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从孔子交往伦理思想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

浅谈从孔子交往伦理思想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19 02:50:15
浅谈从孔子交往伦理思想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
时间:2023-02-19 02:50:15     小编:
"

论文关键词:孔子 交往伦理;高校 和谐师生关系

论文摘要:孔子的交往伦理思想强调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和而不同。这种交往伦理思想对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具有三方面的启示:平等交往、师生互爱是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的前提;师生互相尊重、宽容是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的途径;和而不同、师生互动是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的不竭动力。

一、引言

大学生活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大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很多高校的生源质量不如以前,于是在高校中出现了一个学困生群体。这些学生大多在中学时知识基础就较弱,勉强上了大学后,在学习上非常吃力。如果教师忽略了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对学生的不关爱就有可能使得一些学生缺少对教师的认同,从而影响其在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质量。师生关系的和谐是高校和谐的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成功进行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不仅直接关系到教育活动的成败,而且还会对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的发展带来影响。所以处理好师生关系不仅是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重温孔子的交往伦理思想可以给今天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带来启示。

二、孔子交往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综观《论语》,可以发现孔子交往伦理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所谓交往伦理,是指至少两个交互主体之间以生活世界为背景,以语言为媒介,在相互尊重与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情理沟通与理性商谈,达成理解与共识,形成普遍性伦理原则,以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关系,并造就道德人格自我的伦理理论。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认为孔子的交往伦理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交往的最高理念:仁者爱人

从汉字构成来看,一人是“人”字,二人为“从”字,三个人则成“众”字。所谓“仁”,有两个人便会产生的一种关系。因为,“仁”字是人字旁加个二字,两个人相处之道即为“仁”。虽然早在孔子之前的《诗经》、《左传》等古代文献中就已有“仁”字出现,但那时的“仁”,如同《说文解字》所言:“仁亲也,从人从二。臣铱等曰:仁者兼爱,故从二。”“仁”只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基本含义,这“人”是“仁”的母体,“仁”为“人”所派生。使“仁”真正获得崇高地位的是孔子,《中庸》曾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此“仁”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仁”,“仁”成为“人”的内在的本质规定,仁就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升华与凝练,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双向的交流、互动。可见,孔子正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中发现人的,这样,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应该以开放的胸襟接纳他人。

“仁”的根本含义是什么呢?孔子的回答是“爱人”,反映了孔子是从交往关系上阐述“仁”的内涵的。爱是对对象的一种肯定,是对对象的尊重,是一种最真挚的心境。仁就是以爱心对待众人。《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中庸》载孔子对鲁哀公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这说明“仁”就是以“爱人”为纽带的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想,“仁”就是在与他人交往时爱人、利人、助人。

“爱人”的真谛是尊重、理解、善待他人,与人平等交往。爱人就要承认他人的地位和尊严,尊敬和关怀他人,尽己之心、尽己之力去助人、利人,特别是要关怀、帮助那些丧失劳动能力、难以自立的人。《论语·卫灵公》记载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名叫冕的盲乐师去拜访孔子。当他走到台阶时,孔子告诉他,前面是台阶;走到席前时,孔子告诉他前面是坐席;坐定后,孔子又一一告诉他某人在这里,某人在那里。孔子这种对盲者细微、周到的关怀,可以说正是他爱人之心的表现。总之,“爱人”就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其目标是实现全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

孔子为什么将“仁者爱人”作为交往的最高理念?因为在他看来,“性相近”(《论语·阳货》),即“性”是人所固有的,人与人是同类,人的价值高于动物的价值。《论语·乡党》中关于“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的记载揭示了孔子人性思想中类的观念,虽然在当时一匹马的价格非常昂贵,但孔子问的是有没有伤到人而不是马。朱熹在《论语集注》对这句话的解释是“贵人贱畜,理当如此”,“贵人”就是以人为“贵”,人的价值高于畜的价值。《孟子·尽心下》亦云:“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对这句话,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注解说:“仁者。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然仁,理也;人,物也。以仁之理,合于人之身而言之,乃所谓道者也。”按朱熹的意思,“仁”就是做人的道理、准则。由此看来,孟子和朱熹对“仁”的理解和孔子一样,即人被定位在作为物质性存在的“人”和作为非物质性存在的“人”的统一体,“仁”就是“人”所具有的共性,就是指“人”之所以为“人”所应该具备的那种品性。这样,“仁”就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规定,人与马都是具有生命的动物,但作为人的同类,人天生就具有类的潜质、类的倾向,对同类的关怀一般来说总是超过对异类的关怀。可见,在孔子眼中人的生命价值是在伦理关系中实现的,他寄希望于在群体、社会中塑造理想人格,以维护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和谐。

尚需指出的是,孔子的“习相远”(《论语·阳货》)明确了个体人之间的差异性,因此,在孔子眼中“爱人”乃是一种有原则的爱,仁者不仅能爱,而且能恶。他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仁者应爱其所当爱,恶其所当恶。爱人固然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但并不是说对丑恶之人也要爱,爱憎分明之爱才是正确的爱。"

