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高校养成教育的思考

高校养成教育的思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16 02:19:15
高校养成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10-16 02:19:15     小编:
"

论文关键词:高校 养成教育 大学生

论文摘要:养成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对养成教育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养成教育的开展与深入推进。有序推进高校养成教育,应从学校发展战略高度全面部署,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学风建设为主线,整合各美教育资源,通过目标激励,在整体规划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养成教育是指对人的基本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健康体魄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它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综合素质。养成教育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它在人的教育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已被人们所公认。但养成教育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特征与要求,需要人们长期实践并不断探索。高校养成教育,是教育者为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力及行为习惯,而对受教育者长期反复进行教育、疏导、训练及培养的过程。高校养成教育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规范教育,促进大学生的言行规范化、标准化;二是纠偏教育,是禁止性、限制性的教育,其教育对象是有思想行为偏差的个别大学生;三是陶冶教育,即熏陶教育,属于巩固教育、提升教育,是精神引领的感染教育,旨在增强大学生德性“免疫力”。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走向大众化的背景下,推进高校养成教育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一、高校养成教育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1.高校养成教育的历史渊源

我国古代有养成教育的优良传统,许多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及学者都对养成教育有所论述。“知”、“情”、“意”、“行”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四大要素,也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在我国古代,教育的目的和任务集中体现在全面培养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上。

“知”指道德观念和道德认识,这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思想基础。孔子、孟子强调“知仁”、“知礼”、“知言”、“知天命”……为的就是要解决学生的道德认识问题。宋代程朱学派把“格物致知”看作是立身之本。他们指出:“学莫大于知本末始终,致知格物所谓本也,始也;治天下国家所谓未也,终也。治天下国家必本诸身”(《粹言》卷一),其主旨在于从日常生活中来践行道德规范。

“情”即道德情感,指人们对事物的好恶态度。通过道德情感的培养,可以使人爱憎分明。孔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为美。”(《论语·里仁第四》)“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矣。”他强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还有流传久远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名句(《孟子·梁惠王上》)。

“意”指一个人的思想和志向。良好品德与坚强意志是密切联系的,构成了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称扬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质,并强调“恒心”,认为“荀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梁惠王上》)。孔子和孟子的主张表现了古人为追求崇高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的一种意志和精神。北齐颜之推以“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勉学》)为例,教导子孙立身处世之方。

中国传统的养成教育尤重“知”与“行”的统一。“行”即道德行为,先秦儒、墨、道、法诸家都于分重视“行”。“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墨子强调“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孟子也主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由上可知,中国古代养成教育的核心就是教人学会做人,其实质是一种人格养成教育,是塑造理想的完美人格的教育。儒家学者理想的完美人格就是“仁人”,从而也决定了中国古代养成教育的基本特点必然倾向于道德化、伦理化和政治化。具体而言,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前赴后继的顽强奋斗精神;二是谦逊谨慎、友善和睦、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博大胸怀和正义品格;三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2.高校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

中国古代的养成教育强调从小抓起,很早就提出“早喻教”的主张,提倡“蒙正于蒙”,认为人生童蒙、心智未开,少受社会外界干扰和污染,心地纯真,易于受教,但也强调“早施教,学到老”。当前高校实施养成教育,有着特殊的理论基础。

学者柳国强、刘春魁认为,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方面。现代教育学注重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养成教育形成学生较高层次的习惯,发展高级思维,使学生能更有效、更充分地接纳新信息、加工新信息。从心理学来看,通过养成教育形成的良好习惯,将使学生不仅在学校而且在社会能凭借其内部需要的强大力量自动地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达到高效率,为成功的人生奠定基础。社会学也强调,为使学生原有的思想意识明确起来,进而在其原有心理模式的基础上有目的地传授社会文化和言行规范意识,用基础文明武装新一代,使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需要通过养成教育,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使之形成自动化了的合乎规范的行为。从哲学角度看,养成教育是量变到质变规律的运用。也有学者从微观意义上进行分析后认为,个体的养成教育是促进其“自我”发展的教育,是为了实现自我整合的教育。自我整合不仅表现为个体内部各方面的和谐共存、融合、渗透,也表现为个体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相互吻合。

3.高校养成教育的现实依据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与矛盾:有些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会学习、不善学习、不能自主学习的情况,容易自暴自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许多人从小受家人宠爱、溺爱,规范教育缺失,进入大学后,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组织纪律性较差,缺乏文明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差;高等教育趋向于有偿教育,也产生了许多道德误区,如用等价交换取代奉献精神,用个人主义取代集体主义,用竞争取代协作,用物质追求取代精神追求等。另外,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伦理道德体系在不少方面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道德理论、规范体系又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作为社会生活中一个特殊群体的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在心理调节方面与现实存在种种偏差,导致心理错位与扭曲,无法适应和融入社会,出现了道德评价紊乱的现象。"

