文学有着独特的“慷慨悲凉”的风格,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密切相关的,人类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活,周围的草原、平原、水乡、滨海、内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精神和思想,那么,建安文学为何会出现“慷慨悲凉”的风格呢?

一、建安文学中“慷慨悲凉”的时代风格

时代风格就是同一时代、同一阶级与同一民族,在外在因素的影响下,作品风格上表现出的相同或者相似之处,对于建安文学的精髓,就是其“慷慨悲凉”的叙事风格。例如,曹操的《短歌行》中描述到:“慷当以慷,忧思难忘”,刘祯在《鲁都赋》中描述道:“义激毫毛,怨成梗慨”,从这些诗歌中都可以阅读到奋发、激昂的情感。实际上,这种悲凉的描述在先秦时代就可以寻到迹象,但是先秦时代的作品尚未形成悲凉的风格,但是,进入了建安文学时代,文人的自觉意识开始觉醒,他们从创作主体角度来分析文学,创作出大量的抒情作品。同时,在当时客观环境的影响之下,建安文人很容易出现悲凉之情,其创作的作品中无一不传达着这种情感。

二、现实家园和精神家园的丧失

在建安时代,著名的文学家包括“建安七子”、“三曹”、“邯郸淳”、“杨修”、“蔡琰”等等,这些文人生活的时代王朝岌岌可危,朝廷名存实亡,社会动荡不安,文人们流离失所、沦落他乡,有些文人想乘机在乱世中有所作为,但是更多的文人则想寻求安神之所,保全性命。以“建安七子”为例,他们有大量的作品描述亲人的流离失所,在这些作品中,他们表达出了社会动荡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的痛苦,格调非常的悲凉。

建安文人不仅失去了现实家园,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他们的精神家园,他们在政治上无依无靠,不得不暂时归附于地方政权与军阀,失去了心灵与精神的栖息地,而当时王朝对于文人的迫害也开始让他们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在肉体、精神上,他们都无家可归,这也是建安文学“慷慨悲凉”风格形成的主要诱因。

三、人的思想价值的冲突

在汉朝默念,政治黑暗、儒学衰败,道家思想盛行,与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人们的思想价值与实践活动产生了冲突,在儒家思想下,文人是没有价值的,他们仅仅是政治活动的一个环节,个性被淹没。在他们有了主体意识之后,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价值,他们的道德实践与政治活动开始成为自我价值实现的手段。面对新的社会思考,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个性,渴望张扬个性,于是,就与传统的道德思想产生了矛盾。他们渴望扬名立万,在这一方面,曹操是典型的代表,他的乐府诗有着浓厚的政治意识,仙游诗则表达了他的享乐意识,由于政治环境存在差异,这些矛盾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得到了隐蔽与平和的表达。

四、由于文学觉醒产生的失落感

在建安时代之前生活的文人,他们往往身兼数职,如官僚、文学家、学者等,其中官僚是最为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觉醒意识的产生,文学开始脱离学术与政治,成为了独立的领域,真正全心全意从事文学活动的文人大量出现,人文意识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强烈,在该种反差的影响下,他们的心底产生了寂寞感。汉末建安时期,文学正式脱离政治和学术成为一个自在自为的领域,其所得到的是自身地位的确立和自我质性的完满,其所失去的则是对政治的直接干预和对道德观念的有效承载,这自然使文学产生一种孤独感和失落感。作为文化转型时期的文人,建安七子及曹植等人的文学创作,准确而深刻的反映了这种对本所拥有的功能丢失后所产生的失落感。

五、建安文学创作受到音乐的普遍影响

建安时期除继承和发扬了此前的风习外,大文学家、音乐家蔡邕的弟子们、同样也喜爱和擅长音乐的曹操、阮r、王粲,蔡邕的女儿蔡琰及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等人构成了邺下文坛的主体,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政治和文坛领袖曹操、曹丕及建安后期文坛领军人物曹植,都是精通音乐并有大量乐府诗创作的人物,因此,我们说建安文学创作笼罩在音乐艺术之中是不为过的。

建安时期是一个文化转型的时期,也是一个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多元的时期,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社会责任与生命意识发生内在冲突的时期,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学必然是内容深刻、形式多姿多彩的,建安文学慷慨悲凉风格特征本身就显示了其构成因素的多元性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参考文献:

[2]邢培顺.建安文学“慷慨悲凉”风格形成原因再探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3]张蕾梅.略论建安文学自觉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J].文学教育(上).2010(05)

[4]白金香.建安文学成因分析[J].文学教育(下).2008(0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