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历史教学与道德培养

试论历史教学与道德培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9 00:22:29
试论历史教学与道德培养
时间:2023-08-09 00:22:29     小编:

"

论文摘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修养是历史学科的一项重要的功能和任务。历史教师应通过课堂构建,培养学生的行为素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道德的魅力。

论文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道德 教育

道德是一种文明的体现。一个有道德的人,必定是一个有文化的人,知道怎样爱人,怎样做人。人们的道德意识增强了,社会才能变得更美好。古往今来,“德”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品质,任何时代,一个人只要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使人产生无尽的力量,能够创造无尽的财富。学生高尚道德的建塑和养成,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学生多方配合、共同努力。本文仅从中学历史教学这一侧面作一浅述。

一、注重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做人的第一步

有道德的人,首先是爱他的国家,爱他的民族的人。历史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源泉.历史知识本身就充满爱国主义的内容。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上历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20多种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教师要充分利用其中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让学生明确“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怎样爱国”。正如林则徐所说的:“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

有人说历史老师全是些老古董,这话从另一个角度看.倒有些道理.说明了历史教师在维护社会公德,社会秩序中的一身正气。我们要把自身塑造成道德典范,影响学生,感化学生。

其实教师的自我教育比教育学生更重要也更艰难,因为教师作为成年人已经有了较为固定的知、情、意、行,而学生的可塑性则更强一些。教师一方面要摆脱传统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某些方面的先天缺陷。另一方面面临着社会转型期给教师观念带来的冲击。

教师要有坚定的信念。学生的教育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当教师所宣扬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受到来自其他方面的阻力时,教师要有捍卫科学、捍卫人文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教师是兼知识与道德为一体的化身,岂不更好?"

三、挖掘教材中的美的元素。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历史课程展现了几千年的历史画卷,历史知识包罗万象、丰富生动,蕴藏着丰富的美的元素,包含着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类伟大业绩的赞叹。教师要把历史中的美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同化自己,提升自己。

培根说过:“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心灵之美有胜于形体之美。”历史人物表现出的高尚品德,起到了历史的典范作用。是进行德育的绝佳教材,能激励学生去追求。如屈原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等。学生在学习中必然受到感染,自然能够加深对真、善、美的理解。

四、建立新型的历史课堂。提高学生的行为素质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知识,又可以提高行为素质。首先,道德来源与人性的内部,所以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道德的重要方式。历史人物的感召和引导作用,不是靠教师说,而应该靠学生自己感悟,用心灵体验。主动地“接触”历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其次,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的另一个重要领地。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除了能互相学到知识外,还能加深彼此的情感,领悟到团队精神的重要,使课堂变成资源共享的团队工作空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自然领悟到团队精神是走向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再次,体验学习。教师可通过游戏、多媒体展示、情景设置及活动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在众多途径中,教师应尽量创设能表达不同的观点的环境,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当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了那么多美时,他又怎么会不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呢?

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潜心研究,充分利用大量的德育素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连续对学生施加道德影响,定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构建起高尚道德。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