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解析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及路径建构

解析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及路径建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15:11:25
解析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及路径建构
时间:2023-08-07 15:11:25     小编:李怀璋

一、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其内容既来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是对未来发展的期盼和坚定不移为之努力的行为倾向。理想、信念本是分开独立使用的两个概念,并各自有着自己的独特内涵。在我国古代,理想常被作为志向使用,如有志者事竟成等。根据《辞海》,理想的涵义为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在《新华词典》里,对理想的解释为对美好未来的设想(指有依据的、可实现的,区别于幻想、空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是人们社会实践的成果,并对实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理想又分为不同类型和层次,如社会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个人理想等。信念一词,许多词典基本把它解释为:信念是一种心理作用、影响、习惯、定势或心理倾向;是对外物的信任、信赖、信仰,并表现为一种执着的意志。信念是人们知、情、意的有机统一,是主体对客体的认可、坚守,表现为坚定不移的精神状态。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凸显及党和政府的重视,在学界研究及媒体宣传上,理想信念基本作为一个词组连在一起使用,理想信念现已作为一个综合概念广泛使用。理想信念一词不是简单的叠加,在新时期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它是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憧憬,以及表现为人们为之矢志不渝奋斗、拼搏的精神风尚。理想信念教育,是党和政府根据需要把党和国家思想理念、奋斗目标及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通过不同方式、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到个人、社会不同群体、组织的影响。在本文研究中,有关理想信念概念特指我国高校对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校党团等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当前,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指培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对共产主义社会必胜的坚信。正如邓小平所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高校应把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通过不同方式、路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用正确的理想信念引领大学生和谐健康发展,发挥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的引擎作用。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是教育思想理念,同时也是教育实践问题。在这一认识下,民办高校需要消除教育产业化的误导,摒弃企业依赖市场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观念,而应当把办学放在教育的本质和初衷上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寓意是办教育应克服浮躁心里,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培养适合国家需要的人才是实施理想信念教育的应有之意,也是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是高校的政治使命,民办高校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三观教育,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自觉性。不仅如此,理想信念教育还需要民办高校在办学中切实克服功利性和短视行为,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实现教育的长效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为此,民办高校不仅要加强大学生的专业教育,还要注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1.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正处于攻坚克难阶段,新常态发展成为当今的必然,在社会转型中各类矛盾日益凸显,许多新认识、新理念和新规则在实践探索中还有待建立和完善,需要形成社会共识。同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社会的敌视、围堵仍在加剧,既有在东海、南海等我国周边疆域的军事挑衅,也有在思想文化领域实施的和平演变策略,干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以期在我国实现颜色革命,达到政权的改变。面对挑战和困境,识别是非和认清发展主流与大局,是决定青年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经受考验的关键所在。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玉汝于成,这是不畏艰险、披荆斩棘走向成功和胜利的奥秘所在,而这一奥秘源于人们在生活中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及始终不渝地坚守。近代以来,面对四分五裂的祖国,无数仁人志士正是秉承救国梦强国梦等爱国思想,赴汤蹈火,前仆后继,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在争取民族自由和国家独立中,无数革命先烈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宝贵精神,如辛亥革命时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他们表现出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崇高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等。理想孕育精神,信念激发斗志。在21世纪新形势、新挑战下,中国梦依然是引领华夏儿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共赴新征程的思想共识,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青年大学生只有积极投入到__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目标。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梦。

