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对我国地方高等教育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

试析对我国地方高等教育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8 00:48:12
试析对我国地方高等教育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3-04-08 00:48:12     小编:

"

[论文摘要]地方高等教育从形式到内涵、办学方向到培养模式、政府宏观指导到内部自主管理等诸多方面还有不少值得研究探索之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上要正确处理好理性与感性的关系,在有关高校办学自主权和高校内部管理结构的落实问题上要正确处理好学校与地方的关系,在改进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健全质量评价制度问题上要正确处理好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地方 高等教育 热点问题

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但地方高等教育从形式到内涵、从硬件到软件、从办学方向到培养模式、从专业设置到课程建设、从师资队伍到教学组织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少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地方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严重匮乏

地方高校的生均费不到部属重点高校的一半。特别是为数众多的地方高校在扩招之后,实验条件跟不上,教室宿舍比较紧张,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财政投入严重短缺。许多地方高校建设新校区,负债数额巨大,少则几亿,多则十几亿。尽管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采取措施缓解高校债务,但仍然是杯水车薪,有些地方高校连利息都难以偿还。地方高校经费的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学生技能训练严重“缩水”

不少地方高校学生进入大四之后,实习、考研、找工作挤在一起,很难安心实习,导致实习时间“跑、冒、滴、漏”,实践环节严重“缩水”。这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不能满足市场对综合人才的需求。

(三)地方高校办学风格普遍趋同

在扩招的大背景下,不少地方高校是由职业大学和专科学校升格而成,各种规范尚未完全建立,地方高校办学风格普遍趋同,不注重特色发展,盲目向一流高校看齐。事实上,地方高校大多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如何使这一目标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二、地方高等教育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上,要处理好理性与感性的关系

大多数地方高校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自己的目标定位,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在第一轮的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结束之后,不少高校教学工作已经进入一个内涵建设和全面提高阶段。为了全面提升高校面对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有些学校在保证教学秩序稳定的前提下,选择了一些条件较为成熟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通过一定周期的建设,创建满足社会需求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符合本校人才培养定位的教育教学思想体系和管理机制,以便为全校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范例。通过创新实验区的建设,试点专业或专业方向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以最终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

比如,地处苏北地区的盐城工学院,近年来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一是学校每年向创新实验区投入一定的教改专项经费,用于试点专业或专业方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二是对创新实验区内的教改建设项目,如编写各类教学文件、编写教材、开发课件等课程建设任务,在教改专项经费中按每计划学时支付教师一定量的教改工作量补贴。三是学校制定专门的创新实验区鼓励政策,为创新实验区创造良好的氛围。特别是在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环节的设置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给予试点专业或专业方向更多的自主操作空间。四是将校级创新实验区作为孵化器,经过一个周期的运行后,申报国家和省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水平。几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一改革是富有成效的,实验区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毕业生广泛受到欢迎。

对此过程我们进行了思考,实践中也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工作者要想一反常理单方面地来设计、构建这种教育模式并付诸于实施也是不易的,它首先需要家长的理解、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全社会的协同,否则,一定是孤掌难鸣的。同时,还必须有教育新理念的确立、研究课题的立项、预案的设计、资源的配备和资金的保证等。此外,还有待于新的评价机制的确立,否则对教育者来说往往会事与愿违、得不偿失。本着对问题的理性思考,在进行大幅度改革的过程中,就培养学生的技能来说,学生走出校园进入实习环节,是从学习中获得实践;学生在校内实训室模拟实践,也是从学习中获得实践;学生在课堂,进行小组交流与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都是从学习中获得实践。本着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以致用人才的目的,地方高校需要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购置合理的教学设备,提供理想的实践条件;教师则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充分重视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实践能力的具备,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 "

(二)在有关高校办学自主权和高校内部管理结构的落实上,要处理好学校与地方的关系

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以来,我国地方高校在教学、管理改革中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相对于《高等教育法》赋予高校享有的八项办学自主权而言,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方面: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地方高校的法人地位,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应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由具体管理转变为整体管理,由硬性管理转变为软性管理。二是要允许地方高校实行差异化建设。因为不同的地方高校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上。然而大多数地方高校不仅学制相同,培养目标相似,甚至公共必修课占总学时的比例都是相同的,这显然不利于具有独立个性的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要求。三是要完善地方高校内部权利制衡结构和管理机制,如形成以科学、民主决策为核心的领导体制和组织健全、职权清晰的校内管理体制;建立以校务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的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办学活动规范,形成良好、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秩序、质量保证机制;建立以尊重和维护权利为核心的教师、学生管理制度;建立公平、公正的校内争议解决机制;形成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良好环境,等等。

(三)在改进地方高校质量管理、健全质量评价制度问题上,要处理好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思想。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地方高校应当以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坚持内涵发展,切实提高教育质量。要以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要开展教学名师奖评选,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要建设优秀教学团队,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要建设精品课程,推动课程体系改革;要建设精品教材,深化教学改革;要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创新精神积极组织各种技能竞赛,提高参赛学生的积极性,使受益面不断扩大;要建立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推进优质资源共享。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制度。为了保证这些措施能够真正落实到位,不能离开评估。但在改进地方高校质量管理、健全质量评价制度问题上,一定要处理好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关系。为此,地方高校一要以教学评价为手段,全面实施ISO9001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等工作,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运行。二要研究探索,建立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中,要把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专业教育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体系。同时,将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工作要求等融入其中,作为专业建设的导向和管理工作的举措。三要开拓创新,改革教学质量系列评价工作。评估中,要帮助各教学单位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加大对实践教学质量工作的监督和控制力度,加强对各教学单位督导组织具体、得力、有效的指导,充分发挥院(部)督导组的积极作用。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对地方高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评估工作对于“规范日常教学工作”“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促进学校监控教学质量”“改善基本的教学条件”的影响比较显著。而对“改善学风”“促进学生的进步”“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教学质量”则仅有一定的影响。这表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工作所发挥的实际功能,主要在于规范高等院校教学的外在条件,而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却相对薄弱。这也反映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工作注重教学条件保障、忽视教学质量实质的不足。因而,地方高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平时的自我评价,评估中充分关注指标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进步的影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长远发展,关注学校自身的教学常态,关注学生的需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察,从而使地方高校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评价制度更加有利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