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语文教师主体性的自我建构例说

浅析语文教师主体性的自我建构例说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7 00:45:59
浅析语文教师主体性的自我建构例说
时间:2023-04-07 00:45:59     小编:

" 课改轰轰烈烈,课堂热热闹闹,分组讨论成为时尚,肯定表扬成为潮流。毫无疑问,还课堂于学生,张扬学生主体性的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这固然是一件好事。然而细心观察,冷静思考,常常感到欣慰背后的隐隐忧虑:无原则表扬中隐含着“放弃”,过分张扬中暗藏着“放任”。“放弃”意味着卸下教师的责任,“放任”意味着抛开教师的引导。放弃了责任,放弃了引导也就放弃了教师的主体性。可见,我们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那么,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将这一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呢?

一、走进文本:唤醒自我体验

教师主体性是指教师在教学流程中可能表现出来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和主体间接性。面对语文教材,如果语文教师盲目照抄教参,简单复制他人观点,没有自我的内心体验,缺乏自身的审美感受,就意味着无法实现“体验”的对话,就意味着放弃自我,也就失去感动学生的力量。此时,你能给予学生的只有零碎的知识和枯燥的分析,根本无法引领学生进入真正的审美境界。因此,教师只有走进文体唤醒自我体验,才能用自己真切的体验、充沛的情感、深刻的感悟、透彻的理解,与学生的体验对话,丰富学生的情感。那么,语文教师应怎样唤醒自我体验呢?我以为首先要独立面对文本,寻找真切的体验与感悟;其次要吸收、整合间接体验并内化为自我生命的体验。

在教学《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前,我一改备课先看教参再看其他资料的陋习,独立面对文本,静静的从字词到句段再到内容一路走来,细细品味,慢慢欣赏,感悟颇多。感受最深的是那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感情,这种感受引领我深入解读赵太后和触龙的内心世界。然后,研读教参并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古文观止》对本文的评价,“左师悟太后,句句闲语,步步闲情。又妙在从妇人情性体贴出来。便借燕后反衬长安君,危词警动,便尔易入。老臣一片苦心,诚则生巧。至今读之,犹觉天花满目,又何怪当日太后之欣然听受也!”获得了自我的体验,形成基本看法:“赵太后是一位有血有肉的‘人’。面对‘秦急攻之’之势,承受与丈夫‘死别’之苦,如今又需面对与儿子‘生离’之痛,太后怎能承受?作为执政者,理智提醒她要为赵国的前途考虑,放弃个人的情感;作为母亲,情感驱使她留下自己最疼爱的幼子长安君,不愿把他送到齐国作人质。因此,我们不应该一味指责赵太后的自私、任性、顽固、专横,而应该看到作为女人、作为母亲的赵太后,所经受的情感煎熬。同样,左师触龙进谏的成功首先应归功于感情——‘诚心’,其次才是技巧,‘老臣一片苦心,诚则生巧’。”这种看法,明显有别于强调“进谏技巧”的传统解读。教师的这种自我体验有一定的合理性,更为学生打开一方全新的视野。

二、课程开发:凸显自主意识

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的课程是经过教师自主理解的课程,是教师主体参与开发的凸显自主意识的精神产品。因此,教师主体性实现的关键是在参与课程开发过程中凸显自主意识。如果缺乏主体参与,人云亦云,照本宣科甚至抄袭他人的教学设计,课堂上能给学生的只有枯燥的概念,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无从实现。那么,语文教师怎样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凸显自主意识呢?一是重构课程内容,即对国家或地方课程进行选择、取舍、拓展、组合,从而整合为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适合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课程。二是预设教学活动,即预设科学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课堂活动。

雨果的《巴尔扎克葬词》,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极具个性的表达,让我惊奇的是原来悼词也可以这样“说”;仔细阅读更被他那真切的感情以及诗化和哲理性的语言所感动,惊叹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面对这样的课文,用任何解剖式的分析都是对文本的破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高一已学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悼词已有所了解。如果只把它作为一篇悼词来解读,依然以内容分析为重心,围绕“哀悼”-“缅怀”-“讴歌”归纳梳理,教学只能是在已有平面上打转,这更是课程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我选择了“言语表达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且选取了报刊上的一篇悼词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为对比性教学资源,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品味鉴赏。预设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聆听文字(教师朗诵或录音磁带)-有声体验(朗读有感触的语段,边读边悟)-感悟碰撞(交流自我感悟)-把握文脉(梳理作者情感脉络)-品味语言(中心环节:一般性悼词、《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巴尔扎克葬词》语言表达方面的比较、品味)-知人论世(展示作者及其相关背景资料,加深学生的理解,探索产生言语表达差异的原因)。 "

三、师生对话:张扬主导力量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对话进程。这种对话是以人格平等为基准的真诚对话。教师的主体性也只有在这种对话进程中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同时,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围绕教学目标,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活动,使外在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知识,并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应张扬教师的主导力量。当然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并非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否定和挤压,而应该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那么,语文教师应怎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张扬主导力量呢?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渴求;其次,构建恰当平台,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再次,提供合理方法,引导学生质疑解疑;此外还有策略运用、方法选择、师生关系建立等。

在教学朱启平先生《落日》一文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 在研习文本后,又安排了一个环节“超越文本”:

签字后,盟军代表麦克阿瑟将军和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分别有一段感言,阐述日本投降的意义。请同学们先读这两段话。“我和全人类都真诚地希望,从这个庄严的场合开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将从往日的血泊和残杀中诞生。”“今天是要大家反省的一天!今天每一个在这里有代表的国家,也可同样回想一下过去。假如他的良心告诉他有过错误。他就应当勇敢地承认过错而忏悔!”接下来,请同学们体会,这两位代表是站在一个怎样的角度、以什么样的胸怀来解读“投降签字”的意义?下面请同学们以一个世界公民的胸怀来解读日本投降的意义?请拿出纸笔,形成书面成果,完成后组织全班交流。

四、还须教学反思:实现主体自觉

教学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即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意识和能力的体现。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认识是肤浅的、经验是狭隘的。因此,只有让教学反思成为自觉的行为,教师才能走向解放,才能实现专业自主。

总之,教师主体性只有也只能通过自我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树立自我建构观念,在实践过程中笃行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最终实现专业成长。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