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议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新探

浅议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新探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0 00:12:30
浅议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新探
时间:2023-03-10 00:12:30     小编:
"

论文关健词:大学生 网络道德问题 应对措施

论文摘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既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也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网络遗德问题,主要表现为网络遗德意识的淡薄和网络道德行为的失范。为此,学校要积极面时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强时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具体措施有:加强正面教育;改善大学生的网络内外环境;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方法;加大网络道德的校内外监控力度。

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生存空间,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活动的科学化、技术化、知识化,也推动着人类的道德不断进步。网络环境下的工作方式催生出各种全新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因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道德的内容。然而,网络又是一柄双刃剑,它在不断推动人类道德前行的同时,也让人类陷人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网络上的不道德现象随处可见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重要群体,也是网络道德问题较为集中和突出的群体之一。如何应对与解决这些问题,寻求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的更好方法,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分析

(一)网络道德意识的淡薄

1、道德弱化

2、道德冷淇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度发展,很多大学生热衷于网上交友,从而与老师、同学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大为减少。这不仅削弱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带来了网络七的道德冷淇现象。在“人一机一人”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大学生往往感受不到对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反应,因而对他人与社会的幸福与不幸都淇不关心,对各种不道德现象也置若阁闻,甚至会做出一些在物理空间难以做出的粗暴、无礼的举动。

3、道德任意

现实社会有着严格的道德规范和道德约束,而网络社会则是一个自由王国。在这里,谁都没有绝对发言权。但同时,谁又都有发言权。任何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原则(或不要原则)说任何话、做任何事。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扮演不同角色与人交往而不需要承担任何义务和责任。网络交流的这种随意性带来了大学生道德责任感和责任能力的减弱,使得大学生的网络交际态度随便而不负责任,他们可以在网上随便与一个陌生人倾心交谈,也可以毫无理由地从聊天室里溜走而不打一声招呼。一切从自我出发,想怎样就怎样,丝毫不用顾忌对方的感受。其网络言行也变得随意放纵,骂语、恶语、丑语、淫语纷纷在网络上登台亮相,并直接导致了网络犯罪行为的增多,甚至使大学生本身成为被侵害的对象。

(二)网络道德行为的失范

1、色情行为

据有关专家调查,目前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有47 %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2万张色情照片进人互联网,美国色情杂志《花花公子)网址一周内的访问者多达470万人次。由于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手段隐蔽等特征,这些色情信息在网上的传播速度惊人。这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来说,实在是太大的诱惑。一项调查表明,在被抽取的三千名中国大中学生中,曾光顾色情网站的占46%。一些自控力较弱的大学生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心理有意去网上寻找色情信息,浏览色情照片,观看色情影像,阅读色情文章,甚至制造和传播色情信息。有些人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身心健康受到极大伤害。轻者耽误学习,重者则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2、欺骗行为

在网络交流过程中,几乎没有人一开始就是以真名实姓出现在互联网上的。网民聊天时不仅姓名、性别、年龄是不真实的,所发表的观点也往往带有很大的欺骗性。正如俗语所说:“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而在交流过程中所有的这些欺骗行为均被看成是正常的,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没有人为此而感到脸红,也没有人因此而在道德上谴贵自己。

3、造假行为

网络的隐蔽性导致许多大学生利用网络弄虚作假。千百万网站和数不清的电子刊物使蒯窃、修改、转贴他人的文章能够完成在分秒之间。许多大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前,不是去潜心研读有关书籍资料,而是首先去网上查找相关信息,然后大段甚至整篇下载。调查显示:大约有20%至40%左右的大学生曾经一次以上把网络上的文章直接下载下来稍作变通即当作业交给老师,甚至有人在网络上购买学士、硕士论文。学术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已荡然无存。此外,还有许多人故意在网上制造和发布假消息。调查显示,大约20 % -30%的大学生曾经在网上散发过虚假消息而丝毫不觉得内疚。"