2.交往原则:推己及人

天地间“我”不能独存,那么,“我”面向身外的世界应该有一种怎样的表达呢?孔子在《论语·颜渊》中大声疾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我们都是兄弟,我们都有共同的类本质。孔子认为,个体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应当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意愿,用自己的仁心去推度别人的心,通过将心比心的体验去爱人,从己心出发去处理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推己及人应满足以下三个要求:

(1)爱人应当是出于真心实意,做到“信”即诚信。孔子认为,爱人应当是出于真心实意,虚伪便是不仁,“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述而》),假仁假意会受到人们的憎恶。他主张从“亲亲”出发,在人际关系中克制自己的自私自利之心,表现出爱人的行为,力争做到“泛爱众”的博爱,以实现人与人双向互动的交往和谐。“信”在《论语》中出现了三十八次。“信”主要是要求人们在与人相处时,要做到诚实无欺、讲究信用。孔子曾向学生宣称自己的人生理想便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孔子的学生曾子曰:“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孔子的学生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由此可见,孔子对于诚信的重视。的确,信是立身处世的基础,家庭成员的和谐关系,全靠信来建立;朋友之间的友好往来,全靠信来维持;社会发展的正义事业,全靠信来促进。孔子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者不欺,贵在不自欺,亦不欺人。

(2)以忠恕之道待人。孔子的弟子曾子曾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恕之道有两层含义: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句在《论语·颜渊》和《论语·卫灵公》中两次出现,意思是说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就需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既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别人着想,因而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起码原则,也是做人的底线。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意思是说自己想要成功,也要支持别人成功,自己想要发展,也要帮助别人发展。这就需要具有宽广无私的胸怀、助人为乐的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理想境界。

在这两个命题中,包含着两个对立的概念,即“所欲”与“所恶”,从人的个人主体出发而体验到人的全部心灵活动和行为所追求的,不外乎就是这两个东西,也是整个人类主体所能共同感悟到的。“己所不欲”是“所恶”,其反面是“所欲”,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因此这两个命题明确的是“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己欲”与“他欲”的关系,以及“己所不欲”与“他所不欲”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存在矛盾的一面,也存在可以调和的一面。只看到矛盾,让矛盾激化,自己与他人都会受害;如果发挥自己与他人关系中可以调和的一面,则自己与他人都会受益。在孔子看来,实施仁的推及要把别人看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尊重别人的人格。孔子这种从人的内在心灵的需求中所揭示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了孔子对人与人相互关系认识的深刻性,也是孔子交往伦理思想具有永恒生命力之所在。

(3)改过迁善。孔子认为社会上完美无缺的人是罕见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同时也有缺点或错误,因此,在交往过程中应该学人之长,克己之短。《论语·述而》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在和别人一起唱歌时,如果发现谁唱得好,一定要让其重唱,然后自己随着唱,他善拜他人为己师,特别注意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在他的影响带动下,他的学生也能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认为,一个人不可能完美无缺,犯点过失和错误是难免的,但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过失,文过饰非是小人行径,有了错误不要害怕改正,知错就改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因此,孔子很欣赏颜回的“不贰过”(《论语·雍也》)精神,即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推己及人”是一切社会公德的基础。要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就必须遵守社会公德。文明愈发展,社会公德就愈重要。而社会公德要得到遵守,最基本的就是要有“推己及人”的思想,要学会换位思考。“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人们有相似的思维方式和评价标准好恶,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如果违背了这一交往伦理原则,实际上也就是把他人当成工具,降低为物,视他人为牺牲品。而这种行为如果不被社会的伦理规范所否定,那么,在此道德环境下的己方最终也会被他人当做物和手段,从而丧失了应有的交往的主体间性,使正常的交往关系遭到破坏。

3.交往的最高境界:“和而不同”(《论语·子路》)

人类世界是生活世界,是人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经验着的世界,而不是一个可以以计量、实证的方法进行对象化研究的世界。作为人这个族类中的每一个个体总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人格和个性特征,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是完整的,现实的、具体的,是不可重复和不可替代的。同时,人又是群居的动物,聚集在一起,相互之间就必然要发生各种各样复杂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些关系是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孔子十分重视人际交往的求同存异,倡导人际关系的和谐,于是将“和”作为人与人交往的最高境界,明确提出:“和为贵”(《论语·学而》)。

“同”就是与别人完全相同,是无原则的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特殊见解、特别性格,没有独立性。“和”是不同的意见,经过协调,达成一致。这种一致是采纳了各种意见中的合理成分,是比较全面合理的。实际上,每个有思想的人都不可能与别人的意见完全相同,因此,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就是说,在交往中君子坚持有原则的和睦相处,反对无原则的苟同,小人则正好相反。由此,孔子认为在交往中只有“和”可以使人际关系达到和谐状态,而“同”是要不得的。"

