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谈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教育扶贫工作研究

试谈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教育扶贫工作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01 03:23:49
试谈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教育扶贫工作研究
时间:2022-11-01 03:23:49     小编:孙晨

引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才能确保人口质量明显提高,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尽管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但是我国的教育依然很落后,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育,所以教育扶贫是一项应该长期坚持的惠民工程,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

一、发展教育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是巨大的,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不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份评估报告中提出:初等文化层次的人,劳动生产率能提高43%;高等文化层次的人,劳动生产率能提高300%。若从生产方式考量,手工业者人均产值一般是1000 元,传统工业生产者人均产值为1 万元,而高科技的产业工人的人均产值则达到10 万元。教育使人们开阔眼界,学到知识和技能,从而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生活。教育扶贫就是从这一思路出发,给人输入文化的因子,进行智力开发,最大限度地输出财富,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

二、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存在教育经费投入较少、且分配不合理等现象。我国不仅政府对教育方面经费投入不足,一些贫困家庭也存在教育资金匮乏问题,这些家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较高,不能将过多的收入用于投资教育,导致孩子教育投入不足。这样长期下去,贫困家庭孩子教育始终不到位,恶性循环下去,容易造成贫困代际传播。

2. 新生代农民工进城热现象

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他们是被城市和农村双边缘化的群体,处于城市底层难以融入城市主流,又对农业生产不熟悉。这些80 后、90 后农民工进城务工,孩子留在农村,父母缺乏对孩子的教育,有些留守儿童的心理上和性格上处于亚健康状态,从而对学习造成一定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一直是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问题。

3. 贫困地区教学水平不高,城乡教育差距较大

贫困地区的教师队伍存在学科教师短缺、平均年龄偏大,学历较低,编制外教师居多,管理松散等问题,教学方式存在教育方式老套,主张应试教育等问题。教师队伍力量薄弱、教学方式不合理、教学条件差等问题使得贫困地区教育情况不容乐观。另外,城乡之间严重的教育失衡现象已经引起教育界广泛关注。根据有关专家统计,近年来,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尽管有对贫困地区学子进行专项招生这样的扶持政策,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无论在性格方面还是在能力方面仍有较大差距。现代社会下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的教育差距明显拉大的现实,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家庭有条件请家教上辅导班,获得体制外的特殊辅助。若不在根源上减少城乡教育不公平问题,则容易造成贫困代际传递,也不利于社会安定。

4. 职业学校教育未能发挥最大潜力

职业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思想观念落后,认为与其读这种职业高中或者职业院校不如早点出去打工赚钱,积累经验;二是职教管理不完善,同一地区多校并存相互竞争、相互制约从而影响了规模化、节约化进程,使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下降;三是企业与学校对接不好,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的需求,使得企业对合作办学缺乏热情。

三、对策和建议

1. 教育经费多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倾斜

加强制度设计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优化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乡镇学校标准化和寄宿制管理,关注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继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实行双休制后要着力解决寄宿制学生回家不方便问题。应当进一步加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和专项计划等实施力度,形成一种长效机制,通过提高贫困学生上重点大学比例,为贫困地区培养更多人才,形成造血机制,而不是一味输血。

2. 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使得城乡教育差距日益拉大。为了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我们应当尽快实行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装备设置标准统一等有利于公平的举措,对于学生人数低于一定限度的学校进行合并,整合教育资源,进行集约化和高效化管理。

3.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发展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生力军,对于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大任务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关注市场需求来改变教学模式的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通过相关政策合理引导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4. 针对贫困家庭因材施教式教育扶贫

孩子是一个家庭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对于可以考入本科类大学的贫困家庭孩子来说,读本科大学是比较好的选择;对于不能顺利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孩子来说,可以鼓励让孩子们进入专业的__职业院校继续深造,通过学习一门技术来提升自己综合素质,既是立身之本,又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佳途径;对于残疾致贫的贫困户可以通过进行特殊教育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对于缺乏教育资金的贫困家庭,政府应当施以援助,让所有愿意学习的孩子都有学上。对于贫困户通过家访、群众反映等进行确认,防止找关系和送人情等暗箱操作。

5. 积极对贫困地区农民进行培训

农民在中国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弱势群体,解决好农民问题一直是党执政的重要任务。政府应当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农民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当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推广因地制宜的新的农林牧业良种和种植养殖技术时,农民可以依靠自己的技术扶贫致富。

6. 加强政府与致力于教育扶贫的相关社会公益组织合作

有些社会组织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而有些社会人士愿意用自己的资金成立助学基金会,政府应当加强与这些社会公益组织的合作与联系,共同助力我国的教育扶贫事业。

四、结论

教育是民生之基,对国家长期的繁荣富强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当致力于教育扶贫,开启扶智之门,先扶好教育之贫,再依靠教育来扶贫。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事业,积极向教育现代化迈进既是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当今世界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实力竞争的必要举措。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