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

试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22:42:41
试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3-08-07 22:42:41     小编:

"

[论文摘要]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需要的建设人才,同时也担负着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所需人才的重任。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使之有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这对促进生态文明的进步与和谐社会的建立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 意义 途径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已十分严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刻不容缓。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促进生态文明的进步,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中体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其中,“三观”教育中包含着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观念;而加强爱国主义和公德教育中,教育大学生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规范好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就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素质教育也包括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环境保护的意识,是高校的重要职责。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大规模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也由此产生了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的问题,已严重威胁到国家的发展和人民身体的健康,成为阻碍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增强。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至关重要。而当代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道德素质比较低,对于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熟视无睹、置若罔闻。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不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人类最美好的追求就是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无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相互协调。这些关系的协调取决于人,即这个社会的全体成员,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水准的状况决定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高校应承担起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责任,要教育学生如何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遵守人类社会形成的道德规范,遵守自然法则,如何尊重人、尊重自然,使我们的大学生有较高的生态道德素质和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创新能力,而且还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觉悟高、政治敏感度强;不仅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具备较高的生态文明道德素质,具有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衡量当代大学生是否全面发展的重要尺度之一。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就在于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科学、合理、规范地行使人类自身的行为权利,改变人类与自然相处的行为模式。高校要真正做到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必须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首先,把生态文明知识纳入“两课”中。“两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借助这一平台,结合“两课”各门课程各自的内容和特点,客观地联系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以及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要着重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和环境法律法规教育。在“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的教学中,要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向学生阐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进而提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强生态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中,我们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说明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同时,在假期布置调研,让大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生态文明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调研报告,以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其次,通过举办生态文明教育讲座、组织讨论会以及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举办生态文明教育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可以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知识。使学生明白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人类世代生活在地球上,并且一刻也无法离开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命形态,自毁家园就是自毁生命。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何等重要。同时,使学生强烈地意识到珍爱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爱护生态环境,就是爱惜我们自己、热爱美好生活的表现,更是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再次,创办生态文明教育主题网站。网络作为继广播、报纸、电视之后的新兴媒体,其传递方式之简便、信息量之大、传递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网络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必须抓住网络这个阵地,抢占信息网络这个“制高点”,让生态文明教育搭上网络快车。因此,高校要创办生态文明教育主题网站,设置生态文明栏目,定期剪贴一些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时时了解和掌握我国以及世界各国生态文明的现状,了解生态环境恶化、物种锐减、气温升高、沙漠化加剧、能源危机的程度;了解工业文明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以及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的污染是怎样通过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如食物链)产生作用,对人身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大学生是掌握当代科技知识的主要群体,是传播和实践生态文明的新生力量,他们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和觉悟、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明素质,进而有利于提高国家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最后,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营造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高校要建立、健全与环保法律、法规相结合的和谐统一的制度体系,鼓励与校园生态文化相协调的思想行为,抑制与校园生态文化相背离的思想行为,以此强化大学生生态行为是非观念,坚定生态道德信念。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环保活动,使大学生真正做到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可以在校园设立“监督站”,通过广播、校报等形式,批评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宣传和表彰那些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营造一个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光荣、破坏生态环境可耻的氛围。还可以借助“世界环境日”“地球日”“世界水日”等搞主题宣传活动,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举办摄影、征文、演讲、展览、绘画等形式多样的大型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的科技知识、法律法规,倡导绿色消费,使生态道德深入人心,形成关爱生态、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浓厚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使大学生耳濡目染地受到积极影响,唤起他们深层次的生态环保意识,逐步提升生态道德情感。

大学生正值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日趋稳定、成熟的重要时期,高校在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时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携手共创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