2.民办高校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据《中国教育概况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2014年,全国民办高校728所(含独立学院283所),比上年增加10所;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587.2万人,比上年增加29.6 万人,增长5.3%。其中,硕士研究生在校生408人,本科生374.8万人,高职(专科)生212.3万人;民办普通本专科在校生574.5万人,占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22.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民办教育为国家培养了的大批急需人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但民办教育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发展历史还不长,有很多规律需要探索。民办高校非政府投资,所设专业紧密结合市场发展和现实需要,教师的招聘、编制及工资发放等都由主办方承担。学生入学都是自费,招生分数线比同类层次的公办高校低。学校管理的成本来自于学生的学费,学校在教学管理中的相关政策、规定也是本学校制定,学校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招生。与此同时,民办高校大学生也呈现出一定特征。民办高校大学生入学分数线相对较低,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知识基础相对较差,人生理想比较模糊,自制力不强。而这些学生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独生子女较多,颇受家庭溺爱。在校学习过程中,这些学生大多惧怕吃苦,缺失人生规划,把上大学的目标局限于获取文凭上,不安心学习,沉迷于网络冲浪和打游戏。在生活中,他们贪图享受,追求名牌,不仅滋生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及自私自利思想,同时在思想意识上缺乏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受一些网络大V错误言论的影响,一些学生民族虚无主义甚嚣尘上,具有崇洋媚外倾向,有些同学往往不分良莠,盲目照搬观点。凡此等等,究其原因,关键是理想信念的缺失和匮乏。当然,民办高校大学生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大多数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民办教育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民办高校办学的成效在于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缺乏理想信念是制约民办高校大学生发展的瓶颈。理想信念是人们精神和行为的发动机,是前进的引擎。青年大学生只有明确了理想信念才会迸发出前进的动力,才会有克服困难、不断拼搏的勇气和斗志。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是践行中国梦的根本保证。民办高校应将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大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原则

1.坚持方向性原则

民办高校办学有自身的规律,投资方主要来自企业、个人或非政府组织,办学注重经济效益,受市场影响较大。民办高校的管理机制灵活,环节少,效率高,人浮于事较少,同时,大部分民办高校办学晚,历史短,具有后发优势。相对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在办学中占据着以上有利条件,但这也是双刃剑,如果正确运用,这些资源就是正能量,反之,则会影响教育质量。当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坚持培养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对中国梦的自觉践行,这些都是民办高校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忽视的。在实践中,一些民办高校重专业教育和发展,轻视思政课教学和经费投入,把人才培养目标局限于专业教育和就业率上。这样做既可以迎合学生,又可以节约成本。这种功利性办学,不仅有损国家利益,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使得学生观察世界的政治立场较为模糊,价值观扭曲,甚至出现崇洋媚外,认可西方普世价值的倾向。民办高校在办学中不仅要关切办学效益,更要把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放在首位。

2.坚持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研究性和平等性。传统教育模式是教师一言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学习,这种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形势发展,需要改革和创新。主体性原则是探索和研究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重要理念和思维。民办高校大学生具有感性意识强,追求新奇和独立,爱好动手和实践等特点,对于抽象、枯燥的背诵、记忆缺乏兴趣。针对这一特征,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唱主角,教师重在引导、启发,教师的角色应当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导演教练类似的角色。在这种境况下,学生思考、探索、追问及研究的空间大大拓展了,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兴趣随之提高,教师在其中不应干涉,重在引导,教师作用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的体会情真意切,教育教学效果自然会得到体现。

3.坚持系统性原则

理想信念教育是三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长期培养的过程,同时,一个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与人们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涉及到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也密不可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工作。社会、学校和家庭需要协同创新,使学生在教育各环节中不留死角。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父母都很崇拜和感恩,父母的言行和做事理念必然会在孩子幼小心灵中深深烙印。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为此,父母亲应摒弃孩子教育只是学校的责任,需认识到家庭教育同样重要。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各部门应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引擎,同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学院党团工作者及辅导员的职责,是学校每个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及社会各组织应创建、优化社会环境,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公务员、企业家等都是大学生学习的鲜活教材。

四、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建构

1.建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机制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校党团、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完成的。总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学生缺乏兴趣。为此,教育理念、方式等环节必须改革,教育必须反映社会现实,与学生实际结合。民办高校拥有特殊的灵活机制,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也有自身特征,因此,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和特色,整合、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做到宏观管理,各有侧重,一个主题,不同分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校党、团、学生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成为相互配合的有机联系整体。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也要多样化、生活化、现代化,要借助各种多媒体,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主动联系实际生活分析理论内在的联系,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课堂教学主要完成理论思考、逻辑论证及根源追问,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运用在具体的实践中深化,学生处、党团部门可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设置一些校园主题活动或校外社会实践考察,如举办演讲赛、辩论赛、企业参观等活动,在以上活动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参与担任评委,或参与学生校外考察论文的批阅。由此,教师对学生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方面有了完整的监控和反馈,这为教师下一步教学的改进提供可靠的资料和信息。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灵活高效的机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机遇,为实施大学生理想信念引擎教育提供了条件。

