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与对策研究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与对策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06:15:27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3-08-05 06:15:27     小编:

"

论文关键词:高校 青年教师 师德建设 现状 成因 对策

论文摘 要:师德是教师最为重要的素质,然而有关调查结果显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状况不容乐观。应从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加强师德教育、探索制度创新、关注现实需要、培育教师文化等方面入手,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

原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上指出:“师德是教师最为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 [1]高校规模的快速增长,青年教师的大量引进,使得青年教师这个群体在各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比例大幅提升,因此,如何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成为打造优势师资、提高育人水平,保证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

一、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 1.职业信念不坚定,缺乏“育人”的使命感。有些青年教师走上教师岗位是迫于找工作的压力,并不是真心热爱教育事业,对教师职业缺乏使命感与神圣感。青年教师问卷调查显示,仅有32.1%的青年教师是因为热爱教育事业才选择教师职业的。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一些青年教师也出现了价值选择的迷失,他们并不把教师职业当作一种报效祖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崇高事业,而仅仅当作一种谋生手段甚至是别无选择的权宜之计,因此缺乏事业心、责任感和教育的使命感。还有些青年教师,对自身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都很不重视,认为上完课就完成任务了,只教书不“育人”。学生问卷调查显示,27.1%的青年教师完全做不到“育人”,仅有53.4%的学生对师德状况是满意或比较满意的。

2.职业意识不健全,缺乏现代的教育理念。一些青年教师由于从事教育的时间较短,又是来自非师范专业,因此对教师职业身份的认识不到位。部分青年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职业意识淡漠,与学生缺少交流。教师问卷调查显示,55.7%的青年教师课后并不愿主动与他们保持联系;部分青年教师缺乏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现代教育观,缺乏“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问卷调查显示,50.2%的青年教师曾出现过挖苦讽刺或者恶意惩罚学生的现象。

3.职业态度不端正,缺乏严谨的笃学精神。有些青年教师教学态度不够端正,不积极探索教学艺术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甚至上课前做不到认真备课,教学、答疑过程得过且过、应付了之。问卷调查显示,仅有66.3%的青年教师能认真或较认真备课,这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也对学生的学风带来了负面影响。另外,有些青年教师学术功利化倾向严重,心态浮躁,科研成果经不起推敲,甚至背弃了起码的学术道德和学者尊严。

4.职业行为不规范,缺乏为人师表的自律意识。有些青年教师没有起到“行为师范”的表率作用,诸如上课迟到、早退甚至随意调课、缺课,课堂上接打手机,不注重仪表,语言随意、信口开河等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学生问卷调查显示,甚至有10.4%的青年教师常带着个人消极情绪非客观性地评价社会现象。这些教师的行为明显缺乏职业自律,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5.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修己”的文化认同。有些青年教师利用专业优势从事第二职业,甚至不乏个别教师以单纯挣钱为目的,从事一些低水平、同自己业务提高无关的工作,造成教学精力投入不足,教学、科研水平下降。再者,调查显示,在理工院校很多青年教师只注重专业的发展,而很少涉猎人文养成类经典书籍,这对于其丰富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是远远不够的。

二、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的原因分析

1.个体因素。高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是成长于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的“70后”、“80后”,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这一群体普遍主体意识增强、成就动机强烈,然而受思想修养、自身阅历、个性心理等因素影响,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人生价值的选择仍存在困惑和不确定性。一些青年教师即使在迎合社会主流价值的同时,仍表现出强烈的自我需要与个体价值本位,因此,难免会造成道德认知和行为选择上的偏颇,甚至会受到社会错误价值观和消极思潮的误导,漠视必要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

2.环境因素。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高校青年教师生活、成长的环境与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是共生的,因此,社会上多元的利益实现模式带来的急于自我确证的心理压力,繁重的教学、科研和深造带来的工作压力,收入、住房、家庭等现实问题带来的生活压力,使得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这也就难免有些青年教师会出现漠视责任、追名逐利、弄虚作假的违德违规行为,甚至浮躁之风和功利心态已然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普遍的道德危机。尤其是之前高校扩招背景下大量青年教师的引入,客观上也造成了部分思想道德素质不过硬的高学历者进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影响了青年教师的整体形象。

3.文化因素。近些年来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伴随着招生规模的大幅增长,与鳞次栉比的“大楼”①、气势恢宏的校舍这些硬实力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大学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普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大学精神的缺失与大学文化重构的滞后,使高等教育功利主义思潮愈演愈烈,很多教师整日忙于拉关系、跑课题,谈何教书育人、精耕细作?大学文化本应以一种无形的但极富渗透力的力量对每个群体成员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由于一些高校缺乏对大学文化建设尤其是对教师文化建设的重视,没有形成对青年教师具有感召力的价值导向,使得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一定程度上滞后于高校的发展。 "

4.制度因素。一直以来,高校在教师的培养、聘用、职称评定、考核以及激励机制上往往更注重科研成果和教学工作量等显性要素, 而关于师德状况等隐性要素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科学性仍存在不足,使得不少青年教师仅仅将工作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非一项崇高的事业。尽管多数高校都强调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对其思想特点的变化缺乏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师德教育方式方法落后,针对性不强,师德建设的实效很不理想。

