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课堂师生互动差异的理性思考

论课堂师生互动差异的理性思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0 00:57:26
论课堂师生互动差异的理性思考
时间:2023-05-20 00:57:26     小编:
"

论文关键词:课堂教学 互动差异 教育机会均等

论文摘要:课堂师生互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知时象差异、内容差异、方式差异等。从教育社会学视角,结合教育公平、教育创新、师德建设、课程改革等问题进行一些思考,从理诊丰分棒细何正确对待并在实践中缩小这些差异,进而实现微观层次的教育机会均等。

互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互动是指一切物质存在物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我们通常所说的互动是相对狭义的互动,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与具体情况下,人与人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师生互动是指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是教师、学生各自人际互动系统中的一种特殊和主要的形式,既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也延伸于课堂教学之外,但主要指课堂教学的互动。

社会学研究认为,课堂是一个微观社会,课堂教学过程是课堂中各种角色间相互作用并发挥其特有功能的过程。课堂中的角色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师生互动也就是教师和举生这两类角色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由于存在制度性的角色身份与地位的差异,师生之间互动的主要属性是 “控制— 服从”,控制是教师课堂的社会学本质。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个人的主观意志,在与不同的学生互动时教师人为地有不同的表现,导致了师生互动的差异。对课堂师生互动差异的研究颇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差异不仅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同教师与学生群体互动的比例差异上,而且更多地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的对象差异上。例如,从性别上看,教师与男生的互动多于女生,其差别大到就纪律交换意见,小到教学内容的交流,尤其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女生的成熟,这种差异逐渐扩大;从互动对象的职务上看,教师与学生干部的互动就明显多于非学生干部的交往;从互动对象的地位上看,班级中地位较高的学生与教师交往的机会要比地位低的学生多得多;从互动对象的成绩上看,教师显然更愿意与成绩好的学生交往。

2. 课堂师生互动的差异,还表现在对于不同成就水平的学生,教师往往会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在与成就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互动时,教师更倾向于采取民主的、肯定的、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方式,并且表现出很大的耐心; 在与成就水平比较低的学生互动时,教师更倾向于采取专制的、否定的、控制的方式,并且较少给这些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充分的表达机会。"

3. 课堂师生的互动进程持续明显具有倾向性。据研究,教师与学业失败者的言语互动持续时间较短,而与学业成功者的言语互动持续时间较长。

4. 教师对互动内容的分配也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以课堂提问为例,教师一般倾向于让学业失败者回答“判断性”、“描述性”较强的简单问题,而让学业成功者回答“论证性”较强的复杂问题。

5. 课堂师生互动还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学生所坐位置可能影响他们参与的机会。研究发现,受老师宠爱的学生,其座位离老师比较近,受老师排斥的学生,一般坐的是边远的位置。

既然课堂师生互动差异客观存在,我们就必须正确对待并尽量缩小这些差异,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一) 就教育公平问题而论要处理好公平与差异的关系

教育公平是当今学人关注的一个课题,也是广大民众倾心追求的价值目标。它要求政府、社会和教育者秉承公正原则,对机会进行合情合理的分析。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教育公平观: 一是教育起点公平论。即是说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首先必须符合人发展的起码要求,保证每个人平等地接受基本的“保底教育”。衡量公平的标准可以定位在“让人人都享有教育的机会”;二是教育过程公平论。它要求平等地对待每个儿童,让他们受同样的教育,或者说要求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和教育过程中的平等,衡量公平的标准可以定位在“让人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 三是教育结果公平观。它是以人为本位、以承认个体差异为前提,强调教育平等应体现在向每个儿童提供/使其天赋得以充分发展的机会,达到结果的相同,衡量公平的标准可以定位在 “让每个个体的潜能都获得最充分的发展”。

当前,由于我国还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出现的不公正现象导致了诸多教育的不公平,如受先天察赋、性别、家庭环境、经济水平、教育规模与水平等条件的影响,儿童开始其受教育的机会存在不均等现象;在资源投放、教育经费、教育内容、师生关系、受关注程度、公正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 不能使每个学生接受教育后都能达到最基本的标准、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和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课堂师生互动的差异显然是教育过程不平等的表现之一,它不仅反映了教育机会的不均等,而且这种师生相互作用的差异客观上对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愿望、学习的过程和效果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笔者从这个意义上认为,作为教师应努力克服个人主观上对学生期望和评价的偏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同时,我们还应该清楚地认识教育中的公平不等于绝对的平均,而是相对的。真正的教育公平必须是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同时允许非基本教育权利、非公共教育资源方面的不公平的存在,绝对的教育公平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也是不能存在的。

(二) 就创新教育实施而论,实现师生和谐互动是突破口

随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列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教育已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学会生存》中指出: “教育具有培养创造精神和压抑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好的教育能够充分施展培育创新的力量,提升受教育者的创新素养。因此,加强创新教育,必须先审视教育自身,必须从教育自身的改革创新做起。

课堂师生互动差异性的存在,很容易导致一部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愿意或极少与教师互动,这必然使课堂显得比较沉闷,没有活力,师生关系也难以改变传统的“控制— 服从”式关系。而创新教育的实施,重点是通过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及动机,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让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所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实现师生和谐互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突破口。

(三)就新课程实施而论,要缩小差异,实现师生积极互动

为了进一步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贯彻第三次“全教会”和《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的课程(在下文称“新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用)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因此,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1. 要树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观。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只有教学的形式而没有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生主客体论”等观念,以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交往论一方面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相互理解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的途径和最基本形式便是交往,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另一方面,交往论还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要通过信息交流互动,教学相长。这其中意味着,教师从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并和学生一起分享理解,不断成长,学生得以主体性的凸现和创造性的解放。而过去师生关系中或多或少都存在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并有教师教和学生学之“规定”,这都严重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利,因此说,新课程的实施要以重建和谐、人道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创议一种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

2. 要正确领会和实现新课程 ( 教材) 的编写意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用)指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在具体的“实验教材”编写过程中,要求体现出教材的开放性,以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也要求教材的编写体例和呈现方式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的编写在形式上除了考虑具体内容的特点之外,非常强调有利干教学,其中又尤其突出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教材为中介实现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通过培训,自觉探索、正确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并在实际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就职业道德要求而论,教师要关注个体,面向全体

在现代社会中,教师是以培养人作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随着新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化社会逐渐确立,教师的工作从小的方面关系着千百万人的身心发展和学业前途,从大的方面说则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由此我们可以说教师职业是一个非同一般的职业,人们也对教师提出愈来愈高的职业要求。仅就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要求而言,除了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则要求既关注学生个体,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又要面向全体,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中,如果是教师由于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和分配相应的互动时间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从客观上说是合情合理、合乎职业道德要求的;而如果是将教师自身的亲疏、好恶带到与学生的互动交往中,主观上造成学生气间的差异则是不符合道德要求的,因为对学生偏爱和歧视是一种不道德行为。所以,教师应以博爱为己任,极力排除个人的亲疏、好恶的消极干扰,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既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又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施展,这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当然也是对我们教师的基本要求。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