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信息传播影响社会秩序的四维分析

浅谈信息传播影响社会秩序的四维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1:44:51
浅谈信息传播影响社会秩序的四维分析
时间:2013-12-18 11:44:51     小编:
"

论文关键词:信息稳定;信息传播;社会秩序;传播时机

论文摘要:本文从信息传播影响社会秩序的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即除了对信息的内容、结构和流量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外,还将信息传播的时机纳入分析框架中。认为准确地把握信息传播时机,对于正常社会秩序的维持同样意义重大。

信息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之一。但当我们看到信息传播活动的积极影响时,也不能忽略其负面的作用,即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一旦出现信息不稳定的现象,将会对社会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等造成不利的影响。所谓信息稳定,我们将其定义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其内容、流量和结构必须同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实际上是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其内容必须真实、流量必须适中、结构必须合理。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处于常态,否则将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因此,信息稳定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

信息内容稳定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信息传播过程中,其内部所包含具有实质意义的东西处于相对平衡的一种状态。笔者以为这里的信息内容稳定应当包含着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信息内容的有用性;二是信息内容在传播过程中的一致性。

信息的价值也是信息内容稳定的一大因素。如今的网络社会存在着“信息爆炸”和“信息匮乏”的双重问题,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各种信息以零成本的条件在互联网上传输和扩散,使网络成为信息的海洋;另一方面,缺乏把关人的网络也滋生了假新闻,充斥着各种失实、侵权、色情、暴力的信息。实际上,与网络信息的总量相比,其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少之又少,网络上大量无价值信息的存在,使其易成为引起社会问题的隐患。由于网络缺乏有价值的信息,网民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暴力、色情信息上,而这些暴力、色情信息的泛滥,致使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这两个空间都受到巨大的冲击。在网络“马太效应”的作用下,一些缺乏价值的网络信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民关注,甚至演变为社会热点事件,影响到现实的社会秩序。2006年上半年发端于网络的“女子虐猫事件”和“铜须门事件”,都是因为网络信息的不稳定,最终升级以致影响到现实的社会秩序。

2.信息内容的一致性是信息稳定的保证。信息传播过程是传者选择加工信息,通过某种渠道传递给受者并引起反应的过程。传播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过程。根据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传播过程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效果5个要素和环节组成。在传播过程中保持信息内容的一致性,对社会秩序稳定至关重要。然而,受到传播者个人主观因素以及传播渠道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传播内容往往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尤其表现在国家农村政策信息的下达执行过程中。政策类信息内容的不稳定主要表现为政策变通。

政策变通可以分为“功利性变通”和“表意性变通”,它一方面指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中央文件的内容进行变通处理,变通后的政策与上级所要传达的中央精神已相去甚远,政策的实质意义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尽管名义上、形式上符合政治要求,实际上却有意歪曲、偏离了政策目标,甚至与政策目标完全背道而驰。另一方面也指政策主体不顾客观条件和形式发展的变化,有意或消极不作为地机械照搬政策,致使政策目标不能实现或者不能完全实现。常见的变通的方式主要有:敷衍政策,只做表面工作,或者只宣传不执行;对政策断章取义,歪曲政策原本的含义;扩大或缩小政策调整的范围、对象,使政策的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利益等。政策变通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它是传播者对于传播内容的曲解,这种现象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了政策信息内容的稳定,使政策的执行偏离目标,失去执行的意义。

保证信息内容的稳定要求信息传播每一个环节的从业者都树立起责任意识,信息发布者要确保发布信息的真实性,信息传播者也必须保证信息内容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避免因主客观因素而导致的“变通”现象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信息结构稳定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搭配和布局上处于相对科学和合理的状态。就是说,社会传播者提供的正面、负面、中立信息的比例应当与社会秩序相适应,否则,信息传播就会对社会秩序产生影响,使社会出现不稳定。笔者认为,要保证信息的结构稳定,一方面要保证信息传播时,传者提供的正面、负面、中立信息结构比例与社会秩序相适应,另一方面还必须在传播过程中,使信息传播的多方主体都有话语权,以保证信息的平衡,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

