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大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教育学思考

大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教育学思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14 01:57:48
大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教育学思考
时间:2022-10-14 01:57:48     小编:廖军

摘要:大学生同伴群体文化虽作为一种亚文化存在和发展,但“某些亚文化完全可能成为组织中的强势文化”[1],其导向、监督、参考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要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存在表现特征,并着重阐述其对教育学的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同伴群体文化;教育

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本身也是一个文化的复合体,有着制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物质文化等文化类型。学生文化往往是作为学校亚文化的面貌出现与发展的,大学生同伴群体文化作为这种亚文化中的强劲势力,其导向、监督、参考作用往往规范与影响着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而教育的核心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因此这种同伴群体文化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同伴群体概念及形成原因

所谓同伴群体(peer group),是一个联合而成的群体,在这其中,学生交互作用并获得一个评价人的态度、价值和行为的参考性框架,它既包括参考性群体(reference group),也包括密切交往的群体(affinity group)。基于这一层面,我们可以说大学生同伴群体亚文化,是大学生同伴群体基于某一或某些共有的价值观念、态度、行为习惯等在不断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强势的学生亚文化。

大学生同伴群体文化作为高校主文化外的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的文化系统,常受到主文化的引导和辐射,从理论上讲,大学生亚文化被主文化同化的可能性较大,但在社会转型、文化多元的今天,大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异质性得到加强。其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多元文化的冲突。当今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已发展成一个以多元化、分层化、复杂化和高度流动化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结构,改变了过去一元化的状况,打破了彼此孤立的社会文化状态,将人们置于多元的文化体系中,因此多元文化冲突越来越明显。多元文化使大学生思想更加活跃,敢于表达对社会、学校、社区、家庭的看法,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

(2)社会经济、政治背景因素。具有同一或相似经济、政治背景的大学生往往有着共同的生活、学习经历,他们向往美好的生活,但限于条件仅仅是把这愿望说说而已,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往往能找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人生向往上往往能够结伴形成一个群体。

(3)共同的学习目的或志向。这是我们主流文化所比较认同的一方面。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一部分群体就比较容易形成一个学习文化群体,在其中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努力、共同提高。

(4)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因素。大学生如今成为迷茫的一代,迷失自我的一代。很多大学生因为身心素质脆弱或先天的个性,往往缺乏自立的信心,为了更好地生活他们有时不得不加入一些非正式的团体,来倾诉自己的不满、沮丧,获得理解和同情。

二、同伴群体文化特征

大学生同伴群体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亚文化,其存在有自己的存在规律,适应了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我们没有必要来抹杀它,同样这也是我们追求个性教育的一个方面。大学生同伴群体亚文化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特征:

(1)大学生同伴群体亚文化的反叛性。大学生身心发展已经接近或达到了成人的水平,但作为学生,在社会上没有获得相应的“成人地位”,反对成人社会的文化特征特别是学校、教师、制度权威,反对束缚压抑已经成为某些团体的共识。

(2)大学生群体相对的持久性。大学生同伴群体作为一种成人或接近成人的群体,其形成已经接受了时间、兴趣的考验,其存在和发展有着相对的持久性。

(3)大学生同伴群体内部成员相对平等性与相互的影响性。大学生同伴群体是基于一定共同的兴趣、爱好等建立起来的,其内部成员虽然有一个类似于首领的成员,但从根本上说是平等的,如若不平等这种同伴关系就不能维系长久。学生群体文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影响力趋于增大,而不是减小。[2]

(4)大学生群体文化的“超师性”。学生是具有超越性的“受教育者”,在师生互动的具体教育情景中学生常常会在实际上变为“非受教育者”,并有可能当上教育者。[3]在我们的现实教育中也许我们找不到或不常见这种文化现象,但是对于今天的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接受时代的东西往往比一些老教授或一般的教师要快,并很会利用。例如一些网络聊天文化,最先产生与运用是在学生群体中,大学生作为时尚的一族,更是兼有这方面的特征。

三、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相悖性

大学生同伴群体文化与教师文化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既有利于学校的管理也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学生文化与教师文化也存在异质性的因素。大学生在人群中受欢迎比智力上超众要好,学术成就通常并不是获得大学生文化群体中较高地位的合法基础。[4]而教师文化作为一种“主智文化”,精英倾向往往是学生能接受但达不到,或根本不能接受的,毕竟教师是在传达一种主流的、社会的、制度的要求。我们要了解这一现象,在学习、上课交流之中多注意一些这方面的差异,这不仅有利于更好地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人在本源上确实是主动创构的、超越的,改变既定规则,创构新的世界可以说既是人的“天性”,也是一种“天能”。[5]上面我们也已经提及学生是一种超越性的“受教育者”,大学生完全有自己的学术见解和问题事务的看法。可我们的大学往往不是在鼓励这种天性,而是在有意无意之中促使学生虚假包装、一味顺从、因循保守、抹杀个性,教育无形中已成为一种阻力。“十五”计划和如今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研究型大学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问题”,众所周知,创造型人才培养是我们增强国际竞争力与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筹码。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的教学体制,还学生一个自由的、超越的空间。

大学生同伴群体文化也有一些消极的因素。大学生作为一群知识青年往往易激动与偏激,常常会被一些不怀好意的社会国际势力利用,形成一些消极的影响。这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反思教学的同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占领高校思想阵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作坚决的斗争,增强大学生识别和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这是构建新形势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根本途径。

对于大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反叛性我们应辩证来看待,不能一味地加以否定,也不能任其发展不加约束。我们一方面承认这种反叛性并允许其在合理的程度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反思与加强教育。

参考文献:

侯定凯.从亚文化到多元文化: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视角[J].思想·理论·教育,2003(3).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学出版社,2000:336.

吴康宁: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兼谈师生教育观的转换 [J].教育研究,2003(4).

翟莉.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相悖性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影响[J].当代教育科学,2004(17).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