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以德治校”的思考与探索

关于“以德治校”的思考与探索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2:05:16
关于“以德治校”的思考与探索
时间:2013-12-18 12:05:16     小编:
"

所谓“以德治校”,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本职工作、爱学校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基本校情的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师生员工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为培育“四有”新人的战略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实施“以德治校”的必须抓好的几个关键要素

(一)充分发挥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领导干部不仅是决策者,也是教育的实践者、耕耘者。俗话说得好:打铁先得本身硬。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校领导应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事事严以律己,为人表率。学校制订的各项管理制度,校领导干部都要带头执行,为广大教师做出榜样。领导干部的感召力不仅依靠自己手中的权力,而更主要的来自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奋斗在前,荣誉在后;奉献在前,利益在后。”的工作作风。历史一再证明,我们党的领导的成功,不仅是靠她伟大的思想理论武装民众、正确的路线方针指导民众,而且是靠党的各级干部无私奉献的形象、奋斗在前的行动去感召民众。今天,高校推进德治,仍需继续弘扬这一优良传统,发挥这一政治优势。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全体师生的表率,成为身体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模范。

(二)加强师德建设,发挥师德的示范、辐射和教化作用。师德建设关系到教风、学风、校风,甚至影响到社会风气,广大教师道德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这是因为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起着主导和率先垂范的作用,在道德建设中,是有力的倡导者、组织者,而且首先应成为带头实践者。又因为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古人说得好:“修德以正身,修其身才能治其国。”

实践证明,教师如果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能以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修身育人、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道德行为教育、感染、陶冶学生,就会使学生在教师良好师德的感召下,加强自身修养,使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由于教师的地位和职责的决定,在学校道德体系中师德处于首要的核心地位。以德治校就必须建构起以师德为核心的学校道德体系,充分发挥师德的示范、辐射和教化作用。

(三)营造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高层次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环境和氛围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无形的制约作用。高校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氛围,注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师生员工的头脑,特别是认清自己在科教兴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承担的历史重任,充分发挥学报、校报、校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宣传栏、阅报栏、党校、团校的作用,以正确的舆论占领学校的思想文化阵地。通过欣赏评论协会、心理成长协会、语言艺术协会、曲艺协会、计算机协会、摄影协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校体育运动会等,使校园成为先进文化创建、交流的空间。营造健康进步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净化网络信息,最大限度地监控清理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和违背科学精神、社会道德的内容,营造开拓、创新的校园学术科技氛围,以校园科技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大胆创新。营造富有特色的优美和谐的校园自然环境,为师生提供安全文明的工作和学习的良好空间。通过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逐步影响和熏陶学生,形成心灵感应和精神升华,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心理品质等方面与教育目的相一致,从而实现对自身的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塑造。"

二、对实施“以德治校”的实践探索

(一)坚持传统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善于吸收先进道德思想。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数千年来形成的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传统道德,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以德治校,必须弘扬优良传统道德,发挥传统道德对时代精神塑造的积极作用。"

例如,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论语·为政》),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伦理道德和政治统治融为一体,作为政治的根本。再如《易经》中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宽厚坦诚、朝气蓬勃的民族精神,当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我国优良的传统道德,对我们高校的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当然,传统道德必然打着封建社会的烙印,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我们不能全盘照搬和继承,而应当有批判地继承,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加以科学分析,吸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在学校道德建设中,应着重弘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先人后己、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

(二)必须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以人为本。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治国新理念,是对我们党治国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升华,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治国理念。“法”讲他律,“德”讲自律,前者具有外在的强制性,后者具有内在的自律性,虽然二者所强调的角度、侧重点不同,但其目的和功能是一致的,并具有互补性、兼容性和一致性的特点,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高校要培养合格人才,就必须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结合起来。因此,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德治的社会功能,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道德的社会价值,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做到以德育人。与此同时,高校德育还要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通过构建有效的领导机制、激励机制、责任机制和保障机制,使高校德育更能紧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局,服务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成才意识,不仅能够担当起科教兴国的神圣职责,而且能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

(三)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空洞的说教容易引起被教育者的反感,德育工作起不到应有的效果,道德教育不但要重教化更要重实践。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影响人格,形成德行,而单纯说教,往往很难达到德育的目标,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因此形成“双重人格”,即可能掌握了道德的有关知识,但同样会做某些不道德的行为。知、情、意、行是一个有机整体,道德实践有利于内化道德观念,积淀道德素质。因此要充分利用一切可能有的机会,借助每一项活动以及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素材,让学生实践课堂上学到的道德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高尚道德人格的自觉追求,培养个体道德修养能力,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在亿万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应努力把德育的理论性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实践中来,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变成自身的行为习惯。利用寒暑假或其它课余时间,组织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农村山区、开放地区、革命圣地等,多了解国情、民情、乡情。通过调查和今昔对比,更深切感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从而进一步树立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做贡献的同时,思想也得到教育,提高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另一方面就是重视自然科学教育的德育功能。自然科学处处放射出辩证法的光芒,是最具理性力量的德育素材。缜密的求证、严格的解释、发现的喜悦等等,都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与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态度有着积极的作用。自然科学家的优良品格本身就是巨大的德育宝库,自然科学界的佳话往往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教育价值,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绝好教材。

(四)坚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又对社会经济关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差异的客观存在,产生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阶层,从而导致不同群体和阶层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并存,这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产物。站在代表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规范,是高校能培养出、培养好合格人才的重要前提,是确保高校社会主义方向的关键所在。

高校道德建设必须遵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但不能跟在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后面被动、消极的适应,而应该是积极的适应,是要面向市场经济,从道德发展本身的要求出发,丰富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道德内涵,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校道德环境,从而构建起有效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重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价值导向。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其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也就是最先进的道德,是为广大青年学生所普遍接受的行为规范,是普遍性与先进性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高校德育要大力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使学生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高校德育目标模式的构建需要艰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过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在高校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日益成为广大师生所乐意接受的广泛性道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升华和完善为先进性道德要求的过程。

[参考文献]

[2]谭西振.试论依法治国方略中的德治[J].北京大学学报,2001.

[4]邓建华.儒家自然法思想及其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