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

浅析“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25 02:39:07
浅析“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
时间:2022-11-25 02:39:07     小编:

"

[论文摘要]文章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载体,从确定教学目标、教学中进行能力训练的项目和任务设计、项目的情境设计及课程考核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实践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论文关键词]C#程序设计 教学改革 项目任务 情境设计

一、背景及意义

C#语言是Microsoft公司2000年6月发布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经过十几年的普及发展,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逐渐取代了传统的C++语言。对于应用程序开发人员而言,C#语言吸收了C++和Java等语言的经验和教训,是最成熟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该语言以其特有的面向对象、类型安全、组件技术、自动内存管理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的喜爱。“C#程序设计”作为学院多媒体专业比较核心的基础职业课程,是学生接触最早的编程语言。由于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加上程序设计的抽象性和C#的面向对象特征,以学科系统知识和理论原理为导向、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应试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建立真正的自信心,进而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并能综合运用,是高职课程改革中必须面对并解决的关键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目标是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社会定位是培养技术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应主要从事生产、工艺、建设等工作,最需要的是“做事”的能力、知识应用的能力,还需要具备各项专业技术能力。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定位,本文主要研究“C#程序设计”课程改革,探索在职业基础课程如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和实施。

二、“C#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的现状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强调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培养其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及实施都是工作过程。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因此,在课程的知识体系框架内,通过构建合适的学习情境,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改造课程的内容和顺序。通过项目的实现,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实现由知识的认识,到知识的重组,再到知识的迁移,最终实现知识的应用。目前,学院多媒体技术专业已经有了一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成功案例,但大都是综合应用类的课程,对于“C#程序设计”这种基础语言类课程来说,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尚处起始阶段。

在“C#程序设计”教学中,项目化教学已成为目前主要采用的课程模式,但在实践层面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项目来源和内容的简单化及随意性。高职课程中的项目应尽可能取材于企业,但由于企业实际项目比较复杂,不符合课程教学要求,很难全面覆盖课程的全部知识点,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由于上述因素,在教学中使用的所谓项目基本还是原来例题、习题、案例的简单改造,或者是学科体系中一些验证性实验简单变换一下拿来用于项目化教学,更有甚者,一些项目化教材的目录就是原来的章节目录。通过这种方式开发项目化课程和教材失去了“高职教育中的项目课程应该是一种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的根本意义。二是项目间缺乏有效提高学生能力的关联度。项目的关联不仅体现着知识的分配和覆盖,还反映了能力的迁移和提高。目前教学过程中使用的项目大部分是独立的,没有相关性和递进性。学生可以完成工作过程中的孤立项目,却不能独立完成整个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训练项目间没有关联,造成了知识缺失和遗漏,不能覆盖工作领域需要的全部知识,使得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缺少完整的知识体系支撑。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实践

2.基于工作过程的“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C#程序设计”为第一级学习领域,其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后续课程。按照高职课程改造的三项重要原则:课程必须突出能力目标,以项目任务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用项目和任务训练学生的能力,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在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围绕能力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一起对课程进行深入细致系统分析,最终确定“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为课程的贯穿综合训练项目。在项目实现过程中,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通过设计学生类,实现学生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以及查找操作,程序的界面设计等任务,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考虑到知识的全面覆盖和反复训练的需要,还增加了若干实用小程序(如贷款计算器)和趣味小游戏(如扫雷游戏)等作为能力训练的补充项目。这些项目任务是以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要求为依据选择和设计的。每个训练任务的实现都按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进行设计,项目尽可能地真正实施,并对项目效果进行客观检验。项目的开展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通过项目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进行整合,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

3.基于工作过程的“C#程序设计”课程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每个知识点前,通过学习情境将任务交给学生,教师提出任务设想,由学生讨论,并最终确定项目任务的功能。该任务应该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遇到的具体问题,而不应该太抽象,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结构化程序设计语句时,引入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的“看商品,猜价格”学习情境,由老师提出任务,要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自主开发出一个“看商品,猜价格”的游戏小程序。通过讨论分析程序实现的过程,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并使用程序设计中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学生通过信息收集整理、方案设计实施检验评价等一系列过程逐步实现项目任务,并在直接感知、动手操作中掌握了理论知识,培养了职业技能。 在授课形式上,传统的课堂是教师的独角戏,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机械听课。到了实训环节,大部分学生无从下手,上课效果极差。根据课程特点,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在实训室授课教学效果良好。实训室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为一体,并安装了电子教室软件的教学环境。授课过程中,通过投影和屏幕广播,学生能清晰地看到老师的操作过程,并能根据老师的指导及时进行实际操作。在任务实现的过程中,老师边讲边让学生练习,可以随时提问学生或指定学生演示,并将演示过程进行屏幕广播,遇到学生共性的问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些教学手段的使用,充分地把“教、学、做”融为一体,实现了做中学,边做边练能力,边做边学知识,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课程考试方式上,应该采取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加强项目考核的比例。根据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原则,老师在任务的实现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提出任务、遇到问题时及时指导学生,而学生是项目的设计实施者。项目完成后,由各个项目组公开展示成果,按组答辩并提交相关文档和程序,教师和全体学生公开对小组项目进行评估,具体的评分细则包括小组成绩(小组成绩为教师打分占60分,其他组平均分占30分,小组自评分占10分)和学生个人成绩(个人成绩=小组成绩×(个人组内得分/组内所有人平均得分)),其中个人组内得分由项目组长组织评分,小组成员背靠背相互打分,取平均分。这种考核方式把课程考核落实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突出能力目标,重点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通过设计合适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通过项目任务训练,学生对就业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都有了初步认识,项目的实现过程也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以提升,为今后就业奠定了扎实基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