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初中生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

浅谈初中生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08 02:45:08
浅谈初中生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
时间:2022-10-08 02:45:08     小编:

初中语文中考题型不断地更新,减少了客观题,增加了阅读题。随着这一变化,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任务就更严峻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提升初中生语文的阅读能力。

一、教无定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从而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时时给学生“惊喜”,让他们对语文课有所期待,从而爱上语文。教学《白杨礼赞》时,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每组派会画画的人上黑板画白杨树,并让学生对这几幅画评分。由于南方学生普遍没有见过白杨树,画的自然就“千姿百态”,学生为了评出最佳作品,就只能以文章对白杨树的介绍为依据,这样,原本不爱看的文章一下变得趣味盎然,学生对照书本,指点评价:这个树枝画得不够直,那个树叶画得太小……这样的阅读效果远比教师生硬的灌输要好得多。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这种学习一旦成了学生的精神需要,那么学习就会发挥出高效。

二、加强指导,教给学生正确方法,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

如果兴趣是船,那么方法就是舵。要达到目的,提升语文能力,离不开对学生方法的指引。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懂课内的文章。课内文章是典范,是标本。如何让学生从读中摸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从读中悟义明理,教师要“授之以渔”。第一、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圈点勾画出重点段、重点句、重点词。判断文章题材,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第二、针对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对文章质疑,自己设计几个有关于文章内容、中心思想、语言品味等的问题。第三、重读文章,或直接用文中语句回答自己所提的问题,或紧扣中心,结合背景,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活作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必须心平气和,要细心,耐心,不放过任何有用的细节,同时也应注意取舍,做到精读、略读得当。在这种方法下多读、多实践,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使这种兴趣与方法成为自己的东西,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阅读文章时会更敏感,读到意味深长之处会自己动脑质疑解惑,语文能力自然会有所提高。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由课内到课外拓展迁移。随着中考题型的变革,苏州市语文中考将不考课内现代文阅读,全部考课外阅读。因此,学生只读懂课内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要教会学生由一篇文章读会与此类似的一类文章,只有这样,学生在考试中才能决胜。要教会学生会读一类文章,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适时拓展,引导学生归类。当然,在这个环节上,课内文章依然是一个最好的范本。例如八下第一单元,课文都采用了象征的手法。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白杨树象征北方坚强不屈的抗日军民,千里马象征怀才不遇的人才……通过对课内课文的学习,适时的给学生拓展课外的阅读,把课内学到的方法迁移到课外的文章阅读上去。如《悬崖上的树》是借对坚强不屈的树来赞美人的坚强不屈的精神。纵观现在中考语文的阅读语段,要么借景抒情,要么托物寓意,要么借古讽今,要么表达追思……这些类型的文章,在课本中都是有范本可循的,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迁移拓展及引导,久而久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一定能提高学生在应试中阅读答题的准确率。

三、合作探究、教师疏导和学生讨论相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现代文阅读中除了小部分题可用原文直接回答外,大部分主观题与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语言答题的能力直接有关。有时学生会出现审题偏差,或脑中想着但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现象,且普遍羞于问老师,只是坐等答案。此时教师如一味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或直接讲出答案,不仅对学生毫无帮助,反而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如果教师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鼓励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间讨论没有压力,畅所欲言,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当然,学生在讨论前,教师必须预先有所布置,使学生讨论有的放矢,做到有序、有效。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引导学生解决疑点、难点。我在教学《故乡》时,遇到这么个问题:人们都说“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你认为这次离开故乡的我还有这种感受吗?这个问题却使学生产生了分歧,有的肯定,有的否定。此时,我没有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趁着这个分歧放手让学生讨论。表否定的学生说:“我”离开故乡时“并不感到留恋”,而且故乡物是人非,“我”如此失望,当然就不存在“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的感受了。表示肯定的学生毫不相让:你们只看到表面,没有联系全文看,虽然“我”心中的美好回忆被衰败冷漠的现实打破,对故乡深感失望,但文章最后却反复在说“我”的希望,希望故乡的人过上自由幸福快乐的日子,希望故乡变得好起来。随着讨论的展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当谁也不能说服对方时,教师必须站出来评判是非了,要适时引导学生,回答这种问题时要联系全文分析,切不可只就语段分析,故乡的萧条冷落使作者失望,童年的玩伴今非昔比令作者不留恋故乡,但并不是说,他对故乡的感情就完全没有了。文章结尾,“我”的一系列希望不是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吗?对故乡不亲会有这种希望吗?在疑问中再次让学生肯定答案,学生易于接受又印象深刻。但有时遇到主观性较强的题目时,教师不能以统一的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因为此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一定要求学生阐述充分的理由,教师及时对学生言之成理的答案要予以肯定。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力会有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