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关于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浅谈关于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6:41:18
浅谈关于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时间:2013-12-18 16:41:18     小编:

"

论文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数学 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以往的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着各种弊端,严重阻碍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数学课程要通过根据实际情况编写适合教材、融入多媒体教学方式和改变考试模式来实现改革。

五年制高职是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一贯培养模式、融中职和高职教育一体的一种现有职业教育。而数学课又是五年制高职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方法,而且也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年龄偏小,数学水平又偏低,学习内容又多,现有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五年制高职教学的需要,所以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改革现有的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

一、根据实际情况编写适合的教材

目前五年制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基本上都是有两册数学教材,第一册是高中数学的内容的压缩版,第二册是普通本科数学的压缩版,或是几部分数学知识的大杂烩,没有体现高职数学的专业特色。因此,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与各专业的需求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教材与练习册是课程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教材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不同专业的需要,合理安排基本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教材中所体现职业模块的内容要以满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本需求为目的,筛选出与专业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能被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注重基础和实用,积极开拓教学资源,灵活转化教材,可以根据专业编写与专业相结合的教材,练习册的难度也要与本学校学生相适应。例如: 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课程内容编写中,引入三角函数表示正弦交流电的值的变化规律、三角函数在交流电中的应用等各种与专业相关的例题。

二、课堂教学要融入多媒体教学手段

高职数学教学应该重视积极探索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增加课堂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充分利用教学课件开展多媒体教学;借助计算机数学软件进行数学计算,以几何画板软件绘制各种空间曲面;引入数学建模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类型的实际应用性题目,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抽象的教学要点形象易懂,对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高职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椭圆》的过程中,求椭圆的轨迹方程时, 当根据数学原理求出曲线的方程后,让学生在几何画板上验证所求动点轨迹;讲解完指数函数和幂函数后,可引入养老金存入银行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建模问题、几何讲解完对称问题后可引入管道铺设最优设计的建模,来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课程考试模式要有所革新

传统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的考试一直采用的闭卷统考形式, 试题模拟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类型。这种考试形式是应试教育的数学教学模式, 不能加强对学生数学素质、能力考核的要求。

我们需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上半学期,可采用部分闭卷与部分开卷相结合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对于初等数学的基础概念、理论、定理和运算的掌握程度:闭卷考试内容的侧重点是概念的理解,对理论、方法和知识的综合应用;开卷部分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核。题型可选择为大部分的客观试题(单项选择)和少量主观试题(填空、计算、应用)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学生成绩的评定可由期末成绩、平时表现两部分组成, 两部分的比例是6:4。第二学年的最后一学期,以技能性数学试验来采取开卷考核,应用小论文式的考试模式。考试的题目可以是一些数学实验、数学模型的求解, 让学生自主选择所做题目,回顾所学的全部数学课程内容,并根据具体问题选取适当的解题方法,最后以报告式或小结式的论文的形式在规定的期限内交卷。最终根据学生所交论文的质量给出学生的综合成绩。

考试模式改革后,不仅能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而且还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创新的能力, 改变学生认为学数学就是做数学题的观念, 教会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是数学课程改革、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改革的成果直接影响到培养的学生能否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能否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否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针对五年制高职数学的不同内容,如何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使五年制高职数学更好地为专业服务,是我们不断探索的目标。

参考文献: [2] 叶惠英 关于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

(12)

[3] 张国勇 对高职数学的认识与思考[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3,

(3).

[4] 李晓文,王莹 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6).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