三、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

1.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随着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探索,我国高校正逐步形成以质量提升为主导、注重办学品质的“内涵型发展”的新的发展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质,硬件条件只是基础条件,根本在于提供优势的师资资源,所以,各个高校在引进师资上必须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严格高校教师准入制度。在引进青年教师时,要摒弃“唯学历”、“唯职称”、“唯成果”的准入门槛,一定要做好对其政治素养、思想品格、学术道德等多方面的考察,在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良性健康发展。

2.加强师德教育。胡锦涛总书记曾寄语教师们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然而如何教化教育者担负起这一使命?笔者认为,目前的师德教育应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教育。师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对青年教师从岗位培训开始,就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重心。屡被社会诟病的校园潜规则、师德滑坡、学术失范都在严肃地警示我们,对本应成为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旗手们的价值观教育不仅重要,而且刻不容缓。第二,突出师德榜样的示范教育。树立师德榜样,让广大教师在师德师风上“学有榜样,赶有方向”,无疑是师德建设的关键切入点。师德标兵评选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对优秀教师的肯定上,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其引领和宣示的作用。高校可以结合自身校园文化特点和校风校训精神,把师德榜样的人格魅力和模范行为生动地展现在广大教师面前,使道德说教与人格示范结合起来,通过以点代面、逐步推广的方式全面推进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第三,创新师德师风的主题教育。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组织教师和社会各界开展新时期青年教师形象、素质的讨论,或通过每年教师节举行青年教师宣誓、召开师德论坛等形式,强化青年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

3.优化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仅仅依靠道德主体的自我约束是无法完成的,正如罗尔斯所言:“离开制度的公正性来谈个人道德的修养和完善,甚至对个人提出严格的道德要求,那么,即使本人真诚相信和努力奉行这些要求,充其量也只是充当一个牧师的角色而已。”[3]因此,只有把师德建设纳入制度建设的框架,依靠制度的约束机制和导向机制,才能为提高青年教师师德素养提供保证。首先,建立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体系。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很多情况下是通过一些无法量化的要素外显出来的,诸如平等尊重的人格、向善的心灵、关注学生未来命运及人生幸福的责任感、坦诚温暖的人文情怀等等,因此,要做到客观、科学地评价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一定要避免简单的终结性的评价方式,而应该积极探索由多主体参与的形成性的评价体系。其次,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和激励体系的紧密联系。相对于评价机制的强制约束力,激励机制更能激发教师主动管理、提升自我的积极性。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发扬高校教师的优良作风,要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师德行为高尚者可以从职称晋升、住房分配、岗位津贴、课时酬金等方面给予倾斜,使其有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增加继续前进的动力;对无视师德规范的教师,应坚决给予处罚,以产生警示作用。

4.关注青年教师的现实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也应该从青年教师的角度切实思考他们的现实需要,把教师的正常需要看作起点和归宿。传统师德观强调“尊贤、博学、泛爱、正身、无悔”,而今天,在“忧道”与“忧贫”的现实冲突面前,青年教师选择“忧贫”的果决性是远胜于中老年教师的。一些青年教师为了增加收入,从事大量兼职工作,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高校普遍存在的青年教师中大量人才的显性和隐性流失现象,都是直接的佐证。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以研究型大学的青年教师为样本所作的调研显示,仅有41.5%的青年教师对物质生活感到满意,全体样本的每天平均工作时间高达10.5小时,75.6%的青年教师感到压力较大或很大。[4]因此,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不但要对青年教师群体提出要求,而且要帮助青年教师创造达到这些要求所必备的条件。高校要从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关注青年教师在经济收入、住房条件、职称晋升机会、科研、申报项目、获奖机会等方面的合理的利益需求,把师德建设的要求和青年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统筹起来考虑,使青年教师“多用武之地、少后顾之忧”。

5.培育优秀的教师文化。高校教师文化是指长期处于一定高校文化氛围中的高校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价值理念、角色认同等精神因素以及在这种精神因素长期支配下形成的行为模式。[5]正所谓“人文化成”,优秀的高校教师文化不仅有利于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文化修养、教学技能、教师形象、教师人格,更有利于培育青年教师对职业的尊严感和归属感,最终形成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坚守。一方面,教师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亚文化形态,培育教师文化要与大学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在精神层面上高度契合,充分共享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的良好的人文环境;另一方面,培育高校教师文化,其逻辑重点应放在教师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的涵育上,要充分发挥文化“化人”的功能,激发高校教师作为教育者、学术人、文化人等多重角色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砥砺青年教师对自身责任的体认与力行。

注 释: 长时在全校大会上发表的演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

乃大师之大。”

参考文献:

[1]周济.在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

报,2004-12-16. [3]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张东.青年教师是一流大学的中坚力量[N].中国教育报. [5]姚裕萍.高校教师文化的缺失与培育[J].当代教育科学.

2008,

(19).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