在这一事件中我们看到,《信息时报》在报道中采用了专家的话,却没有采访与事件直接相关的广大“蕉农”或农业厅领导等相关社会传播主体,使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结构比例与社会传播的相关主体不相适应,其结果对整个社会秩序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研究发现,现今社会一些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往往被忽略或得不到实现。有学者分析:由于农村社会自身存在的弱点、政府的科层体系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对农传播的忽视与偏见,分别切断了农村社会情绪的人际传播链、组织传播链和大众传播链,使农村的社会情绪难以进入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然而这些群体作为社会相关主体,其话语权出现缺失现象,势必影响到向上级传达的信息结构稳定,影响到高层对基层情况的把握,影响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它对整个社会秩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信息流量稳定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其数量和速度必须与整个社会发展需要相协调。信息的供给过量或供求严重不足都会影响社会秩序。信息流量虽然不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决定性因素,但它与社会政治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

1.信息低量对社会秩序影响的分析。信息流量的不足,对社会秩序造成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信息低量容易滋生谣言,引发社会恐慌。我们看到,SARS期间,由于媒介信息量的不足,权威信息缺失,人们倾向于接受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的信息,而这种密切的“强关系”连接起社会中特征较为相似、具有同质性的人群,这些人彼此间具有高度的互动,他们由于来往较为密切,信息交流较为充分,因此,信息的重复度(冗余度)也很大,而且容易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交流双方获取的有效信息量相应地也较少,人际传播中的“熟人效应”产生同质化信息的广泛传播,从而使谣言迅速扩散。信息低量的状态下,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出一种“饥饿”状态,当人们无法获得更多信息时,一旦在自己所处的群体中出现任何异常现象,就会滋生谣言,引发恐慌。

其二是信息低量或许可以暂时确保社会秩序稳定,但长期的信息低量会导致社会信息贫困,出现社会表面上的超稳定,而表面上的超稳定恰恰是社会出现危机的前夜。2000年震惊全国的“江西丰城8.16事件”就是由于当地基层政府对历年来国家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信息进行拦截和封锁,为了本级政府的利益,在传达上级文件时,不开会、不学习、不传达、不落实,将中央文件封锁在少数人中间,使当地农民无法获取适量的政策信息,当地社会表面呈现出“超稳定”现象,当长期处于信息低量状态的农民从某杂志社办的一期增刊《农民减负手册》上获得了一些政策信息时,人们就会不辨真伪地通过人际传播渠道传递这些信息,进而引发当地农民集体上访。

2.信息超量对社会秩序影响的分析。信息低量使社会出现不稳定,同样,信息超量也会使社会出现不稳定。互联网的诞生不仅仅意味着一种先进技术的诞生,而且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凭借其巨大的技术力量将人类从工业社会带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出现信息超量是常有的现象,虽然它为社会成员间的沟通和社会主张的表达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往往会削弱社会的控制力,特别是现代互联网的交互性、共时性、开放性和跨地域性等特点,信息超量必然导致信息污染,这将给社会政治秩序稳定带来严重威胁。今天,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互联网的巨大信息流动也对中国政治稳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抵御信息对中国政治稳定的冲击,关键是控制信息适量流动。

信息在短时间内的超量供给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它的影响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受众在大量不必要的信息冲击下,可能会恐慌不安,也可能会漠然·置之,逐渐形成冷漠感和逆反心理。例如:选秀节目在出现之初,人们因为新鲜特别关注,而如今当选秀节目越来越多,呈现出超量的状态时,人们反倒越来越冷漠。第二,超量信息可以看作是与传播目的、传播内容无关的干扰,也就是一种人为的“噪音”。网页中不时弹出的网络广告如果对网民来说不具价值,就可以看作是超量信息的一种表现,因为它常常成为人们在网络上获取有用信息时的“噪音”。第三,信息超量供给将引发“过度”的社会参与,使社会参与失控。上文提到的“江西丰城8.16事件”在爆发之时就呈现出信息超量的状态,大量信息在短时间内涌向受众,受众一时难以消化,就会引发“过度”的社会参与,从而演变成社会事件。