2.设置体现理想信念教育的选修课程及隐性课程

由于培养人才的类型、规格、目标不一样,当然要求的标准和侧重点也就不同。同时,在教育教学中应当给学校教师一定的选择空间和自由度。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学分都是统一的,由于各学校学生的水平层次、发展方向不一样,存在着差异性,由此,这样高度统一的教材势必难以适应不同类型、层次学校的要求。再者,由于教材内容高度概括化、抽象化,语句晦涩难懂,内容滞后,在今天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学生自然会与教材产生距离感。在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教学任务之后,为配合课程教学,丰富理想信念教育,民办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学生基础开设多种形式的激励型案例课,如结合双创形势,尝试开设诸如比尔盖茨的成功学、李嘉诚、马云的创业历程等选修课程,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不仅如此,地方历史文化也是理想信念教育不可替代的优质教材。条件具备的,可以编写乡土教材,开设乡土文化课程,学习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乡土文化与学生生活的环境接近,有体验和经历,学生会倍感亲切和兴趣。较于显性课程,隐形课程起到润物无声之功效。隐性课程,是通过把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精神实质隐含在各种教育载体里,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如先进人物言行的示范作用,如各类不同环境的教育效应等。总之,只要坚持和把握了正确的三观教育方向,紧密联系中国梦教育,对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形式、方式、模式的改进和创新才能有方向性保障。

3.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理所当然的主人和剧中人,校园文化是衡量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高低的重要标杆。创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常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及党、团、学工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成效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得到检验。在学校,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学生组建不同类型的社团,有国学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科技类的、经济营销类的,等等,随着学校对双创活动的逐步推进,校园的各类社团不断增多,各类活动也不断丰富。有义工、三下乡、雷锋月、红十字献血等活动。学生根据兴趣成立的社团和举办的大型活动,都是有组织、有章程、有目标,学生为此分工合作,制定方案,校园成为展现他们能力的舞台。有的社团不仅服务校内师生,有的走出校园奉献社会。不仅如此,校园文化还走进了网络,使参与的学生更广泛、形式更现代化。学生运用互联网+ 理念使多项活动插上了翅膀,理想信念教育的空间得到了拓展。社团活动、校园文化为学生自我锻炼、自我提升搭建了实践舞台,但对此,教师不能放任不管,需要监控、引导,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和谐发展。

4.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课堂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重在领会和运用,归根结底是要联系实际运用到实践中去。实践既是对学习知识的检验,又是提高已有认识、探索新知识的起点。实践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在中宣部、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强调,要求把社会实践作为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并已纳入教学计划和学分设置之中。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而实践教学更为迫切。民办高校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普遍较为薄弱,但动手能力强,喜欢探索,这为民办高校增强实践教学成为可能。理想信念教育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它存在的价值。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尽管实践重要,但也不是否定课堂理论学习,因为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会发现或体会到一些理论认识不够到位或理解有偏差,从而会激发他们注重课堂理论的学习与思考的动力。重视实践教学,也不是教师不管不问,让学生放羊,而是教师在教学中需偏重于引导、启发。开展实践教学,教师事先要评估,设置教学环节,制定实践目标、计划和预案,还要落实考核方式。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实践还需要走出教材的窠臼。现实中蕴藏着生动活泼的理想信念文化资源,有优秀的古代文化传统,有近现代以来,体现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国家独立、富强奋斗、牺牲的精神财富,国外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教育成果。社会实践不是天马行空,需要与课堂、教材、现实生活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完成课程任务和预期目标。

五、结语

随着网络信息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化思潮和西方价值观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强,民办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邓小平曾指出: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民办高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办学只有做到以学生为本,紧密联系国家建设和发展需要,才能赢得竞争优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理想信念教育是学校办学的灵活,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根本。大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有支撑奋斗、拼搏和走向成功的动力源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