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论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现状及影响因素

浅论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现状及影响因素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6:36:11
浅论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现状及影响因素
时间:2013-12-18 16:36:11     小编:

"

[论文摘要]教学管理部门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机构,多年来由于各方面原因,教学管理未能发挥其“教学育人”和“管理育人”功能,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的育人意识淡薄,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存在不足。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教学管理中人的因素都是影响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因素。

[论文关键词]教学管理 学生 思想道德行为

一、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现状

(一)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的育人意识淡薄

教学管理人员主要包括教师和教学管理者。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的育人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为:教师只负责授课以及其他常规教学工作,如改作业、出试卷、登记成绩等;教学管理人员按照学校行政管理规定办事,如学籍科做好学籍工作、考务科做好考试相关工作等。由于部分教学管理人员“育人”意识的淡薄,无法形成合力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将教育引导的责任完全推给了思政课教师和学工部门。

(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

由于部分教师育人意识的淡薄,不管在理论课教学还是在实践课教学过程中,都缺少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教育。

1.重知识传授轻思想道德引导。部分专业课教师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如计算机专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只重视引导学生如何了解计算机、使用计算机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等,对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入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予以忽略。其实每一门课程的授课过程都可以与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相联系,如教师在上“计算机算计文化基础”课程中可渗透学生上网时的诚信教育,上编程课时可向学生强调“职业道德规范”,强调制作病毒软件、利用程序盗取他人私密资料、不当“红客”当“黑客”等行为都属违法。

2.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育人引导。这里的实践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和实习。实践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往往只强调实践的方法和途径,对于为什么要实践和在实践中如何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都欠缺思考。例如部分教师的实验课,只按照课程要求让学生做部分验证性实验以及少量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部分教师的实训课只重点讲述安全知识和操作守则,实习环节只是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以及交代注意事项,在这三个环节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学生能做的只是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实际上,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对学生思想道德进行引导。例如学生在做物理验实训时可提及邓稼先和“三钱”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在学生实习时,可以跟学生讲述全国劳动模范和“感恩中国”中所提及的平凡工作者的伟大事业,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岗位不分贵贱。

(三)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不足

教学管理过程中学分制和导师制两种制度占重要地位,但这两种重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存在不足。

1.学分制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不足。学分制的“开放”特性能让广大学生最大限度发挥学习自主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需要等选择喜欢的课程,改变了以往“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就过程而言,学分制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从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角度研究,学分制仍然存在不足。一是专业学分比重过大。专业课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比重过大,学分分布充分体现只重专业教育。二是学分量化问题严重。学分制提供了一个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的平台,通过学分选择,能够在不同阶段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内容。但部分学生纯粹地把学习量化为获取学分的过程,与学分制的真正教育目的相违背。因此,学生选课时多选择难度低、容易拿学分的课程。三是德育学分制模式未被推广。德育学分制是在学分制模式下推广的新的德育教育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未推广实施,只是在上海、河南、黑龙江、新疆、四川等地实施。不少高校对于学生的评价沿用传统评语鉴定的模式,大部分学生的评语差异性不大并且评论比较模糊,让学生找不到在德育方面的差距和努力方向,未能通过学分方式引导德育行为。四是学分制配套制度不完善。首先,不少学校的生师比过高且师资力量薄弱,在实施学分制过程中未能同步实施导师制。其次,学分制的实施打破传统的班级概念,由于学生自主选择任课老师和课程,加大了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教育难度,存在于被弱化的边缘。再次,部分老师未能深刻理解学分制的科学内涵,导致未能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起引导作用。

2.导师制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存在不足。一是定位不明确。导师制在我国教育中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但重点在研究生和博士生,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导师工作职责的定位不太明确,导师制的科学内涵、规范等全国没有统一。部分学校甚至把本科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三者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混淆,导师不知从何引导。二是对本科生导师制认识不清。由于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工作职责、内容和作用等认识不清,导致对导师的选拔过程不重视,致使选出的导师职称高学历高但品格低;不培训致使导师未能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进行正确引导,甚至将自身的恶习“传染”给学生;不重视导师的科学管理和提供相应报酬,导致导师的付出未被重视,时间长了容易人浮于事;导师自身不重视,导致不能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在授课和科研工作上所花时间较多,用于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时间较少。 " 4.学生对导师制认识不足。由于缺少指导,学生对导师制的认识存在不足,认为导师应主动联系自己,甚至有学生等同地认为导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职责一样,都是“管理人员”。如导师不主动联系学生,导师在学生眼中只是一个摆设,有问题也不知道是否要向导师请教。

二、影响教学管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功利性日趋加深。虽然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变为“大众化教育”已久,但是很多人对什么是“大众化教育”不理解。笔者认为“大众化教育”应是广大民众都能受教育,就像买东西一样,人人都可以消费。功利性致使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评价只看重结果,因此产生“读书无用论”、北大学生卖猪肉、大学毕业生不如高中毕业生赚钱多等对高等教育理解扭曲的理论,用赚钱多少来衡量高等教育的成败。这种已经扭曲的功利思想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传播,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学校因素

由于社会各界的关注,毕业生就业成为热点话题,为了让学生能在竞争中不落后,部分学校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上,而忽视了学生人品教育。部分学生认为学软件工程的只需编程设计好就行、学自动化专业的只需设备熟练操作就行、学外语的只需听说读写熟练就行,学校把教育的培养变成了“大熔炉”和“加工厂”。因此,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会问“学了有什么用”、家长会问“学了能否找好工作”、领导会问“学了能否提高就业率”。这种现象都是对国家政策的误读和曲解,对关键字错误的理解,国家倡导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非只是就业技能,将能力和技能等同理解是错误的根源。就业能力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职业素质等。对国家政策的曲解成为影响教学管理中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

(三)教学管理中人的因素

教学管理中的人包括教师和管理人员,两者均与学生频繁接触,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有较大的影响。由于社会和学校的急功近利,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负责教书而不育人,把自身的奉献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离开课堂仿佛就远离教师这一角色,甚至还有个别教师出现道德失范的行为。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教师的身份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之中,生活中的教师形象更接近于实际,一旦出现行为失范则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教育不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灵魂的教育。雅思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青年一代。”学生与教学管理人员的接触也相当频繁,如学生证办理、计算机和英语的等级考试咨询、教师资格证考试等。教学管理人员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引导有着先天的优势。但部分教学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其引导行为的重要性,工作中错漏百出,甚至还对学生恶语相向,官僚作风严重。学生因此感觉到教学管理部门不是服务部门,而是“衙门”。教学管理人员服务不到位,官僚作风严重,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