要想达到交往中“和”的境界,人需要认真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I)尊重别人,允许别人发表不同的见解。孔子强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哪怕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所以孔子很强调尊重别人,对等地对待别人,不要傲视他人。每个人都应该独立思考,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特性、个性,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胸怀坦荡。每个人还要允许别人包括自己的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和见解,尊重别人的意见,与别人以人格平等的方式共存。当他人有与自己不同的看法时,应平心静气地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认真地讨论、辩论,取长补短,相互启发,逐渐取得共识。在一时不能取得共识的情况下,采取求同存异的办法处理矛盾,协调关系。

(2)适度交往。在交往中,孔子反对“过”与“不及”。《论语·子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子夏的学生问子张怎样交朋友。子张就问子夏的观点是什么。学生回答说:“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则回答:“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夏的交往观是对可交往的人就与他交往,对不可交往的人就拒绝与他往来。子张则主张同任何人都要交往。孔子评论二人说:“师也过,商也不及。”(《论语·先进》)他认为子夏和子张的交往观都属于“过犹不及”之类,缺乏交往的适度性与灵活性,在孔子心目中,唯有无过无不及的和谐交往才是正好的。

综上所述,抛开历史的局限性,孔子的交往伦理展示给现代人一种有益的交往方式,那就是以和谐为中心、以爱为真谛的人我之间的平等交往,把“人和”看做人类社会最有价值、最可宝贵的因素。中国古人这种“和为贵”(《论语·学而》)的精神,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避免社会发生过多的动荡,保障社会生产的正常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曾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三、孔子交往伦理思想对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的启示

1.平等交往、师生互爱是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的前提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首先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师生之间的交往应该也是平等的。平等交往的目的是理解和沟通,是对话与合作。在师生关系趋于淡漠的今天,首先要加强师生双方在平等交往实践活动中心灵之间的沟通。孔子把热爱学生看成教育成功的必备条件。在他眼中,不存在不配和不堪教育之人。他还身体力行,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了自己“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主张,即不管愚智、善恶,只要虚心求教,都给予热心指导之意。如孔子弟子宰予,孔子曾评价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坞也”(《论语·公冶长》),但是孔子仍然收他为学生,后来,他成为孔子弟子中“言语”学得最好的学生。“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热爱学生是现在师德的一个基本内容,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有了师爱,学生才会爱自己的教师,而由于对教师的爱,学生也才会敬仰教师,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孔子学生对孔子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因此,学习孔子“仁者爱人”的交往理念,注重师生心灵的沟通,使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使每一位教师都值得学生爱戴,高校和谐师生关系也就有了建设的前提。

2.师生互相尊重、宽容是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的途径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尊重是教育的本质规律,是21世纪教育的理性追求。尊重就是要把交往的对方当做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有思想感情的人。相互尊重是主体基本的道德修养。只有相互尊重,才能有交往、对话、学习、合作的基础。尊重可以产生信任,信任可以使人互相敞开心扉,达到和谐的可能。尊重学生是热爱学生情感的自然延伸。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在师生关系中,师生双方是平等的主体,相互尊重要求教师一方不能以真理的化身自居,对学生横加指责,因为事实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真理的化身,在世界上,必有其师,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是师生双方必要的、经常的行为模式。尊重必伴随着宽容;宽容是倾听的前提,是学习、欣赏的前提。由于教师和学生在客观上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因此,容忍差异,“和而不同”,是师生双方明智的选择。只有承认差异、宽容差异,才能互相欣赏。即使在学生顶撞教师的时候,教师也应着眼于发展,对学生循循善诱。孔子学生子路为人耿直、性情粗犷,经常批评孔子,但孔子并不计较,对他的评价仍然很高,说他有治国的才能。孔子的这种宽厚待生的行为无疑在启示我们,教师必须宽容学生的缺点,从成长角度看待学生身上的问题。所以,在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的今天,师生双方发扬孔子的“恕道”是非常必要的。

3.和而不同、师生互动是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的不竭动力

每个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殊人格和个性特征,因此,师生之间交往应和而不同、师生互动。孔子时刻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平等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达到知识的共享与情感的共鸣。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在真理面前,学生对教师也不必让步。这句至理名言反映了孔子坦白的胸襟。孔子不仅要求学生与自己“和而不同”,而且坚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即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倡导师生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当师生关系和谐的时候,即使教师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学生也能接受,理解教师的一片苦心。可当师生关系紧张时,即使是发自内心的表扬,学生也反感,认为教师是在讽刺自己、挖苦自己,收不到正常情况下的效果。在和而不同、师生互动情境下,师生处在一种和谐、友好、愉快而正常的师生关系中,师生双方都会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友情,内心深处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感、快乐感和满足感。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培养起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精神,使他们深刻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会使教师油然生出崇高、成就感,这样的教育效果才是真实有效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