据日本《信息流通调查报告》估计,近年来,由于网络的发展,人类标准供给信息量每年约增加四倍,而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被大量无用信息所淹没,人们不得不为传播和搜集信息而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过量信息的冲击之下,信息的超量还有可能给受众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引发一系列的社会恐慌和不安。同时,信息的超量传播,所引发的受众对信息内容的冷漠感和逆反心理,同样也会对社会稳定产生威胁。

信息传播时机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信息内容的获取和传播在时间上要适宜,就是说在信息的采集上应该适时,在信息的播发上也应该适时。适时的信息传播决定着传播后的社会效果。笔者认为,对于一般社会信息的传播,应注重时效性,尽可能做到及时传播;对于易引发争论的特殊题材信息则应注重时宜性,特别要把握传播时机。

1. 一般信息的传播要注重时效性。新闻的客观规律显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新闻的时效越强,其价值也越高。追求新闻时效,一方面保证了媒体的利益,使其在经济上以及长远的媒体形象上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受众的知情权,使其对自己置身的环境变化有所了解,能够据此作出反应。因此,对于一般性的社会信息,传播者应尽可能地及时传播。拖延信息传播时间,不仅会影响社会效益的获取,还可能对社会秩序产生不良影响。

《新闻调查》栏目2006年l0月23日播出的节目《高招谜局》就反应了信息传播不及时的问题。《高招迷局》这期节目报道的是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散布虚假、误导性招生信息,违规招收本科生,甚至还存在伪造假文凭的可能。节目播出后,在该校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甚至引发了群体性抗议和学生骚乱。骚乱的产生,不仅因为事件本身的恶劣性质,还因为这期节目选择的播出时机。教育部《关于取消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的通知》是2004年6月出台的,即从2004年起,民办高校不再拥有自主招收国家学历文凭考生的资格。节目播出的2006年,正是2004级学生面临毕业的一年,江西服装学院在招收这批学生的时候并未明确地向学生说明他们的就读身份问题,《新闻调查》记者在这个时候揭露学校由于不规范招生造成多数学生拿不到文凭的问题,瞬间激化了学生的情绪,所以,当学生们看到《新闻调查》报道的时候,这种焦虑情绪就爆发出来。"

倘若这则消息是在2004年学生入学时披露,知情学生可以及早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不至于最终要以游行和暴力的方式来表达意见。正因为传播者贻误了信息传播的最佳时机,从而成为了影响社会秩序的不安定因素,由此可见,注重一般性社会信息的时效性,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前提和保证。

2.特殊信息的传播要注重时宜性。在及时传播信息的同时还应注意:对于某些特殊题材的信息,尤其是容易引发争论、激化矛盾、诱发其他社会问题的信息,应根据其性质的不同,特别把握传播时机,做到适时传播。因为对于个别事实来说,如果孤立地看,它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如果把它放在事实系列中去,把它同事实整体相比较,它又是片面的,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因此,我们在注重信息传播时效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播的时宜性。

信息传播要与当时的政治形势、社会形势相适宜,在注重传播时效性的同时,也要受到时宜性的制约。但是,对信息采取适时传播的做法,并不是回避信息或者隐瞒信息,而是等待信息传播的最佳时机,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保证公众的知情权。

结语

信息传播对社会秩序的影响表现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信息传播的内容、结构、流量、时机四个维度中的任何一种不稳定现象,都会使正常的社会秩序发生混乱。信息稳定不仅要求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其内容要真实,结构要合理,流量要适中,还要求传播者要适时传播信息,准确把握信息的传播时机。信息的传播时机对传播效果同样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准确把握信息传播时机,要求传播者具有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使信息的传播有利于全局的稳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