显然,高校实施养成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对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以及综合素质的形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实上,高校倡导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日标对养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强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刻苦钻研、团队协作等精神,因为养成教育的核心,就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人意识。

二、高校实施养成教育的对策

由于教育对象、内容、目标、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高校养成教育具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高校养成教育不仅包括大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更注重培养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如专业技能、行为养成、心理健康、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等。随着大学生在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上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高校养成教育功能由单一强调社会政治功能向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的协调一致转变,更加注重主体性教育,具有“提升人的地位”、“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等鲜明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同时,高校养成教育更加侧重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白我养成,通过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大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生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主体。高校实施养成教育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从学校发展战略高度全面部署,并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养成教育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和全面性。因此,养成教育不是一种应急策略和临时战术,应该从学校发展战略高度全面部署、全体动员、全方位推行养成教育。每一所高校都以特色立校、以特色强校、以特色取胜,因而在制定高校发展战略规划时,都会围绕着学校长远利益、核心价值设计核心问题的解决方式、方法,选准突破口,发展特色,强化特色。在养成教育上应下足功夫、寻找路径、探索模式,从而能够为学校的创新发展和品牌创建带来帮助。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保障。高校养成教育必须以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建设为前提和保障,通过建章立制和说理明德等方式使大学生的言行规范化、标准化。如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制定了《大学生养成教育管理手册》,具体包括《大学生行为守则》、《违反文明行为规范处理细则》、《大学生园区管理规定》、《早、晚自修考勤办法》、《班级工作条例》等14项内容,让大学生明确规范、形成规矩。尤其是将重点放在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形成上,加强早、晚自习和课堂考勤等学风督查。

2.通过目标激励,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

养成教育必须强调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因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是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与发挥。而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种自然生成,需要通过目标教育与引导,进而激发与促进。激励目标的选择要以学校培养目标与个人目标关系的协调及与社会对人才需要的整合为标准。

高校开展目标教育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专业课程等方式实施目标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人生目标、职业目标、学业目标,或者举办目标教育系列培训与讲座活动,激励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激情;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使之能站在相当的高度筹划自己的人生目标。二是建立“目标教育导师制”、“目标教育团队制”、“目标月汇报制”和“目标激励制”等制度,有效促进活动的开展。三是设计与实施《大学生目标周志》,督促大学生每天对自身行为进行检验与反思,促进导师对大学生的熟识、了解,从而对大学生进行更好的管理与指导,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有效地保障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以学风建设为主线,在与校园文化的互动中推进养成教育

学风建设是养成教育的观测点,更是养成教育的着力点,以此出发构建以学风建设为主线的养成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风建设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同时把养成教育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共同推进。

许多高校通过创新爱心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新方式、新载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的学校还建成了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大学生服务大厅,为大学生提供从入学到毕业所涉及的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助学解困、技能培训、留学深造、就业创业等各类个性化服务,甚至帮助学生应对考研、考公务员、考证等多样性发展需求。

校园文化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砒砺意志、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等积极作用。学校可以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各类学生社团,举办学术讲座、辩论赛、征文赛、科学报告会、科技节、艺术节等文化活动,使规则和纪律内化为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行为习惯。

4.有序推进“横向一体化、纵向系统化”的养成教育整体规划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按大学生养成教育中的“序”由易到难地安排内容、制定计划,使养成教育的实施更科学、更完善。在实施养成教育中,必须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安排内容,将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作为最基本、最初步的教育内容,在大一阶段,就将思想政治理论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作为重要教育抓手,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增强其人格意识,以保持其心理健康,逐层跃进。专业意识养成教育处于养成教育的较高层次,进行专业意识养成教育是为了促进大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全面形成,最终激发大学生对事业和理想的追求,把个人的价值追求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从而促成自我的完善。因此,大二阶段应着重开展大学生专业意识教育,大三阶段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而大四阶段以就业指导为主要内容。

5.充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全面创新管理与运行机制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一项根植于现实生活世界的系统工程,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负有责任,它们各自以其独特的优势对大学生渗透着种种影响。高校应针对大学生养成素质的现状和需求制定总体规划,统筹课内课外教育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的作用,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从整体上推进大学生养成教育,并不断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达到养成教育的最佳成效。如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开通“家长直通车”网络联系沟通平台,搭建家校联动平台,同时还启动为学生目标性就业提供“就业服务车”,加强校企合作,开拓学生的就业渠道,实现目标性培养与就业。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