4、盗窃行为

由于金融系统的信息化,导致一些大学生大肆利用计算机恶意盗窃他人的钱财,盗用他人的帐号,甚至侵人别人的系统、邮箱,获取有用的情报、信息,以达到获利的目的。

5、攻击行为

网络匿名的特点使大学生的网络言行失去了监督,在校园网BBS的帖子中,有的内容粗俗下流、恶浊不堪,甚至还有针对个别教师的恶毒谩骂和人身攻击。据调查发现,有18. 8%的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1. 8%的大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意味的语言。

6、安全破坏行为

目前,大学生网络黑客越来越多,他们往往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打人网络系统,恶意篡改数据文字,破译计算机密码,甚至制造和传播各种病毒,使网络的安全遭到空前破坏,而破坏者并不因此而在道德上谴贵自己,反而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技术高超。社会也并不谴贵、哪视这些黑客,而是带者欣赏、羡慕、钦佩的目光看待这些黑客。

上述不道德行为有许多已经构成犯罪。应当承认,多数大学生进人网络的主观愿望是享受现代科技的文明成果,从而发展和完善自已。但是网络的弱规范性又放纵了大学生人性系统当中诸多劣因素的萌生和泛滥。大学生并非道德完人,虽然许多大学生宣称自已能够把网络世界同现实世界区别开来,愿意保持自已心中那块纯洁的道德之地,但是这种美好愿望在网络上太不实际了。网络拥有太大的诱惑力,这种诱惑力远远超过了大学生自身的自制力。现代网络正日益被以青年人为主体的网络黑客、网络黄潮、网络蛀虫所困扰便是明证。

二、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面对大学生中出现的众多网络道德问题,学校不应把责任推向社会,更不能由此而排斥网络。在配合政府部门加快网络立法、加强技术监控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利用网络的巨大优势,扬长避短,积极寻求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更好方法。

(一)立足于正面教育

1,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

在历史上,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从来都是相辅相成、同步前进的。人类能够利用网络做许多过去不能想象的事,这是技术上的进步。但网络技术本身的可行性并不直接等同于网络道德之应该。网络时代应该是一个较现实时代具有更高水平的自主型道德的时代。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网络上人们对自己的要求反而大大降低了,许多被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做的事,在网络上倒是可以做。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诸多网络道德问题,其根源便在于这种认识上的混淆不清。因此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帮助大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正确地看待网络的利与弊。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资源将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财富,而高尚的网络道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对它的淇视和破坏就是对社会秩序、社会道德规范的澳视和破坏,最终将会危害社会、危及自身。

2、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贵任感。

德育课中应增加网风、网德教育的内容,要教育大学生把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技术置于同等重要的层面加以学习和掌握,树立较强的网络道德责任感和坚强的网络道德意志,自觉遵守网络规范,不违背社会道德和裹读文明。在五光十色的网络文化面前坚定信念,把握方向,守住良知,拒绝道德堕落。

3、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并将其有机地整合到网络道德中去。

中华民族有着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如修身、自律、慎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这些美德不仅在现实社会中适用,在网络社会也同样适用且显得更为必要。在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构建过程中,传统道德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积极组织优秀传统文化上网,让大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大量接触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潜移默化地净化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文化道德的万里长城。

4、强化网络自律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千扰。

从本质上讲,道德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人内心对自我的自觉要求。如果说在现实社会中道德他律比道德自律更为有效的话.在网络社会,网络的隐匿性使得他律因素被大大淡化了,道德自律显得尤为迫在眉睫。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已经形成,他们已经具备了主动追求高尚道德品质、完善自身道德人格的能力,他们所欠缺的就是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和自律行为。为此,学校既要通过有意识的道德灌输和道德渗透,促进大学生自我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又要教育他们学会有效自律,不做无节制的“网虫”,不做不道德的“黑客”,学会在网络中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

