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我国高等院校自主招生的实施效果及对策探讨

我国高等院校自主招生的实施效果及对策探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0 01:23:05
我国高等院校自主招生的实施效果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3-03-10 01:23:05     小编:范晓英

高等院校自主招生被认为是扩大高等院校招生自主权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标是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为那些符合招生院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具有发展潜质、不能通过普通高考被录取的才俊提供一条有效的通道。自主招生有助于打破现行高考制度中一考定终生的极端化局面,为部分偏才怪才,提供上大学的机会。

一、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简述

2001年,教育部在江苏省的三所大学首次实施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改革,之后,在总结试点高校经验的基础上,对全国高等院校的自主录取招生工作改革进行了统一规划,并于2003年正式向全国高等院校颁布了《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全国22所高校成为自主招生的试点单位,允许试点院校拿出5%的招生计划用于自主选拔录取优秀考生。随着试点范围的逐渐扩大,招生范围也从重点中学向普通中学扩散,招生对象扩大到所有考生,允许非应届生报名参加自主选拔录取测试。此后,自主招生政策逐步放宽,2008年11月,教育部取消自主招生不超过5%的人数上限。据教育部有关资料显示,2003-2010年,试点院校由原来的22所增加到80所,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跨入大学门槛的考生6年问翻了六番。同时,自主招生的报名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最开始的统一由考生就读的中学推荐,演变成考生自荐与中学推荐相结合的新模式。高校的自主招生方式也出现了新举措:各试点高校开始强强联合,最有影响力的当数以北大为代表的北约,联盟、以清华为代表的华约,联盟及同济大学领衔的工科院校同盟卓越联盟 2010年,北京大学事先推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自主招生方式;2011年,清华大学首次推出自主招生试点双计划。

二、对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实施效果的评价

纵观我国自主招生近}一年的发展历程,试点院校范围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多,招生标准逐渐放宽,招生方式多元化,但各试点高校在招生过程中也存在招生标准单一、成本过高、缺乏必要的监督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人们对自主招考的效率和公平产生质疑。

1.标准差异性小,难以体现高校办学理念的独特性。在高等院校推行自主招生改革的初衷是使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方针、办学特色,招收在某些方面有潜力、特长,勇于创新但不能通过高考被录取的偏才怪才。在这方面,美国大学的理念及标准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美国的大学尤其是顶尖大学,在招生录取时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是申请者是否符合本校的办学理念。每所学校制定的录取标准不尽相同,在遴选优秀学生时既要考虑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要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并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

当前我国主要高校实行的自主招生形式虽各有差异,但实质上仍是高考成绩+综合素质的形式,其中,高考成绩仍然是自主招生的最重要指标,考生仍然要参加高考,其最终成绩等于高考成绩+自主招生考试获得的额外加分。如果这个最终成绩达不到报考院校的录取分数线,考生还是不能进入该院校。综合素质的内涵很丰富,既有智力因素又有素质、能力因素,难以被客观量化,因此,对综合素质的考核最终无外乎是看学业成绩、评优评先结果、各类学科竞赛成绩、科技创新成果等。2010年,北大试图突破整齐划一的格局,尝试采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自主招生政策,但是,首批39位获得推荐资格的中学校长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和质疑,最终被迫以学业成绩来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可见,高考仍是考生必须逾越的一道门槛,高校仅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了有限的自主招生权。

2.进一步拉大差距,错失许多优秀人才。高考之所以能一如既往地得到教育界的认可和支持,不仅因它为高校选拔了人才,还因为它体现了社会公平,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高校的自主招生有可能影响公平选拔人才,进一步拉大地区差距、校际差距及城乡差距等。

第一,地区差距。从近几年各自主招生高校的招生简章来看,许多试点高校仅在经济、教育较发达的沿海东部等地区进行招生,经济、教育欠发达的西部和边疆地区的学生没有权利报考自主招生的高校。如2011年浙江大学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规定:理科在全国所有省份进行;文科在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19个省(市、自治区)进行。

第二,校际差距。有的高校不仅规定了自主招生区域,还明确规定考生必须来自这些地区的重点中学。如2011年北京科技大学规定:我校优质生源基地或省级示范性高中重点推荐的综合素质高、有突出特长(文艺、体育特长除外)和培养潜能(有相关材料可以证明)且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优先考虑我校的生源基地校。

第三,城乡差距。自主高校过于严格的选拔条件,使许多农村考生望而却步。试点高校对招生对象和招生条件都有明确规定,那些在全国各大型活动比赛中获得奖励或在某些方面有突出才能的学生享有优先报名资格。农村地区受教育资源、教育机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难以专门培养学生的突出才能。

上述种种限制将那些出生在偏远地区、就读于普通中学、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拒之门外。在我国西部的偏远落后地区如青海、西藏、新疆等,同样会有综合能力强、才能突出的特殊青少年,但各自主招生高校的硬性规定导致这些地区的优秀人才丧失了参加自主招生的机会。自主招生考试并没有促进考生的公平,反而进一步拉大了他们之问的差距,导致弱势幼台终处于弱势的位置。

