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高等教育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试析高等教育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16 02:03:25
试析高等教育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时间:2022-10-16 02:03:25     小编:

"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并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形式影响经济发展的方式。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相适应的地方。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提出相应对策,是高等学校必须面对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经济发展方式 人力资本

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一项核心任务。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方式“转而不变”业已成为制约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最大障碍。这牵涉的原因很多,教育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便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协调教育改革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充分发挥教育推动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积极作用,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一、高等教育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

教育及其人力资本存量的不断提高,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

1.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关键性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选择接受教育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教育收益率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提高,并已超过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由此消费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教育将推动经济从主要靠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转变。

2.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当前,尤其在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科技孕育着新的突破,全球已经进入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研究制定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低碳技术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重点,抢占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兴起,高耗能的传统产业也将得到较为彻底的改造。这表明全球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已经进入了一个大调整、大变革的时期。我国必须加快自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雄厚的人力资本厚积薄发所带来的效应。

3.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扩大教育规模、增加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学校的教学设备等,都是扩大投资的重要领域。许多国家在此次应对金融危机的各种经济刺激计划中,都不约而同地把投资教育作为尽早摆脱经济困境的重要手段。教育领域的刺激计划大大增加了新的就业岗位,在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同时,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此外,高等教育自身的科学发展,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向社会输送大批的高素质劳动力和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快速提升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从而保证发展的质量。

二、我省高等教育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表现

整体看,我省高等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创新型人才不足,制约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当前,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落后于教育规模的扩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领军型人才方面成效不显著。在我省,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是模仿创新,而发明专利所占的比重偏低,高等院校科技工作功利性色彩较浓,成果转化率较低。

2.人才培养与经济结构脱节,导致人才供需矛盾。一方面,技术工人严重短缺,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另一方面,我省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比例失调,与产业结构不适应,无法满足第

三、第四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适应科学发展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也比较薄弱,复合型、应用型学科较少,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过窄,专业大量重复设置。这些因素造成高校教育投资使用效益较低,人才资源不可避免地存在浪费的现象。

3.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劳动者素质总体偏低。一些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仪器设备先进程度及数量远远不适应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大量低素质劳动力的存在,是我省始终走不出产业链低端命运的根源,而劳动力素质低下,还是当前我省无法摆脱粗放型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由于省财政投入不足,使教育负担向居民个人转移,也抑制了消费型社会的形成。

4.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低。各类高校,特别是省属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不够优化,这种模式造成了本科毕业生没有专业特色,同时口径也偏狭窄。择业时,毕业生适应范围小,由此失去了许多宝贵的就业机会。

5.师资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下降。我省多数高校编制是在上世纪80年代核定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连续扩招,在校生规模增加了十几倍甚至更多,但仍沿用80年代初核定的编制,始终没有增编,目前多数高校严重缺编。由于师资短缺,一些高校不得不采取上大课的办法,一两百甚至更多的学生集中上课的现象急剧增多,导致教师组织教学难度加大,教学效果大受影响,教育质量呈下降的趋势。此外,通过自然减员进入教学队伍的青年教师,许多人未经助教环节或进修、培训就承担教学任务,缺乏教学经验,讲课质量普遍不高。一些高校采用人才代理制度以解决师资不足问题,其中也存在着很多弊端。

6.思想观念转变不够,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创新实践训练不够,考核办法不尽合理,特别是实践环节薄弱,理论脱离实际,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使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训练。这向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 "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强化高等教育支撑作用

2.科学调整高等教育布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目前我省技术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落后。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吸引力,除了在财政金融等方面实行更多的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要为更多社会力量进入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化解大学生就业难和缓解“技工荒”的双重成效,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培养更多的实用技能型人才。

3.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方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困难不可避免,矛盾绕不过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大胆实践,锐意创新。一是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以人为本、加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高等教育新观念;二是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教学服务意识;三是变革以往重专业轻人文的传统,树立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思想,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四是变革以往单一规格的重视“统一”的教育思想,树立注重健康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和创新的教育思想;五是改变过去强调掌握应知部分的高等教育模式,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4.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是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强大动力。一要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二要改革教学内容。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人才的需求,高等学校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不断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做到知识构架的整体优化。突出学科前沿知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吸收各学科最新的教学改革成果,充分反映和体现各学科最新的发展趋势,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前瞻性。三要加大教学方法改革力度。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课程特点,鼓励教师积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等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法的选用,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巩固知识,培养科研思维能力。

5.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质量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质量意识是高等学校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判断一所高校是否真正下决心抓教学质量,主要看学校在经费上和各级领导的精力上是否舍得投入;判断一个教师是否真正重视教学,主要看他的心思是否放在教学上,是否在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上下了功夫,教学水平是否有所提高。政府职能部门和高校各级领导都应当特别关注教学质量,形成一种齐抓共管的局面。

6.强化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优势与特色。“十二五”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要与社会的需求变化相适应。一是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一般,努力处理好重点学科与特色学科、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一般学科与交叉学科之间的关系。注重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中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结构合理、具有特色的学科布局。二是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大力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长吉图开发先导区和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紧密相关的应用型专业,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布局。在具体调整中要求适度、稳妥,既从社会长远发展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来考虑,也注意到学科、专业向新兴学科和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方向倾斜。

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队伍是学校的支柱力量,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前提,大师级的专家学者更为关键。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大力引进人才,特别是引进海外归来的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他们会通过教学把先进的理念、学习方法、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国际同行业接轨。二是积极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通过自培、委培、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三是强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意识,聘请省内外同类高校和有关高校的优秀人才来校任教或担任兼职教师。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聘请专家、业务骨干承担相关课程。四是实施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建设有效的团队机制,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五是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教育教师遵守职业道德,严谨治学、教风端正,严于律己、以正其身,严格执教、教书育人。要求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去,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认真培育每一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注重教学研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业务水平。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