(二)改善大学生的网络内外环境

1、改进校园网。

目前在校大学生上网最主要的途径一是校内校园网,二是学校附近的网吧。对于网吧,应动用社会和政府的力量,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强制推行网络道德;而对于校园网,则完全应该把它建设成为网上德育工作的一块阵地,要加大力度,办出特色来。首先,要不断增加鲜活的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如可以将党的政策方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输人校园网,还可以将道德教育信息穿插在大学生喜爱的板块中供大学生阅读,并适时地引导大学生思考、讨论,并开设网上“辅导员流动站”、“心理聊天室”等板块,指派专业的德育工作者上网与大学生交流,就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强化网络道德意识。其次,要将网页打造得更加精美漂亮,以吸引大学生的眼球。校园网的建设既要在外观上下功夫,页面设置、画面色彩、声音效果要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也要在内涵上做文章,要多设一些权威性的道德教育站点的镜像,还要设立一些富有特色的对青少年有吸引力的个人主页,以增加点击率。第三,要加快网络信息更新的速度,并提供更为优惠便利的上网条件。校园网的硬件设备要及时更新,以加快上网的速度,要多装一些最新的软件以供下载使用和学习;网络内容也要不断更新,要有针对性地将学校的宣传版制成网页,定期推荐一批好的网址,指导大学生正确上网;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当提供免费的校园网络空间和更多的网络免费资源,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

2、建立一些新型的德育网站,以先进的手段和丰富的内容,塑造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道德人格。

互联网的网站不计其数,但既有教育意义又能吸引大学生眼球的德育网站却并不多见。为此,政府部门应协同有关教育机构及高校开设一些大型的党建、团建网站;还可以建立专门性的为大学生服务的网站,通过学习、交友、就业、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大学生感兴趣的、能切实为大学生服务的形式吸引大学生;另外,还可以与现有的一些知名的优秀网站合作,推出网上大学生系列活动。这种合作既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网站知名度大、点击率高的特点迅速扩大大学生工作的影响范围,又可以影响德育网站的建设方向,还可以有效地整合网络资源,节约思想教育工作成本,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三)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方法

1、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高校教师大多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和较好的个人素质,在大学生中也往往有较高的威信,他们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其他任何人所无法取代的。每一个高校教师都应成为网络德育工作者,他们既要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以娴熟的网络技术水平吸引大学生,又要以身作则,以高尚的网络道德影响大学生,并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2、创建网络道德教育的全新模式。

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基本以说教为主,教育往往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而网络特有的信息集成性、双向交流和可选择性,为道德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极具个性特色的教育环境。在网络中没有权威、等级、高低之分,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者也必须放下架子,以平等和互动代替权威和说教。网络环境下的道德教育模式应是在平等轻松的情境下引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强调的是使教育者与大学生形成协同学习的模式,注重的是风格的平等与交互性,追求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3、拓展网络道德教育的手段。

网络信息量大、速度快,又能提供大量的文本与超文本信息,实现声、像、文字的结合厂这既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及覆盖面,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也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网络时代道德教育的手段将更加多样化,内容将更加丰富,方式也将更加灵活。如可以在“两课”教学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也可以把网络管理和网络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树立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必要时网络管理人员可化名参加大学生的网上活动,参加讨论,引导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注重网络道德的渗透教育,可以组织一些网络知识讲座和选修课,把网络素质教育、网络使用的道德规范渗透到普及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如通过网络创意大赛、网络软件设计比赛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在真切感受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网络世界的同时,遵循应有的网络道德规范.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四)加大网络道德的校内外监控力度

1、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

要营造良好的道德管理机制和舆论氛围,使整个网络社会形成扬善祛恶、扶正驱邪的良好道德驱动力,随时引导、激励、教促人们做有德之人。要订立比较详细、并易于操作的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张贴于大学生经常光顾的场所,以对大学生的行为加以引导和规范;同时,将部分最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变成相应的法律规范,使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并轨。再通过道德教育和舆论监督的双重合力,对善举德行予以倡导、褒扬,对不道德行为予以谴责、鞭挞,对网络犯罪行为给予必要的制裁。

2、加强对网络不道德行为的技术监控。

要建立和加强网络防卫系统,规范网络运作,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对上网信息进行严格监控,及时消除一些错误、消极或反动的信息。并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如安装信息过滤软件,加强对局域网和免费个人主页链接的审查等方式,阻止各种不良信息进入大学生的视野,真正建立起网络安全的“防火墙”。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