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

关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7 02:19:29
关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
时间:2023-03-27 02:19:29     小编:

"

[论文摘要]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变迁的加剧,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主体个性化、价值目标现实化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多元文化的冲击和道德实践的缺失。在社会转型期,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一是要提升教育理念,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思想导向;二是要创新教育模式,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拓展实施途径;三是要改善教育环境,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论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大学生 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关于价值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基本观点,是关于现实的人对生活实践的意义的评价标准的思想体系。大学生价值观是指大学生群体对自身在社会关系中作为主体和客体的角色认知,它反映着大学生对自身需要的把握。大学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其价值观对未来个人发展、社会进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系统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而探寻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现实表现

1.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反映着大学生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相应的选择和追求。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为主导的体制下,社会价值观具有绝对性、单一性的特点,大学生价值观带有较大的群体性、依附性和被动性,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是大学生的根本选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成为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加之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既带来了各种意识形态的碰撞和各种思想的跨国界交流,也有力地促进了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而当代大学开始由封闭逐渐转向开放,成为一个“小社会”。生活在多种价值观交织、碰撞环境下的大学生,其群体价值观体系的建构,已经不是以某种价值观为核心的单一主导价值观,而是以多元价值观为基础的兼容性价值观体系。

2.价值主体的个性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人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张扬。对于大学生而言,其价值取向逐渐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化,甚至有个人价值取向超过社会价值取向的倾向。他们愈来愈意识到社会只是为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更多地把民族、国家视为一个集体,而不是计划经济时期狭隘的单位式的集体。他们尊重个人的价值、利益和选择,强调以个人的存在、发展为出发点,强调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调个体在群体及社会地位中的价值,强调个人利益、个人自由、个性发展及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加关注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在实现价值的途径上,他们也更相信自己的选择。即使是社会需要,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合理地选择。如果社会需要符合自己的愿望,则可以接受;反之,则会放弃。以上这些都体现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对自我的重视。

3.价值目标的现实化。价值目标是价值主体所设想的自身实践活动的结果。按照性质与层次的不同,可将价值目标划分为理想主义价值目标与现实主义价值目标。在计划经济时期以集体本位价值取向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中,共产主义理想是被普遍认同的,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在市场经济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深入人心,以往的理想主义价值观逐渐被现实主义价值观所取代。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的影响,加之他们缺乏对价值认识的科学基础,因此他们在价值目标选择上更加注重现实生活,注重金钱的价值和感官的享受。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价值目标的世俗化、短期化和功利化倾向,甚至诱发了个人主体意识的恶性膨胀,导致了大学生的短视行为,使他们缺乏对精神生活的关注,以及对国家、社会和他人所应有的担当。

二、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一方面我们应把握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特点,合理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中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针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中所存在的价值观念失范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偏差和失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因素: "

1.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大学生成才及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与此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也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负面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对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动力,这种经济上的利益驱动机制投射到大学生身上就表现为淡化群体、强调自我、追求物质利益享受等不良现象。同时,市场经济所特有的盲目性、自发性特点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等特点,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例如,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动力所在,但如果让其全面介入社会生活,就会使“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滋生蔓延,导致部分大学生理想淡化,往往以欲望的充分满足取代人生的全部价值。

2.多元文化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西方各种文化、社会思潮也随之而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受一些外来的错误人生哲学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于经验少、阅历浅、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大学生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形形色色的文化思潮时,难免会出现价值判断上的模糊化和价值评价上的多元化。因此很多大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不由自主地受到了影响,形成了矛盾、多样、不稳定等特点,缺少统一道德标准,价值多元或者迷失。少数大学生失去了正确的价值标准,缺乏坚定的信念。另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在大学校园的普及也是引发大学生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互联网拓展了教育的渠道和空间,但互联网中的诸多不良信息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误导,不利于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3.道德实践的缺失。人的思想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哲学家尼采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道德首先是一种实践智慧和意志能力,一旦它被迫蜕化为某种形式的知识技术,人类社会便不再存有任何道德崇高的渴望和英雄主义的道德激情。普遍形式化的知识所要求的是强求一律和恒定不变,而道德智慧却要求实践崇高和价值超越。”尼采关于道德的论述完全适用于价值观。当代大学生虽然成长在改革开放的重大变革时期,但安宁的生活和繁重的学习却使他们与现实社会之间产生了距离感,他们往往对社会的实质理解不够。而传统的教育又把价值观本身只理解成理论思维的训练,使价值观的内容脱离了主体与客体的联系,割裂了价值认知和价值实践的关系,使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重构路径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到中国的命运,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正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理性分析变化的原因,更应积极探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让他们主动地建构起正确的价值观。

1.提升教育理念,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思想导向。传统德育本质上是一种“教会顺从”的教育,要求青年大学生无条件地接纳和认同既定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这种教育方式规定了教育的单向性,使受教育者处于被动接受的从属地位。这种单一的“线性”塑造的价值观教育模式很难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面对多元价值的挑战,教育者必须转变并提升教育理念,正视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内在需要,改进教育方式,尊重并接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他们自我教育的作用,促使他们自己去领悟教育要求、自觉与各种错误价值观作斗争;让学校德育回归生活,帮助他们走出道德失范的误区,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构建理想的道德人格。同时,教育者还要针对新情况,研究新策略,摒弃教条式的“灌输”,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树立起一种平等互动的德育理念,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的作用。

2.创新教育模式,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拓展实施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于提高国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实现国民的政治认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多元文化使大学生个体的选择性增强,其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意识得到强化,并容易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针对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的特点,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要以政治理论课教育为主线,灌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要以各种主题和专题教育活动为主线进行教育,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要以日常行为规范为主线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以各种社团活动为主线进行教育,培养他们的兴趣并拓展其能力;要以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线进行教育,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3.改善教育环境,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大学生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到学校教育的直接影响,又与社会整体价值观的状况具有内在联系。因此,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取得良好的、长期的效果,还必须建立健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互动机制。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大学的校风学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克服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功利化、实用化倾向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校园应充分发挥校报、校园广播及校园网络等校园媒体的教育功能,营造一种健康、活泼、有序的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健康价值观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氛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依法加强对高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活动的管理,坚决打击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的不法行为,坚决抵制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要以正面宣传为主,树立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教育,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各类网站尤其要把握好正确的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活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