3.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高等院校自主招生一般要经过考生申请、考生学校推荐或考生个人自荐、资料审查、笔试、面试等环节,需要高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复旦大学招办主任光宏教授曾说:每个学生要经过5位教授的面试,我们250位教授进行了3天,从早上g点钟神经一直紧张到晚上6点多。教授的时问成本是很高的我们还有一大批服务人员、志愿者,还要带着卷子到全国各地去举办考试。另外,高校还要承担考生的自主选择可能带来的成本和风险。部分考生在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获得录取资格后,如果高考成绩理想可能会放弃自主招生的院校而选择更好的高校;部分考生虽然通过了自主招生考试,但高考成绩未达到规定的分数线而不能被录取,使得自主招生的高校出现白忙活一场,空欢喜一场的情况。此外,考生也要承担过高的成本投入。由于各自主招生高校的考试时问不同,考生为了保险起见,同时报考十几所大学,于是就奔波于全国各地高校赶考。部分自主招生的高校要求考生缴纳一定的考试费,例如,2011年湖南大学自主招生简章中规定:考试费200元/人,交通、食宿费用自理。观尽管自2009年起,各大名校开始强强联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校和学生的成本,但双方在投入与产出上仍存在较大差距。

4.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无法保证真正的公平。2009年四川大学破格招收偏才、怪才,2010年北大实行中学校长推荐.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丑闻等新闻,都把高校自主招生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我国当前社会诚信机制尚未形成、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缺失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教育的公平。孟德斯坞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息,没有制约与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自主招生试点之前,部分重点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可以有2%的招生机动指标,但后来这些指标被取消。原因是这些机动指标未能用来招录那些符合学校办学理念、有潜力和特长、勇于创新但不能通过高考被录取的偏才怪才,而被用在关系户身上。近年来实行的保送生制度也因不正之风的影响而饱受争议,面临着不信任危湘L,导致教育部不得不于1998年做出规定,要求保送生必须参加统一组织的综合考试,至2001年,保送生人数被控制在5000人以内。卿在高校自主招生的过程中,还出现一些中学帮助,推荐生伪造成绩单、获奖证书等不诚信行为。

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要建立健全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将自主招生制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三、完善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对策

1.扩大高校自主权,制定多元化评价体系。从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实践来看,国家并未完全把招生权力下放到高校,仍然掌握着招生对象、招生条件及招生规模等的决定权。要进一步放开高校的自主权,允许高校依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自主选拔人才,完全摆脱套路化的招生模式。根据我国国情,取消统一高考制度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我们应该在大一统的基础上制定多元化的录取标准。可以由各大学根据自身的专业要求和专业特点自行确定评估内容,除关注考试成绩外,还要注重考查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及身心综合素质。在评价形式上,可以选择实际操作、实验测试、小论文、免试等。同时,对于有条件的考生可以采用视频、电子邮件、电话等其他面试形式,从而实现选拔标准、选拔方式的多样性、多元性,还能降低考试成本,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放宽招生标准,扩大招生规模。随着招生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自主招生政策逐步放宽,但对于偏远山区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来说,各高校自主招生的申请条件仍很严格,招生对象非常有限,没有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自主招生作为高考改革的试金石,一定要兼顾公平,不能搞区域化、城市化。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说,既然高校里有专家、有领导小组,我们不妨不拘一格选人才。不管什么中学,只要能确实证明他有创新才能,有动手能力,有特殊才能,就可以由学校推荐,也可以自荐。应该鼓励、提倡自主招生高校敞开大门,向全国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张开怀抱。按照国际通行的受教育权弱势补偿,原则,建议国家强制规定试点高校在中小县城、贫困地区及农村地区设置一定的招生比例,并对招生方式和考试内容做适当变通,尝试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通过其他特长获得相应的加分。

3.减少政府干预,建立专业的考试服务机构。美国高校享有充分的自治权,政府既不能对高校的具体运转进行直接干预,也不能通过国家性质的机构进行间接干预,只能通过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和美国大学考试项目测试中心等私立考试机构来建立考生与高校之问的联系。这种专业性服务机构既能防止高校以权谋私、询私舞弊,又能减少高校的资本投入。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建立专业的社会考试服务机构,摆脱我国高校入学考试依靠行政性评价的限制。这种社会考试服务机构只有独立于政府和高校之外,完全市场化,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专业考试服务机构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向各个高校提供考生信息,这是高校录取工作的重要依据;二是为考生提供服务,诸如高校的招生信息,志愿中报、专业选择指导等,促使高校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提高选择的速度。

4.健全监督机制,保证招生的公平。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自主招生改革能否取得成功主要靠三条:一靠自律;二靠制度;三靠监督。尤其在当前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形成的条件卜,要保证招生的公平、公正,必须健全约束和监督机制。首先,各试点高校要提高招生的透明度,做到整个招生过程的公开化、透明化。其次,成立招生领导小组,全权指导、监控招生工作;成立教授会,专门负责考生的选拔。小组成员通过个人中请、民主表决、资料审查三个环节产生,并实行定期更换。再次,国家应尽快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监督高校的自主招生,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招。最后,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社会媒体要在报名、选拔、录取等高考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还可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发布招生信息,促进自主招生的公正、公平发展。

自主招生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全国统一高考的模式下,探索出一条更加多样化、灵活化、差别化的自主招生道路,建立体现高校办学特色的招生制度和必要的监督规范机制。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